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與圖示內(nèi)容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A.若圖一的③中A占23%,U占25%,則相應的雙鏈DNA片段中A占24%
B.正常情況下,圖三所示過程可在動植物細胞中發(fā)生的是⑨⑩⑬
C.勞氏病毒能引起癌癥,它能產(chǎn)生催化⑪過程的酶
D.圖二所示過程相當于圖三的⑬過程,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遼寧省盤錦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人體的組織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zhì)交換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小腸壁的肌細胞可以不通過細胞外液直接從腸道內(nèi)吸收葡萄糖
B.內(nèi)環(huán)境與外環(huán)境的物質(zhì)交換過程,需要體內(nèi)各個器官系統(tǒng)的參與
C.組織細胞代謝產(chǎn)生的廢物(如尿素)的排出,需要循環(huán)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和皮膚等的直接參與
D.動物注釋細胞從組織液中吸收氧氣的量主要取決于組織液中氧氣的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遼寧省盤錦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胞是生物體結(jié)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病毒除外),下列有關細胞共性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①均具有由磷脂雙分子層與蛋白質(zhì)構成的膜
②ATP是所有細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質(zhì)
③都具有蛋白質(zhì)和mRNA組成的核糖體
④遺傳物質(zhì)均儲存在脫氧核糖核酸分子中
⑤編碼氨基酸的密碼子相同
⑥所有生物的陳代謝都是以細胞為單位進行的
A.①②③ B.①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遼寧省盤錦市高三11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人體體液免疫的部分過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的吞噬細胞、T細胞、B細胞均具有特異性識別功能
B.M細胞被不同種抗原刺激時也可增殖分化形成E細胞并產(chǎn)生抗體
C.E細胞和M細胞核內(nèi)DNA相同,細胞質(zhì)內(nèi)RNA種類有差異
D.E細胞能與靶細胞結(jié)合并產(chǎn)生淋巴因子,增強其他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遼寧省盤錦市高三11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生物變異及育種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基因為變具有隨機性,其突變方向由環(huán)境決定
B.基因自由組合可能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C.誘變育種和轉(zhuǎn)基因育種都可以定向改造生物性狀
D.單倍體植株長的弱小,并且一定是不育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遼寧省盤錦市高三11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豌豆是自花受粉,在實驗過程中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煩
B.解釋實驗現(xiàn)象時,提出的假說之一是:F1產(chǎn)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
C.根據(jù)假說進行的演繹是:若假說成立,則測交后代出現(xiàn)比例接近的兩種表現(xiàn)型
D.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采用統(tǒng)計字的方法,找出遺傳的規(guī)律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遼寧省盤錦市高三11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實驗材料的選擇關系到實驗的成敗,下列相關實驗材料選擇正確的是
A.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用于細胞中的DNA、RNA和線粒體的檢測
B.菠菜葉稍帶些葉肉的下表皮用于觀察線粒體
C.蛙的紅細胞懸液用于觀察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
D.淀粉酶用于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物質(zhì)形成的一種模式.物種a因為地理隔離分隔為兩個種群a1和a2,經(jīng)過漫長的進化,分別形成新物種b和c,在此進程中的某一刻,a1族群的部分群體越過障礙外遷與a2同地域分布,向d方向進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離,也一定存在生殖隔離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離,卻可能存在生殖隔離
C.a(chǎn)1中的外遷群體與當時留居群體的基因頻率相同,則b和d是同一物種
D.a(chǎn)1中的外遷群體與當時a2種群的基因頻率不同,則c和d是不同物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植物開花與某些激素有關。1937年,俄國學者捉出了成花素假說,認為植物葉片接受光刺激后,能合成成花素,成花素經(jīng)過遠程運輸?shù)竭_芽的頂端,誘導花器官的形成。1970年后,人們才檢測到成花素的化半本質(zhì)是一種叫做FT的蛋白質(zhì)。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可利用斐林試劑對成花素的化學本質(zhì)進行鑒定
B.同位素標記法可獲得成素合成和運輸途徑的直接證據(jù)
C.葉接受光刺激合成成花素這一過程體現(xiàn)了物理信息對生物的影響
D.能翻譯出FT的基因存在于植株的每個細胞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