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如圖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結構示意圖,如圖乙表示人的紅細胞膜的結構示意圖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運輸情況,圖丙中A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為1mol/L的乳酸溶液,請據圖回答以下問題:

(1)圖丙中半透膜模擬的是成熟植物細胞中的______。

(2)圖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運輸的共同點是都需要______,如果將圖乙所示細胞放在無氧環(huán)境中,圖中______(填“葡萄糖”、“乳酸”或“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運輸不會受到影響。

(3)如果用圖甲所示人工膜作為圖丙中的半透膜,則液面不再變化時,左側液面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側液面;如果在圖甲所示人工膜上貫穿上圖乙的蛋白質①,再用作圖丙的半透膜,則液面不再變化時,左側液面______右側液面(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4)某些藥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細胞吸收,但如果用圖甲所示人工膜包裹后再注射則更容易進入細胞,此實例可說明細胞膜具有______性。

(5)圖甲示人工膜兩側的離子存在濃度差,離子不能通過該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纈氨霉素,K+即可從高濃度一側通過該膜到達低濃度一側,其他離子不能通過,則K+通過該膜的方式______,纈氨霉素的化學本質是______。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貴州省凱里市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種群的各個特征之間的關系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為遷入率和遷出率

B. 丙為性別比例,主要通過影響出生率來間接影響種群密度

C. 丁為年齡組成,每種類型中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個年齡期

D. 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調查方法有標志重捕法和取樣器取樣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08年的三鹿“毒奶粉”事件,以數萬名兒童的生命和健康為代價。不法商販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來提高牛奶中的含氮量,從而提高檢測結果中哪項營養(yǎng)物質含量

A. 維生素 B. 蛋白質 C. 乳糖 D. 脂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東北三省四市教研聯(lián)合體高三高考模擬(一)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是科學家利用人的α-抗胰蛋白酶基因培育轉基因羊的過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獲得目的基因有許多方法,圖中A到B獲得大量目的基因的方法___________,該技術擴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___________序列,以便根據這一序列合成___________。

(2)圖中B到C的過程屬于基因工程操作程序中的___________,1處表示___________,是一段特殊結構的DNA片段,位于基因首端,是___________酶識別結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驅動基因轉錄出mRNA。

(3)C到D過程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__________,受體細胞D通常是___________。

(4)D到E,E到F分別使用的技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東北三省四市教研聯(lián)合體高三高考模擬(一)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基因轉錄出的初始RNA,經不同方式的剪切可被加工成翻譯不同蛋白質的mRNA。某些剪切過程不需要蛋白質性質的酶參與。大多數真核細胞mRNA只在個體發(fā)育的某一階段合成,不同的mRNA合成后以不同的速度被降解。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 某些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可由RNA催化完成

B. 一個基因可以指導多種蛋白質的合成

C. mRNA的產生和降解與個體發(fā)育的階段有關

D. 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在核糖體內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高一下學期開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物學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檢測酵母菌培養(yǎng)過程中是否產生CO2可判斷其呼吸方式

B. 濾紙條上色素帶的寬窄可反映葉綠體中各色素含量的多少

C. 用健那綠染液對解離后的細胞染色可觀察其線粒體分布

D. 以H2O2溶液作為底物可用于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高一下學期開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1為某蛋白質結構示意圖(圖中虛線表示二硫鍵,有4個,數字表示氨基酸序號),圖2為由該蛋白質切下的某一片段,試判斷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 圖1所示蛋白質含有兩條肽鏈

B. 圖2中氨基酸種類的不同取決于②④⑥

C. 該蛋白質上至少有3個游離的羧基

D. 該蛋白質在形成過程中減少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重慶市高二下學期入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32P標記了某種生物體細胞(含20條染色體)的DNA分子雙鏈。再將這些細胞轉入不含32P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在第二次細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個細胞中的染色體總條數和被32P標記的染色體條數分別是

A. 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 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 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 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一下學期分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列是某同學對五種不同來源物質(或結構)的鑒定方法,請分析得出結論。

①各種物質(或結構)的性質、染色反應的結果,見下表:注:+:有(溶解);一:無(不溶解);灰分指物質充分燃燒后剩下的部分。

A

B

C

D

E

來 源

豬血

馬肝

蛙表皮

棉花

霉菌

水溶性

+

-

+

-

+

灰分

+

-

+

-

-

染色反應

甲基綠試劑

-

-

+

-

-

斐林試劑

-

-

-

-

-

蘇丹III溶液

-

+

-

-

-

雙縮脲試劑

+

-

+

-

+

碘 液

-

-

-

+

-

②A為紅色,檢測A的灰分后發(fā)現其中含有Fe元素。

③將適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試管中,混合一段時間后,混合液能與斐林試劑發(fā)生作用,生成磚紅色沉淀。根據以上實驗現象和結果,推斷出:

(1)上述物質分別是: A、_______;B、_______; C、_______; D、______;E、______

(2)上表中不該出現的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