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為動物體穩(wěn)態(tài)調節(jié)的相關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興奮在④處傳遞時信號形式的轉變過程為______________。

(2)A中物質的釋放依賴于細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

(3)圖甲中,若在①處給予刺激,該處神經(jīng)纖維膜外的電位變化是__________,③是放置在傳出神經(jīng)上的靈敏電流計,若在骨骼肌上的②處給予刺激,在③處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記錄到電位變化。

(4)圖丙表示人體受到寒冷刺激時機體的相關調節(jié)活動,若圖中的靶細胞為垂體細胞,則圖中的分泌細胞的分泌物是___________。當甲狀腺激素過多時會抑制相關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這體現(xiàn)了________調節(jié)機制。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湖北省高三新考試大綱適應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袁隆平研發(fā)的海水稻是一種耐鹽堿高產(chǎn)水稻,有望使“鹽堿地”變身為“良田”。現(xiàn)有兩個純合品種,野生稻A耐鹽能力強,優(yōu)良水稻B綜合性狀好(多種優(yōu)良性狀)但不耐鹽,欲選育綜合性狀好且耐鹽能力強的新品種。某實驗室設計了如下圖所示兩種育種方案:

回答下列問題:

(1)利用野生稻A和優(yōu)良水稻B作親本,方案一與方案二都能培育獲得綜合性狀好且耐鹽能力強的新品種,依據(jù)的變異原理分別為 和基因重組。

(2)采用方案一育種,發(fā)現(xiàn)F1植株全部耐鹽,F2植株中出現(xiàn)不耐鹽植株,且耐鹽植株與不耐鹽植株的比例為1:3。據(jù)此推斷耐鹽性狀受 對基因控制,請說明判斷的理由 。

(3)方案一中雜交后代始終與優(yōu)良水稻B雜交,這種育種方案與方案二相比,最突出的優(yōu)點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黑龍江省高三上學期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某人的體溫變化曲線,導致ab段和bc段體溫變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A.發(fā)熱和寒顫

B.提高環(huán)境溫度和寒顫

C.寒顫和出汗減少

D.劇烈運動和出汗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南省高三上學期12.3周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病毒甲通過呼吸道感染動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細胞破裂,T淋巴細胞功能喪失,導致其患腫瘤病,病患動物更易被其他病原體感染,給新生的乙個體接種甲疫苗可預防該腫瘤病;卮鹆袉栴}:

(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體感染的原因是 。

(2)新生的乙個體接種甲疫苗后,甲疫苗作為抗原可誘導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成 和記憶細胞。記憶細胞在機體被病毒甲感染時能夠 ,從而引起預防該腫瘤病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南省高三上學期12.3周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正常人體內糖代謝及調節(jié)示意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過程①、④分別是血糖上升和下降的主要原因

B.胰島B細胞分泌的激素抑制②、③過程

C.胰島A細胞分泌的激素可抑制④、⑤、⑥等過程

D.胰高血糖素和腎上腺素可促進肝臟細胞等進行②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南省高三上學期11.25周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代表人體的肌細胞與內環(huán)境的物質交換關系。X、Y、Z表示三種細胞外液,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X是組織液,Y是血漿,Z是淋巴

B.X、Y、Z的成分和含量的差別主要在于X含有較多蛋白質

C.一次性服糖過多將會導致血糖的暫時升高,并使得肌糖原增多

D.缺氧條件下,肌細胞的代謝產(chǎn)物不會導致X、Y、Z的pH明顯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南省高三上學期11.25周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在一定溫度下測定某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強度的實驗裝置(呼吸底物為葡萄糖,不考慮裝置中微生物的影響),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在遮光條件下,燒杯中盛放NaOH溶液,可用于測定種子無氧呼吸的強度

B.燒杯中盛放NaHCO3溶液,可用于測定一定光強下植物的凈光合速率

C.燒杯中盛放清水,可用于測定一定光照強度下真光合速率

D.在遮光條件下,燒杯中盛放清水,可用于測定種子有氧呼吸的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北石家莊辛集中學高三上第三次階段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抗肥胖的一個老處方是管住嘴邁開腿,但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基因是導致一些胖人不愿運動的原因一一懶是SLC35D3基因突變所致,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基因突變一定是可遺傳變異

B.基因突變主要是由于轉錄過程發(fā)生差錯導致的

C.基因突變會導致人體內基因的數(shù)目和排列順序發(fā)生改變

D.SLC35D3基因的基本單位是脫氧核糖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湖南省新考綱下的高三摸底聯(lián)考(全國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資料1:圖1中的a曲線表示40年間人類燃燒化石能源所產(chǎn)生的的二氧化碳量,b曲線為環(huán)境中實際增加量。

資料2: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態(tài)系統(tǒng)中, 高原雪兔是一種常見動物,常棲息在低矮草地中,天敵有香鼬、艾虎、赤狐、狼等,特別是冬季高原雪兔幾乎成為唯一的食物來源,為了觀察預警,高原雪兔會把巢穴周圍較高的草從基部咬斷;另外高原雪兔廢棄的洞穴還能為褐背擬地鴉和多種雪雀提供繁殖場所。圖2為冬季雪兔能量流動的圖解(單位:J/hm2•a)。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二氧化碳除了資料1中化石能源燃燒返回大氣,還有的途徑是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兩條),圖1中a、b兩條曲線出現(xiàn)差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2)試根據(jù)資料2寫出一條食物鏈:_____________。高原雪兔的存在增加了高寒草甸生態(tài)系統(tǒng)物種的豐富度,體現(xiàn)在_________________;圖2中第二到第三營養(yǎng)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___________,用于高原雪兔生長、發(fā)育、繁殖的能量為_______________J/hm2•a。

(3)高寒草甸生態(tài)系統(tǒng)抵抗力穩(wěn)定性低,原因是

(4)草原中有一種植物的根分泌一種萘醒,能抑制其他植物種子的萌發(fā),這屬于 信息,說明生物體的 與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信息傳遞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