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一定濃度的淀粉溶液中加入適量的唾液淀粉酶,37℃水浴保溫后再加入適量的雙縮脲試劑,搖勻后試管中溶液后可觀察到的變化現象應該是( )
A.產生紅黃色沉淀 B.溶液呈藍色
C.溶液呈紫色 D.溶液不變化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金華市高二上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菌培養(yǎng)過程中分別采用了高壓蒸汽、酒精、火焰灼燒等幾種不同的處理,這些方法依次用于殺滅哪些部位的雜菌( )
A.接種針、手、培養(yǎng)基 B.高壓鍋、手、接種針
C.培養(yǎng)基、手、接種針 D.接種針、手、高壓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金華市高二上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調查一個很大的人群時,發(fā)現整個人群中男女性別比例基本相等,其原因是( )
①男性產生兩種類型的精子且比例為1:1,女性只產生一種卵細胞
②女性產生兩種卵細胞,男性只產生一種精子
③男性產生的兩種精子與卵細胞結合機會相等
④女生產生的兩種卵細胞與精子結合的機會相等
⑤含XX染色體的受精卵發(fā)育成女性,含XY染色體的受精卵發(fā)育成男性.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金華市高二上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下列裝置放在光照充足、溫度適宜的環(huán)境中,觀察并分析實驗現象能得出的結論是( )
A.小球藻產生O2和酵母菌產生CO2均在生物膜上進行
B.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共同產物有ATP、CO2和H2O
C.乙試管中小球藻與丙試管中小球藻的光合速率相同
D.實驗后期甲瓶和丁瓶中的生物都只進行無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天津市高三上12月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研究人員為了比較甲、乙、丙三種微生物所產生的淀粉酶(提取液中酶蛋白濃度相同)的活性,進行了如下實驗:
分組試劑(mL) | 試管1 | 試管2 | 試管3 | 試管4 |
蒸餾水 | 2 | 2 | 2 | A |
pH=8緩沖液 | 0.5 | 0.5 | 0.5 | 0.5 |
淀粉溶液 | 1 | 1 | 1 | 1 |
甲生物提取液 | 0.3 | |||
乙生物提取液 | 0.3 | |||
丙生物提取液 | 0.3 | |||
總體積 | 3.8 | 3.8 | 3.8 | B |
結果如下表(注:“+”顯色,“++”顯色更深;“﹣”不顯色),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試管1 | 試管2 | 試管3 | 試管4 | |
顏色深淺程 | ++ | ﹣ | + | C |
(1)表中A的數值為 ,C的顏色深淺程度 (用“+“或“﹣”表示).
(2)該實驗的自變量是 ,無關變量有 (寫出2種即可).
(3)除了用碘液檢驗淀粉的剩余量來判斷實驗結果外,還可以用 試劑來檢測生成物的量.若用該試劑檢驗,顏色變化最深的試管是 .
(4)根據上述結果得出的結論是:不同來源的淀粉酶,雖然酶蛋白濃度相同,但活性不同.造成實驗中三種酶活性差異的根本原因是 .
(5)同學們還做了反應速率與底物濃度關系的實驗.右上坐標中已根據實驗結果畫出3號試管中酶活性的曲線,請你在坐標中畫出2號試管中酶活性的曲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天津市高三上12月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在分裂過程中不會出現的是( )
A.在細胞分裂間期,核糖體合成蛋白質功能增強
B.在細胞分裂前期,細胞兩極發(fā)出紡錘絲形成紡錘體
C.在細胞分裂中期,細胞內ATP的含量明顯減少
D.在細胞分裂末期,高爾基體為細胞壁的形成合成多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天津市高三上12月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圖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學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乙圖表示由四個單體構成的化合物.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若甲圖中的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內臟器官周圍等部位,則②是脂肪
B.若甲圖中④能吸收、傳遞和轉換光能,則④可用無水乙醇提取
C.乙圖中若單體是氨基酸,則該化合物徹底水解后的產物中氧原子數增加3個
D.乙圖中若單體是四種脫氧核苷酸,則該化合物徹底水解后的產物有5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