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如圖表示光照、貯藏溫度對番茄果實呼吸強度變化的影響.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 。
A.8℃時光照對番茄果實呼吸的抑制比15℃時強
B.低溫、黑暗條件下更有利于貯存番茄果實
C.貯藏溫度下降時果實呼吸減弱,可能與細胞內(nèi)酶活性降低有關
D.番茄果實細胞產(chǎn)生CO2的場所是線粒體基質和細胞質基質

分析 分析柱形圖可知,隨溫度的降低呼吸強度降低,在每一溫度下,黑暗條件下比有光條件下呼吸作用強度大,即光照對呼吸強度有抑制作用,不同溫度下其抑制作用不同.

解答 解:分析柱形圖可知,隨溫度的降低呼吸強度降低,在每一溫度下,黑暗條件下比有光條件下呼吸作用強度大,即光照對呼吸強度有抑制作用,不同溫度下其抑制作用不同.所以:
A、光照對番茄果實呼吸的抑制作用8℃時比15°C時更強.由題圖看出8℃時黑暗條件下與光照條件下呼吸強度差值比15°C大即抑制作用更強,A正確;
B、由圖看出低溫條件下呼吸強度更低,但黑暗條件下比光照條件下呼吸強度高,所以黑暗條件下不有利于果實的儲存,B錯誤;
C、呼吸過程是酶促反應,酶活性受溫度影響,溫度降低酶活性降低,C正確;
D、番茄果實細胞既能進行有氧呼吸,也能進行無氧呼吸,有氧呼吸產(chǎn)生CO2的場所是線粒體基質,無氧呼吸產(chǎn)生CO2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細胞呼吸的原理和應用等有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正確解讀柱形圖,找出光照、貯藏溫度對番茄果實呼吸強度變化的影響,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中甲~丁為某動物(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2n)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染色體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和DNA分子數(shù)的比例圖,關于此圖敘述中錯誤的是(  )
A.1表示染色單體數(shù)B.3表示DNA分子數(shù)
C.甲圖可表示有絲分裂中期D.丁圖可表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關于核酸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核酸分子多樣性取決于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順序
B.RNA具有傳遞信息、催化反應、轉運物質等功能
C.雙鏈DNA分子的每個脫氧核糖上均連著一個磷酸和一個堿基
D.用甲基綠和吡羅紅染色可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為某一動物體內(nèi)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乙細胞中含有8條染色單體
B.該生物的體細胞基因型可能是Ab
C.甲、乙細胞不可能出現(xiàn)在同一器官中
D.乙細胞的DNA數(shù)目是甲細胞中DNA數(shù)目的兩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我國現(xiàn)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大生物乙醇生產(chǎn)國和應用國.根據(jù)原料不同,生物乙醇可分為以淀粉類物質為原料的第1代生物乙醇和以秸稈等纖維素為原料的第2代生物乙醇.兩者的生產(chǎn)過程都需要多種微生物參與,且在較高溫度下反應能提高產(chǎn)率.
(1)生產(chǎn)第1代生物乙醇時,首先利用微生物或酶將淀粉材料徹底水解為葡萄糖,才能利用酵母菌在無氧條件下將其轉化為乙醇.
(2)生產(chǎn)第2代生物乙醇時需要纖維素分解菌,為此,小明同學設計了兩種培養(yǎng)基.甲培養(yǎng)基含纖維素粉5g、酵母膏0.5g、水解酪素0.5g、無機鹽適量;乙培養(yǎng)基含CMC-Na10g、酵母膏1g、瓊脂15g、土豆汁100mL、無機鹽適量.
①在上述乙(填“甲”或“乙”)種培養(yǎng)基上能夠篩選出纖維素分解菌的單菌落,篩選該菌落時常需要向該培養(yǎng)基中添加剛果紅;另外一種培養(yǎng)基的作用是增加纖維素分解菌的濃度.
②為防止雜菌污染,除要對培養(yǎng)基進行高壓蒸汽滅菌,還需要對操作者的雙手進行清潔和消毒.
③篩選符合生產(chǎn)要求的高產(chǎn)率菌種還需要提供高溫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在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中,F(xiàn)1黃色圓粒豌豆(YyRr)自交產(chǎn)生F2.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F1產(chǎn)生4個配子,比例為1:1:1:1
B.F1產(chǎn)生基因型YR的卵細胞和精子數(shù)量之比為1:1
C.F1產(chǎn)生的雄配子中,基因型為YR和基因型為yr的比例為1:1
D.基因自由組合定律是指F1產(chǎn)生的4種類型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可自由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小型湖泊中的綠藻、藍藻是露斯塔野鯪魚和羅氏沼蝦的食物,羅氏沼蝦又是露斯塔野鯪魚的食物.圖1表示不同體長露斯塔野鯪魚的食性相對值,圖2表示綠藻和藍藻對水體中N元素、P元素吸收量及其體內(nèi)藻毒素含量.

請回答問題:
(1)該湖泊中露斯塔野鯪魚與羅氏沼蝦的種間關系是競爭和捕食.
(2)若將體長為2.8cm的露斯塔野鯪魚增重2kg,至少需要藻類30kg.
(3)調(diào)查露斯塔野鯪魚的種群密度時,若標記個體更易被天敵發(fā)現(xiàn)而被捕食,則會導致種群密度估算結果偏高(填“偏高”、“偏低”或“不變”).
(4)由于該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導致生物的多樣性下降,某科研小組提出生態(tài)治污的方案:首先培養(yǎng)藻類,用于去除水體中的P元素.選擇的藻類是綠藻,理由是綠藻體內(nèi)的藻毒素含量低.然后投放體長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鯪魚控制藻類的數(shù)量.選擇體長大于4.2cm的野鯪魚,其原因是植食性比例高(食物鏈短,能量利用率高).
(5)科研小組又單獨對羅氏沼蝦的能量流動情況進行分析,結果如表(數(shù)字為能量值,單位是KJ/(cm2•a)
攝入食物中的能量糞便中的能量用于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51.627.01.523.1
據(jù)表結果分析,羅氏沼蝦同化量為24.6KJ/cm-2•a-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有關種群、群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自然條件下只要種群基因型頻率改變就說明生物發(fā)生進化
B.高山不同海拔物種組成上的差異體現(xiàn)了群落的水平結構
C.種群密度是預測未來種群數(shù)量動態(tài)變化的重要依據(jù)
D.魚類種群數(shù)量達到$\frac{K}{2}$時進行捕獲有利于魚類資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孟德爾的遺傳定律不適用于下列哪些生物( 。
①噬菌體   ②酵母菌   ③藍藻   ④豌豆   ⑤乳酸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