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甲為某種人類遺傳病的系譜圖,已知某種方法能夠使正;蝻@示一個條帶,致病基因則顯示為位置不同的另一個條帶。用該方法對上述家系中的每個個體進行分析,條帶的有無及其位置表示為圖乙。根據(jù)實驗結果,有關該遺傳病的敘述錯誤的是
A.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且號為致病基因的攜帶者
B.若號與一致病基因的攜帶者婚配,則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為
C.號個體為雜合子的概率為100%
D.若不考慮突變因素,則號與該病患者結婚,出現(xiàn)該病子女的概率為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北校區(qū)高二10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三個處于分裂期細胞的示意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三個細胞均處于減數(shù)分裂中
B.甲、乙、丙三個細胞染色體數(shù)均不相同
C.甲、乙、丙三個細胞均含有同源染色體
D.三個細胞有可能來自同一生物個體的同一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南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野生型果蠅種群中偶爾發(fā)現(xiàn)一只棒眼突變型雌果蠅,雜交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控制棒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B.突變型對野生型為隱性性狀
C.親本中的突變型雌果蠅為雜合子
D.F1中雄果蠅全部為突變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南省鄭州市七校聯(lián)考高二上期中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列甲、乙、丙圖分別是基因型為AaBB的某生物細胞的染色體組成和分裂過程中物質(zhì)或結構變化的相關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圖甲中細胞④的名稱是 ,該圖中同時出現(xiàn)兩個B基因的概率是 .
(2)圖甲中細胞①處于圖乙 段,圖甲中,處于圖乙GH階段的是 (填序號).
(3)圖丙a、b、c中表示DNA分子的是 ,圖甲中對應圖丙Ⅱ時期的細胞是 ,圖丙中Ⅱ→I,完成了圖乙中的 段的變化.
(4)由圖可知,該生物的生殖細胞中含有的染色體條數(shù)為 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南省鄭州市七校聯(lián)考高二上期中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艾弗里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加熱殺死后的S型細菌中DNA已經(jīng)全部斷裂,失去活性
B.在轉化過程中,加熱殺死后的S型細菌中的DNA沒有進入R型活細菌的細胞中
C.艾弗里的實驗中,加入S型細菌的DNA后,只有部分R型細菌轉化為了S型細菌
D.加熱殺死后的s型細菌也能使小鼠的體細胞發(fā)生轉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南省鄭州市七校聯(lián)考高二上期中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同學利用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裝置,進行如下實驗,從甲、乙兩個容器中各隨機抽出一個小球,記錄組合情況,重復多次實驗后,結果發(fā)現(xiàn)AB、Ab、aB、ab的比值接近1:1:1:1。以下關于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兩個容器分別代表某動物的雌、雄生殖器官
B.小球的顏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種類
C.該實驗模擬的是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非同源染色體上基因的自由組合
D.每個容器中兩種的小球數(shù)量需相等,但甲乙兩個容器中小球的總數(shù)可以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南省鄭州市七校聯(lián)考高二上期中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探索遺傳本質(zhì)的過程中,科學發(fā)現(xiàn)與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對正確的是
①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
②薩頓研究蝗蟲的減數(shù)分裂,提出假說“基因在染色體上”
③摩爾根進行果蠅雜交實驗,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A.①假說—演繹法;②假說—演繹法;③類比推理
B.①假說—演繹法;②類比推理;③類比推理
C.①假說—演繹法;②類比推理;③假說—演繹法
D.①類比推理;②假說—演繹法;③類比推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山東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抗維生素D佝僂病為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短指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紅綠色盲為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白化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下列關于這四種遺傳病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短指的發(fā)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紅綠色盲女性患者的父親是該病的患者
C.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發(fā)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會在一個家系的幾代人中連續(xù)出現(xià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遼寧沈陽東北育才學校高三上學期模擬考二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甲表示四種不同的物質(zhì)在一個動物細胞內(nèi)外的相對濃度差異.其中通過圖乙所示的過程來維持細胞內(nèi)外濃度差異的物質(zhì)是
A. Na+ B. K+ C. 胰島素 D. 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