【題目】如圖為人體神經(jīng)調節(jié)機制的示意圖,其中X、Y、Z表示反射弧上三個不同的位置(電流計兩個接線柱均接在神經(jīng)纖維的膜外側),結合所學知識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給予X、Y處相同且適宜的刺激,電流表都將發(fā)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

B.適宜刺激X處時,興奮在神經(jīng)纖維上傳導的方向與其膜內局部電流方向相同

C.Z處的神經(jīng)遞質向突觸后膜運輸?shù)倪^程需要消耗ATP水解釋放的能量

D.Z處體液中Na+濃度升高,則相同刺激強度下突觸后膜興奮性降低

【答案】B

【解析】

1、靜息時,神經(jīng)細胞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大,鉀離子大量外流,形成內負外正的靜息電位;受到刺激后,神經(jīng)細胞膜的通透性發(fā)生改變,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大,鈉離子內流,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興奮部位和非興奮部位形成電位差,產(chǎn)生局部電流,興奮就以電信號的形式傳遞下去。

2、興奮在神經(jīng)元之間需要通過突觸結構進行傳遞,突觸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其具體的傳遞過程為:興奮以電流的形式傳導到軸突末梢時,突觸小泡釋放遞質(化學信號),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引起突觸后膜產(chǎn)生膜電位(電信號),從而將興奮傳遞到下一個神經(jīng)元。

A.刺激X處,興奮從X處雙向傳導,左側接線柱先興奮、右側接線柱后興奮,因此電流表會發(fā)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而刺激Y,興奮不能從突觸后膜傳遞到突觸前膜,因此電流計指針不偏轉,A錯誤;

B.適宜刺激X處時,神經(jīng)纖維產(chǎn)生的興奮雙向傳導,膜內局部電流的方向由正電位流向負電位,B正確;

C.突觸間隙組織液中的神經(jīng)遞質通過擴散移向突觸后膜,不需要消耗ATP,C錯誤;

D.Z處(細胞外液)Na+的濃度升高,興奮時Na+內流增多,使動作電位峰值更大,興奮性更高,D錯誤。

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科研人員使用催化劑CoGa3實現(xiàn)了H2還原肉桂醛生成肉桂醇,反應機理的示意圖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肉桂醛分子中不存在順反異構現(xiàn)象

B. 苯丙醛分子中有6種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原子

C. 還原反應過程發(fā)生了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的斷裂

D. 該催化劑實現(xiàn)了選擇性還原肉桂醛中的醛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雙抗夾心法檢測患者血液里促卵泡激素的含量,原理如下圖所示。檢測之前,將抗體1”固定在支持物上,加入待測樣本待其充分結合后沖洗掉未結合的蛋白,再加入抗體2”,抗體2上標記的酶可催化底物發(fā)生顏色反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抗體1和抗體2的氨基酸序列一定相同

B.加入抗體2以后需要再次進行沖洗

C.需設置不同濃度的促卵泡激素檢測結果的標準曲線

D.反應體系中顏色越深說明待測樣品中激素水平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以下材料,完成相關(1~4)題

消化道中微生物群落的興衰

共生微生物及多細胞真核宿主,構成了一個高度整合的系統(tǒng),稱為共生有機體。

共生微生物棲息在宿主上皮細胞和外部環(huán)境之間的界面處,對宿主的發(fā)育、養(yǎng)分吸收和疾病的發(fā)生起著積極的調節(jié)作用。 微生物群是一個動態(tài)的群落,隨著宿主的生命周期而變化。 比起宿主的遺傳差異,環(huán)境異質性對解釋人類微生物組成的許多個體間的差異更為重要。

微生物群落隨著時間的不同在各個組織之中發(fā)生變化。 嬰兒腸道中的微生物成分是由飲食決定的,這取決于嬰兒是喂母乳還是配方奶。 藥物和抗生素的使用對宿主腸道菌群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這會導致群落的顯著變化,增加了原本罕見的微生物類群的數(shù)量。 特定疾病的發(fā)生(如癌癥、肥胖、糖尿病或者炎癥性腸病)與特定的微生物特征有關。

宿主與其共生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在青年期和成年期達到了平衡,從而抵御包括病原體在內的多種外部因素的侵害。 對這種體內平衡的干擾可能來自環(huán)境、飲食和接觸抗生素等藥物的變化。 也可能來自于宿主內部的內在因素,即衰老過程中發(fā)生的大量改變,包括細胞衰老、炎癥和癌癥。 宿主內部微生物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原則上也會導致宿主微生物群失衡,進而導致宿主衰老。

宿主的免疫系統(tǒng)可以通過選擇性地清除病原體使共生體茁壯成長。 在衰老過程中,免疫功能障礙和全身性炎癥導致宿主和微生物群之間細菌群落組成失衡。 在人體中,年輕階段的微生物群富含具有免疫調節(jié)功能的細菌類群,而與年老階段的細菌群落則含有豐富的病原體,(如圖)。

