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生態(tài)工作者對我國北方某地草原的物種數量和分布情況進行調查,設計如下調查步驟:
①在物種分布較密集的地方取5個樣方. 
②數每個樣方內各物種的個體數,作好記錄.
③利用步驟②數據,計算辛普森指數.   
④由辛普森指數判斷物種的豐富度.
以上步驟中正確的是( �。�
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②③
考點:估算種群密度的方法
專題:
分析:辛普森指數是測定種群組織水平最常用的指標之一,群落中種數越多,各種個體分配越均勻,指數越高,表示群落多樣性好.辛普森指數計算公式:D=1-
S
i=1
(
ni
N
)
2
(D--多樣性指數,ni--某物種的個體數,N--為群落中個體總數).
解答: 解:①樣方法調查時,要隨機取樣,而不能在物種分布較密集的地方取樣,錯誤;
②確定樣方后,要數每個樣方內各物種的個體數,并及時作好記錄,正確;
③利用步驟②數據,根據辛普森指數計算公式計算辛普森指數,正確;
④由辛普森指數可判斷物種的多樣性,但不能判斷物種的豐富度,錯誤.
以上步驟中正確的是②③.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調查生態(tài)系統(tǒng)物種數量和分布情況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組合,正確的是(  )
實驗名稱 試劑 結果或顏色反應
1 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 清水 液泡縮�。伾兩�
2 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 生長素 形成多倍體無子果實
3 DNA粗提取 氯化鈉溶液等 白色絲狀物析出
4 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 龍膽紫等 觀察細胞中染色體的動態(tài)變化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圖甲表示從青蛙體內分離出一部分新鮮的腓腸肌及相連的部分神經組織,圖中a為神經纖維與腓腸肌細胞的連接處.圖乙是圖甲中a部位的放大圖,其中Ach(乙酰膽堿)是一種興奮型遞質,當興奮傳到傳出神經末梢時,Ach與Ach受體結合,引起肌肉收縮.(假設在實驗過程中,適宜條件下肌肉和神經組織均能保持正常的結構和功能.利用上述材料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將2個微電極置于上圖b、c兩處神經細胞膜外,并與靈敏電流計正負兩極相連;微電流間歇性刺激e處,結果肌肉收縮,且電流計指針發(fā)生了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
B、將一定濃度的阿托品溶液滴加在脊柱與c點之間的某處(d),重復A實驗,結果與A實驗相同;說明阿托品溶液阻斷興奮在突觸中的傳遞,而不影響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C、當完成一次興奮傳遞后,Ach立即被分解,其意義是保證神經調節(jié)的靈敏性,若某種藥物可以阻斷其分解,則會導致肌肉持續(xù)收縮,破傷風桿菌能阻止神經末梢釋放甘氨酸,而引起同樣的效果,說明甘氨酸能導致下一神經元抑制
D、不少重癥肌無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機體產生抗體,它除了與病毒結合之外,還能與Ach受體結合,阻斷興奮的傳遞,導致重癥肌無力,這說明患者所感染的病毒表面有一種抗原決定簇與Ach受體相似.在免疫學上這種重癥肌無力屬于一種自身免疫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生物高科技技術所應用的生物學原理,不正確的有( �。�
A、抗蟲棉與轉基因技術
B、試管嬰兒與細胞核移植
C、親子鑒定與DNA雜交技術
D、克隆牛與胚胎分割移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胎兒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是( �。�
A、臍帶B、臍動脈和臍靜脈
C、胎膜D、胎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回答下列關于天竺葵光合作用的系列問題.

Ⅰ、光合作用反應如圖1,A,B,C,D分別表示物質,X,Y分別表示生理過程.
(1)圖1中X發(fā)生的場所為
 
Y是
 
,物質D是
 
,物質B的中文名稱是
 

(2)光合作用中最終的電子供體是
 

(3)圖示箭頭①表明
 

A.該光強下,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
B.該光強下,光合作用強度小于呼吸作用強度
C.該光強下,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強度
D.該光強下,植物進行了光合作用
Ⅱ、某同學為了探究不同條件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響,做了如下實驗:用8株有20片葉片、大小和長勢相似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別放在密閉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實驗條件下,利用傳感器定時測定密閉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實驗結果統(tǒng)計如表,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編號 1 2 3 4 5 6 7 8
溫度(℃) 10 10 20 20 30 30 40 40
光照強度(LX) 1000 0 1000 0 1000 0 1000 0
開始時CO2量(g)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12h后CO2量(g) 4.5 5.1 3.5 5.4 1.9 5.9 2.0 5.8
(4)序號1、3、5、7可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實驗組合,在該實驗組合中,實驗變量是
 
