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 為獲得Bt殺蟲蛋白的轉基因馬鈴薯,研究人員把蘇云金桿菌中的Bt殺蟲蛋白基因導入馬鈴薯體細胞,從培育出轉基因馬鈴薯新品種。

回答下列問題:

(1)Bt殺蟲蛋白基因來自蘇云金桿菌?衫锰K云金桿菌細胞內合成的__________通過逆轉錄形成單鏈DNA片段,從而獲得目的基因。在生物體外采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擴增時需要加入引物,其引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了通過上述方法可以獲取Bt殺蟲蛋白基因外,還可以通過化學合成的方法獲取Bt殺蟲蛋白基因,其前提條件是通過Bt殺蟲蛋白的__________推導出mRNA核苷酸序列,再合成該基因的脫氧核苷酸序列,這樣合成的目的基因與從cDNA文庫獲取的目的基因相比,脫氧核苷酸序列可能不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通常用同種限制性核苷酸內切酶分別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質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農桿菌轉化法將基因表達載體導入植物細胞,此過程利用了Ti質粒具有__________特點。

(4)從個體生物學水平鑒定轉基因馬鈴薯的培育是否成功,需要對轉基因馬鈴薯進行__________________。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云南省畢業(yè)生復習統(tǒng)一檢測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遺傳信息傳遞與表達的敘述,錯誤的是

A. 雙鏈DNA解旋后才能進行遺傳信息的復制

B. 基因的堿基序列發(fā)生改變必然導致蛋白質結構的改變

C. 分裂中期的染色體高度螺旋,不利于核基因的表達

D. 核糖體與mRNA結合的部位會形成2個tRNA的結合位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中學慈溪中學效實中學等)高三上學期期末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一片水稻田可以看作一個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其中生活著稻飛虱、黑斑蛙等動物,稻飛虱以水稻幼葉為食,黑斑蛙可取食稻飛虱。請回答下列問題:

(1)種植水稻時,每平方米一般控制在50—60株左右,從種群特征分析,這一措施主要是控制好水稻的_____________,以利于提高水稻的產量。

(2)水稻田中所有生物種群的集合體稱為_____________。若該農田被長期棄耕,會發(fā)生演替現象,這種演替稱為_____演替。

(3)根據該水稻田的生物間的取食關系,可以構成的食物鏈是________,在此食物鏈中,稻飛虱處于第________個營養(yǎng)級。

(4)稻田中浮萍、魚蝦等生物可以增加此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種多樣性,從而提高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更好地維持系統(tǒng)的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中學慈溪中學效實中學等)高三上學期期末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蛋白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血紅蛋白的空間結構呈纖維狀

B. 蛋白質經高溫蒸煮后可以產生豐富的氨基酸

C. 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共有20中,它的R基均為鏈狀

D. 鳥類的羽毛和人的指甲主要是由同一種蛋白質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中學慈溪中學效實中學等)高三上學期期末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自然界中極少數的雄果蠅只有1條性染色體,此類雄果蠅幾乎喪失繁殖能力。這種變異屬于

A. 基因突變 B. 基因重組 C. 染色體結構變異 D. 染色體數目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貴州省招生適應性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表示在適宜溫度和一定的CO2濃度條件下,測定甲、乙兩種綠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強度下氧氣釋放速率的曲線。

回答下列問題:

(1)葉綠體中色素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植物中A點的值是在___________條件下測定的。把甲植物從C點對應的光照強度轉移至B點對應的光照強度,短時間內葉綠體中C5含量將_________(填“增加”或“減少”)。

(3)若光照強度不變,與正常情況相比,環(huán)境中Mg2+減少時,圖中D點將_____________(填“上移”或“下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中甲、乙兩種植物在不同光照強度下02釋放速率的差異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湖南省衡陽市高三下學期第二次聯考理科綜合試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

科學家通過利用PCR定點突變技術改造Rubisco酶基因,提高了光合作用過程中Rubisco酶對CO2的親和力,從而顯著提高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請回答下列問題:

(1)PCR過程所依據的原理是___________,利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據這一序列合成____________;擴增過程需要加入___________酶。

(2)啟動子是一段有特殊結構的DNA片段,其作用是___________。PCR定點突變技術屬于___________的范疇。

(3)可利用定點突變的DNA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常用________將基因表達載體導入植物細胞,還需用到植物細胞工程中的_______技術,才能最終獲得轉基因植物,該技術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浙江省高三9月選考科目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某突觸的結構模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①中含有的物質能夠在③和⑤處檢測到

B. ④為突觸小泡,其形成與高爾基體有關

C. ③中Na+濃度適當升高,會使④更容易產生動作電位

D. ④處的膜去極化后形成的小電位能迅速傳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青海省西寧市高三下學期復習檢測一(一模)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請閱讀下列有關檉柳的資料并回答相關問題:

資料一:2010年7月,科考人在青海省同德縣海拔2660米以上的河灘發(fā)現了占地 面積78.5公頃的野生古檉柳林,與其伴生的主要是小葉楊。經多方聯合考察,最終確認了這是一片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野生古檉柳林,均為我國特有種——甘蒙檉柳。其中666株胸圍超過了30厘米,最大一株胸圍達3.67米,最髙的一株地上部分接近17米,其中203株樹齡超過100歲,在其周邊均為干早的荒漠草原地帶,專家稱該森林為罕見的自然遺產,其珍貴程度不亞于動物界的大熊貓,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資料二:有報道稱,羊曲水電站項目前期規(guī)劃的青海大壩將于2018年建成,古檉柳林所在位置屬于淹沒區(qū)。大壩建設所屬公司計劃在2016-2017年用半年時間完成上述古檉柳林的異地移植,多方專家呼吁對古檉柳林進行就地保護。

資料三:檉柳是雙子葉植物,該屬有54種,其中我國有16種,是落葉小灌木和小喬木,其葉僅有1-3毫米,但根系發(fā)達。檉柳是泌鹽植物,具有抗鹽基因,具有防風固沙,改造鹽減地的作用。

(1)資料一所述的全部檉梆稱為一個______;與其伴生的小葉楊與檉柳的關系為_________。

(2)檉柳是的生理特點是_____的結果。請用生態(tài)學知識解釋為何專家呼吁對古檉柳林進行就地保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響檉柳生存的信息種類主要為_______信息。

(4)如調查檉柳林下土壤小動物的豐富度,可采用_______法進行計數統(tǒng)計。

(5)上述資料描述了生物多樣性的哪幾個層次?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