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James E.Rothman、Randy W.Schekman以及德國科學家Thomas C.Südhof,由于發(fā)現(xiàn)了囊泡準確轉運物質的調控機制,共同獲得了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細胞內部產生的蛋白質被包裹于膜泡形成囊泡,囊泡被分成披網(wǎng)格蛋白小泡、COPI被膜小泡以及COPII被膜小泡三種類型。三種囊泡介導不同途徑的運輸,分工井井有條,在正確的時間把正確的細胞“貨物”運送到正確的目的地。據(jù)圖回答問題(括號填字母,橫線上填文字)
(1)囊泡是一種細胞結構,但由于其結構不固定,因而不能稱之為細胞器。圖示細胞中,能產生囊泡的結構是 ;“a”表示的大分子物質通過細胞膜的方式與主動運輸?shù)膮^(qū)別是 。
(2)如果轉運系統(tǒng)受到干擾,則會對有機體產生有害影響,并導致如糖尿病等疾病,糖尿病的產生原因除了可能是胰島素合成過程(環(huán)節(jié))有問題或者胰島素作用的靶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外,還有可能的原因是 。在胰島細胞中能發(fā)生堿基“A-T”配對的結構或部位是 。
(3)COPI被膜小泡則主要介導蛋白質從( ) 運回( ) 。COPII與結構C的融合體現(xiàn)了生物膜系統(tǒng)在結構上具有 。
(4)為了確定參與膜泡運輸?shù)幕颍╯ec基因),科學家篩選了兩種酵母突變體,這兩種突變體與野生型酵母電鏡照片差異如下:
酵母突變體 | 與野生型酵母電鏡照片的差異 |
sec12基因突變體 | 突變體細胞內內質網(wǎng)特別大 |
sec17基因突變體 | 突變體細胞內,尤其是內質網(wǎng)和高爾基體間積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 |
據(jù)此推測,sec12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的功能是與__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有關。sec17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山西省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利用純合高稈(D)抗�。‥)小麥和純合矮稈(d)染病(e)小麥快速培育純合優(yōu)良小麥品種矮稈抗病小麥(ddEE)的示意圖,有關此圖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圖中進行①過程的主要目的是讓控制不同優(yōu)良性狀的基因組合到一起
B.②過程中發(fā)生了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C.實施③過程依據(jù)的主要生物學原理是細胞增殖
D.④過程的實施中通常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遼寧省鞍山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模擬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膜的流動性和選擇透過性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流動性的基礎是組成細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大多是可以移動的
B.選擇透過性的基礎是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異性
C.細胞的胞吞和胞吐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流動性
D.鉀離子通過主動轉運的形式進入細胞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湖南省長沙市高三上學期第12次周測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如圖為棄耕農田中某草本植物種群密度變化曲線,A點農田棄耕,C點出現(xiàn)灌木。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常用 法調查草本植物的種群密度。
(2)OA段該草本植物的種群密度一直維持在很低水平,這與農田管理者不斷除草有關。用生態(tài)學的觀點來看,去除雜草的意義在于 。
(3)BC段該草本植物的種群密度不再增加,主要的限制因素可能是 (答出兩點)。
(4)與BC段相比,CD段物種的豐富度 (填“增加”或“減少”)。該廢棄農田上進行的是群落的 演替。
(5)地表生滿雜草、灌木等植被有利于防風固沙,這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 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湖南省長沙市高三上學期第12次周測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①②③過程中,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不變
B. 蛋清中的蛋白質分子比蛋白快a中的蛋白質分子更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C. 處理相同時間,蛋白快b明顯小于蛋白快c,可證明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具有高效性
D. 將鹽酸與蛋白酶、蛋白快混合,可直接測定蛋白酶在此PH下的催化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南省鶴壁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有幾項 ( )
①糖脂除參與細胞識別外,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的細胞表面的糖脂還具有保護和潤滑作用;
②生物膜是對生物體內所有膜結構的統(tǒng)稱;
③沒有細胞核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高爾基體是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加工和運輸?shù)膱鏊?/p>
⑤有氧呼吸一定在線粒體中;
⑥兩個種群間的生殖隔離一旦形成,這兩個不同種群的個體之間一定不能進行交配;
⑦由Fe參與組成的血紅蛋白是內環(huán)境的成分之一;
⑧用斐林試劑檢驗某植物組織樣液,水浴加熱后出現(xiàn)磚紅色,說明該樣液中一定含有葡萄糖;
⑨變形蟲在細胞核被移除之后會死亡,這反映了細胞核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
⑩促胰液素是人們發(fā)現(xiàn)的第一種激素,其促進胰液分泌的過程可以不受神經(jīng)的控制
A.一項 B.兩項 C.三項 D.全都不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南省鶴壁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果蠅(2N=8)體內細胞在分裂過程中某比值H(H=染色體數(shù)/核DNA含量)的變化曲線,F時細胞分裂剛好結束。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EF段細胞內可能有8對同源染色體
B.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可發(fā)生在CD段
C.BC段細胞內發(fā)生需要模板的半保留復制
D.CD段時,H與染色體數(shù)/DNA含量的值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南省鶴壁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據(jù)報道,科研人員選取成人皮膚細胞,將其培育成神經(jīng)干細胞后,放入特制的環(huán)境中,誘導組織進一步生長發(fā)育,最終形成一個豌豆大小的“微型人腦”。這個組織已經(jīng)達到 9周胎兒大腦的發(fā)育水平,但尚不能獨立思考。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
A.由成人皮膚細胞培育出微型人腦的過程中,處于分裂期的細胞不進行DNA復制和蛋白質合成
B.若培育過程中因感染病毒出現(xiàn)癌變,則癌變細胞的基因組中整合有病毒癌基因以及與致癌有關的核酸序列
C.若培育過程中出現(xiàn)細胞凋亡,則酶的活性都下降
D.由成人皮膚細胞培育成微型人腦,體現(xiàn)了細胞的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臺州市高一上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細胞核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細胞核是細胞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
B.細胞核是細胞進行生命活動所必需的
C.細胞核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場所
D.細胞核具有雙層膜的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