,需控制的無關變量是
 
.(至少答兩個)
(5)序號2、4、6、8可構成另一個相對獨立的實驗組合則該實驗組合研究的主題是:
 

(6)根據表中實驗數據,在坐標圖2里標出光照強度為1000Lx,溫度分別為10℃、20℃、30℃和40℃時的光合速率,并請注明橫坐標所表示的變量和具體數值.
(7)在光照強度為1000Lx,溫度為30℃時,12小時每株天竺葵可積累葡萄糖
 
g.(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相對原子質量C-12,H-1,O-16).
(8)如果用圖3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光照強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關系,且測量指標為裝置中氧氣含量的變化.則該裝置需要作適當修改,具體修改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回答下列有關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問題:
(1)如圖1是測量神經纖維膜內外電位的裝置,圖2是測得的動作電位變化.回答:

①圖1狀態(tài)測得的電位相當于圖2中的
 
區(qū)段的電位.若該神經纖維接受突觸前膜釋放的抑制性遞質,則圖1的指針有何變化
 
(填向左、向右、不變).
②圖2中由于受到刺激時,Na+內流引起的是
 
區(qū)段的變化.
(2)如圖3表示內環(huán)境與細胞間的一種信息傳遞方式(含氮類激素的作用機理示意圖).請分析回答:
①圖3中受體的化學本質是
 
;激素A能作用于靶細胞,而激素B則不能起作用,其根本原因是
 

②如果圖3示細胞為垂體細胞,其產生的“生理反應”為產生促甲狀腺激素,則激素A為
 

③如果圖3所示為肝細胞,胰島素與受體結合后引起的“生理反應”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閱讀下列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新聞材料一:“黃龍”再降西安.據新華社訊:3月27日,西安市區(qū)黃塵彌漫,這是繼3月22日西安一場泥雨后,“黃龍”再次降臨西安.
(1)從生態(tài)因素分析,導致“黃龍”再降西安的主要原因是我國西北地區(qū)植被
 
;其人為因素主要歸納為(簡要答出兩點):
 
、
 

新聞材料二;專家調查表明:黑土地土壤嚴重惡化.據《華北信息報》1月27日報道,黑龍江省一些專家、學者日前根據新近的調查結果發(fā)出警告:世界著名的高產黑土地已嚴重惡化.然而,這片黑土地由于嚴重的水土流失和掠奪式的經營方式,土壤生產能力正呈下降趨勢.黑土層已由50年前平均厚度40-100cm,下降到如今的20-40cm,有的地方已經裸露出有機質含量極低的泛黃母質層.專家們的調查顯示:東北地區(qū)水土流失面積已達1/3以上,成為我國商品糧基地中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qū)之一.
(2)黑土地土壤流失嚴重,說明森林具有
 
、
 
等作用.
(3)黃河每年攜帶大量泥沙,是許多小流域水土流失累積在一起所致a小流域治理模式應用
 
原理,把生態(tài)與經濟結合起來,統(tǒng)一協(xié)調局部與整體、當前與長遠等關系.
新聞材料三:我國西部174個縣在2 000年先行退耕34.33萬公頃.
(4)科學家研究認為,沙塵暴的發(fā)生必須具有風和沙源兩個條件,退耕還林、還草是西部生態(tài)建設的一項緊迫任務.從治理沙塵暴的角度思考,“還林”主要起的作用是
 
,“還草”的作用是
 

新聞材料四:我國將實施6大林業(yè)重點工程:①天然林保護.②“三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等重點防護林的建設.③退耕還林、還草.④環(huán)北京地區(qū)防沙治沙.⑤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qū)的建設.⑥速生豐產材林的林業(yè)產業(yè)基地建設.
(5)從根本上說,我國實施六大林業(yè)工程的目標就是要提高
 
,從而提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
 
穩(wěn)定性,搞好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新華社2011年消息:國家質檢總局擴大暫停進口臺灣受塑化劑污染產品,數量從22種猛增至812種.下列關于塑化劑污染產品對生物的危害以及治理塑化劑污染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廢棄塑料袋在農田中不斷積累,破壞土壤通透性,影響作物對水分和礦質元素的吸收以及根細胞的呼吸作用,導致農作物減產
B、植食性動物牛、羊等家畜吞食塑料后,長時間滯留在胃中難以消化,可能是家畜的胃中缺乏消化塑料的酶或缺少分解塑料的微生物
C、自然界中能降解塑料的微生物極少,塑料在生物圈中越來越多,物質循環(huán)受阻
D、可應用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的原理,培育出能降解塑料的細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