從圖中可知,宿主衰老過程中腸道微生物群分類多樣性隨之減少,導致一些與年齡相關的微生物物種的種群規(guī)模增大,增加了新的潛在致病性微生物菌株的進化機會。

了解宿主衰老過程中腸道中微生物群的動態(tài)變化,將對未來的針對衰老的治療性干預提供重要信息。 基因工程微生物已經(jīng)被證實可以作為一種治療策略來彌補基因和代謝缺陷,并有可能改善宿主的健康。 共生微生物已被提出作為癌癥免疫治療的治療靶點,未來還有可能作為旨在對抗衰老過程中發(fā)生的代謝功能障礙的干預措施。

1)大腸桿菌的代謝類型是____________。 人體腸道中的大腸桿菌與人之間種間關系屬于_____________;人體為大腸桿菌提供_____________,大腸桿菌為人體提供維生素K。

2)腸道中的微生物群落在不斷演替著。人體從年輕階段到年老階段的衰老過程中,腸道中微生物群落發(fā)生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

3)不同腸道微生物的物種利用腸道中資源的幅度不盡相同,從而在腸道微生物群落中占據(jù)了不同的_________。 綜合文中內容和所學知識分析,腸道優(yōu)勢菌群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對其選擇的結果。

4)針對腸道微生物的干預措施,能否對抗人體衰老?請簡述你的觀點及理由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二倍體哺乳動物不同時期的細胞分裂圖(顯示部分染色體),下列相關敘述不合理的是

A.該哺乳動物一定為雄性B.甲細胞一定發(fā)生了基因突變

C.甲、乙、丙都存在同源染色體D.甲、乙、丙不會出現(xiàn)在同一顯微鏡視野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流動的定量分析[圖中數(shù)字為能量值,單位是里J/cm2-a],G是綠色植物,H為植食性動物,C為肉食性動物。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包括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和_____________,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能量流動、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功能。

2)據(jù)圖分析第二營養(yǎng)級和第三營養(yǎng)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約為_________%。(保留整數(shù))

3)科研小組對該湖泊羅氏沼蝦的能量流動情況進行了分析,結果如下表[表中數(shù)字為能量值,單位是J/cm2-a]

攝入食物中的能量

糞便中的能量

用于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518

282

?

225

據(jù)表結果分析,羅氏沼蝦的同化量為_________________J/cm2-a),其中用于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為________________J/cm2-a)。

4)當生態(tài)系統(tǒng)處于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時,羅氏沼蝦的種群數(shù)量一般處于___________(填“ K”或K/2)值,此時羅氏沼蝦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

5)若一條魚吃掉了一只羅氏沼蝦,則從這只羅氏沼蝦傳遞到魚的能量____________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該羅氏沼蝦能量的20%

6)該湖泊羅氏沼蝦種群具有的基本特征有____________(填序號)。

a.空間分布 b.物種豐富度 c.年齡組成 d.種群密度 e.捕食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部分食物網(wǎng),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所有生物并不能構成一個生物群落

B.鳥與蝗蟲之間的種間關系有競爭和捕食

C.該食物網(wǎng)中處于三個不同營養(yǎng)級的是鷹

D.蛙數(shù)量銳減,一定會導致蛇減少,蝗蟲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選擇健壯的、處于生長期的某種綠色植物進行了一系列探究實驗:

1)分別選擇該綠色植物不同比例的葉片進行完全遮光處理,在適宜光照下檢測未遮光處理葉片的光合速率和淀粉含量,結果如下圖所示:

本實驗檢測的是_______(凈光合速率總光合速率”)

試分析,隨著遮光葉片比例的上升,未遮光葉片淀粉含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據(jù)此推測,摘除花、果實等非光合作用器官,葉片的光合速率________

2)該研究小組又利用該綠色植物進行了如下實驗,圖甲表示實驗裝置,圖乙表示實驗結果。

當光照強度為80 W時,葉綠體內產(chǎn)生的氧氣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

如果將裝置中的NaHCO3溶液改成清水并對裝置進行遮光處理后,觀察到紅色液滴向左移動,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 有無氧呼吸存在 B. 有氧呼吸速率小于無氧呼吸速率

C. 呼吸底物中有脂肪 D. 植物呼吸使玻璃罩內溫度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棉花是雌雄同花的經(jīng)濟作物,棉纖維的長絨和短絨、白色和紅色為兩對相對性狀。深紅棉基因型為Ⅱbb(右上角字母表示該染色體含有b基因),其單倍體植株淺紅棉深受消費者青睞。為了獲得高產(chǎn)的長絨淺紅棉新品種(b),育種專家對長絨深紅棉的萌發(fā)種子進行電離輻射處理,可能發(fā)生的變異情況如圖。請據(jù)圖回答:

(1)情況1發(fā)生的變異類型為_____,該新品種自交后代出現(xiàn)了新型白色棉,其基因型為_____。

(2)欲探究長絨深紅棉電離輻射后的變異情況如何,請你提出最簡便的遺傳實驗設計思路,并對實驗結果加以分析說明。

實驗思路:_____。

實驗結果:

①若_____,則該植株沒有發(fā)生變異;

②若_____,則植株發(fā)生了情況1所示的變異;

③若____,則植株發(fā)生了情況2所示的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