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丙產生的子細胞的基因型為AB和ab | |
B. | 甲、乙、丙三個細胞中均含有兩個染色體組 | |
C. | 甲→乙過程發(fā)生的變異可來源于四分體內部的交叉互換 | |
D. | 丙細胞產生子細胞的過程中發(fā)生了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 |
分析 分析題圖:乙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處于有絲分裂中期;丙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分裂,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甲→乙表示有絲分裂,甲→丙表示減數分裂.
解答 解:A、據圖分析未發(fā)生基因基因突變和交又互換,丙的子細胞基因型應該一樣,A錯誤;
B、分析圖解可知,甲、乙、丙三個細胞中均含有兩個染色體組,B正確;
C、圖乙是有絲分裂中期,而交又互換只發(fā)生在減數分裂的四分體時期,C錯誤;
D、圖丙是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通常只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結合細胞分裂圖,考查細胞的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能準確判斷圖中各細胞的分裂方式及所處的時期,再結合圖中信息準確判斷各選項.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中有7條食物鏈 | |
B. | 螳螂為次級消費者,處于第二營養(yǎng)級 | |
C. | 螳螂和黃雀的關系是競爭和捕食 | |
D. | 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基石是綠色植物、各種動物和細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真核細胞增殖過程中一定會出現染色體的變化 | |
B. | 細胞分裂、分化、癌變過程中均有核糖核酸的種類和數量的變化 | |
C. | 生物體內的干細胞均是未經分化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細胞 | |
D. | 在細胞衰老過程中細胞內水分減少,細胞核體積變小,新陳代謝速度減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核膜的存在使圖中基因的轉錄和翻譯在不同的區(qū)域進行 | |
B. | 遺傳信息的復制和表達都是以基因為單位進行的 | |
C. | 該圖能說明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明顯的平行關系 | |
D. | 從圖中可知,生物性狀與基因之間存在一一對應關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胰酪蛋白胨 | 15.0g/L |
大豆蛋白胨 | 5.0g/L |
酵母粉 | 5.0g/L |
氯化鈉 | 5.0g/L |
L-半胱氨酸鹽酸鹽 | 0.4g/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因重組不一定發(fā)生在生殖過程中 | |
B. | 基因重組可產生新基因型,但不一定出現新性狀組合 | |
C. | 發(fā)生基因重組的非等位基因不一定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 | |
D. | 有絲分裂中細胞內非同源染色體之間交叉互換可實現基因重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實驗的自變量是生長素濃度,因變量是胚芽鞘的彎曲度 | |
B. | 胚芽鞘向右彎曲的主要原因是右側細胞生長速率快于左側 | |
C. | 實驗結果不能說明生長素對胚芽鞘的生長作用具有兩重性 | |
D. | 在黑暗中培養(yǎng)的目的是防止光照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灰身剛毛 | 灰身截毛 | 黑身剛毛 | 黑身截毛 | |
♂ | $\frac{3}{15}$ | $\frac{3}{15}$ | $\frac{1}{15}$ | $\frac{1}{15}$ |
♀ | $\frac{5}{15}$ | 0 | $\frac{2}{15}$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安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二上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胚芽鞘生長的促進情況如圖甲所示,F將胚芽鞘尖端去除,再將含有不同濃度生長素的瓊脂塊放置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側,一段時間后測量其彎曲角度(如圖乙所示)。則N1、N2、N3三種濃度所引起的彎曲角度α1、α2、α3的情況最可能是( )
A.α1>α2>α3 B.α2<α3<α1
C.α1>α2,α2<α3 D.α1>α2,α2=α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