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9.如圖是中期染色體示意圖,B是一種微管蛋白,秋水仙素能與微管蛋白初體結合并阻止微管的形成.下列相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微管的形成不需要消耗能量
B.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微管的形成從而抑制細胞分裂
C.微管B的作用是將姐妹染色單體D分開后的兩部分移向兩極
D.當微管B與著絲粒C之間的分離先于A著絲點分離,將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

分析 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示為一條縮短變粗的染色體,含有兩條染色單體,處于細胞分裂中期,形態(tài)固定.A是著絲點,B是微管蛋白,C是著絲粒,D是染色單體.

解答 解:A、微管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其形成需要消耗能量,A錯誤;
B、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微管的形成,導致細胞中不能形成紡錘體,從而抑制細胞分裂,B正確;
C、微管B的作用是將姐妹染色單體D分開后的兩部分進行牽引,并使其移向細胞兩極,C正確;
D、當微管B與著絲粒C之間的分離先于A著絲點分離,將導致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D錯誤.
故選:AD.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有絲分裂和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圖示結構中不能合成多肽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葉綠體合成的ATP,可為主動運輸提供能量
B.糖蛋白、載體蛋白、抗體、DNA連接酶都是具有特異性識別的物質
C.葉綠體是所有生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含有DNA、蛋白質和磷脂等成分
D.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生要場所,在其中生成的產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為細胞核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①在衰老的細胞中將收縮、染色加深
B.②與核糖體RNA合成有關
C.③為雙層膜,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質
D.蛋白質和RNA等物質能自由通過核孔,但需要消耗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近來諾如病毒在很多校園中盛行,其最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是惡心、嘔吐、發(fā)熱、腹痛和腹瀉.諾如病毒首次侵入人體后,機體產生一系列免疫反應.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相關記憶細胞能夠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
B.吞噬細胞可對該病毒進行識別、吞噬和處理
C.T細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使靶細胞裂解死亡
D.漿細胞增殖、分化產生抗體與該病毒結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關于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酵母菌細胞具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B.細菌細胞的細胞膜外常具有一層細胞壁
C.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在分子水平上不具有統(tǒng)一性
D.細胞學說揭示了細胞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tǒng)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碳循環(huán)的部分過程,其中甲、乙、丙、丁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該圖所示為碳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的部分過程
B.CO2是碳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循環(huán)的主要形式
C.圖中④過程增多是溫室效應產生的主要原因
D.乙與丙的存在,能夠加快碳的物質循環(huá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由豌豆白粉菌引起的豌豆白粉病是豌豆生產上的重要病害,防治豌豆白粉病最經濟、有效的環(huán)境友好的方法是利用抗病品種.遺傳分析已確定豌豆白粉病抗性由隱性基因控制.請回答相關問題:
(1)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未知大小的DNA片段插入到感病基因序列,導致嚴重變異的轉錄子產生,從而使一種野生型豌豆獲得對白粉病的抗性.此種變異稱為基因突變.研究人員用合適劑量的γ射線照射豌豆種子,經選育也得到一種抗白粉病的豌豆品種,此育種方法稱為誘變育種.
(2)以抗白粉病豌豆為母本、感病碗豆為父本進行雜交,F(xiàn)1植株為感病,F(xiàn)1自交得F2的抗病與感病植株比例為1:3.用孟德爾的遺傳研究,對F2出現(xiàn)此性狀分離比的原因解釋是:F1形成配子的過程中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且受精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
(3)當另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有基因B存在時,抗病豌豆失去抗病性.若豌豆白粉病感病與抗病性分別由基因E、e控制,現(xiàn)用eeBB和EEbb雜交,F(xiàn)1自交得F2,則F2中感病植株的基因型共有8種,其中純合植株所占的比例為$\frac{1}{5}$.若F2中感病植株全部自交,收獲植株上的種子發(fā)現(xiàn)所結種子種植后表現(xiàn)抗病性的植株所占的比例為$\frac{1}{12}$.
(4)研究人員用低溫--高溫激變的方法處理豌豆的幼苗(萌發(fā)種子),獲得了抗病食莢豌豆同源多倍體,用同種方法處理現(xiàn)蕾期豌豆,獲得2n花粉,再用2n花粉給正常雌花授粉的操作方法,可獲得三倍體抗病食莢豌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河北省唐山市高一3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實驗室用兩種方式進行酵母菌發(fā)酵葡萄糖生產酒精。甲發(fā)酵罐保留一定量的氧氣,乙發(fā)酵罐沒有氧氣,其余條件相同且適宜。實驗過程中每小時測定一次兩發(fā)酵罐中氧氣和酒精的物質的量,記錄數(shù)據(jù)并繪成右面的坐標圖。據(jù)此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實驗結束時甲、乙兩發(fā)酵罐中產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為6:5

B.甲、乙兩發(fā)酵罐分別在第5小時和第3小時無氧呼吸速率最快

C.甲發(fā)酵罐實驗結果表明在有氧氣存在時酵母菌無法進行無氧呼吸

D.該實驗證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氣可以提高酒精的產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