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1.DNA擴增有兩種不同的方法.方法1是將該DNA片段導入細菌細胞中,通過培養(yǎng)細菌進行體內擴增;方法2是利用PCR技術進行體外擴增.
(1)方法l的過程如下:
第一步:用限制酶將目的基因切割下來,插入到帶有某種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質粒中,然后將重組質粒導入受體菌,利用添加有特異性抗生素的培養(yǎng)基對受體菌進行培養(yǎng).
①在培養(yǎng)基中添加特異性抗生素的目的是選擇導入了重組質粒(即含有目標DNA片段)的受體菌.
第二步:對篩選得到的重組細菌進行培養(yǎng)、擴增.
②此階段培養(yǎng)基中仍需添加特異性抗生素,因為只有含有重組質粒的細菌(即含有目的基因的細菌)才帶有該抗生素抗性基因,才能在添加特異性抗生素的培養(yǎng)基上生長.
③請列舉兩個影響培養(yǎng)效果的因素,并簡要說明其原理.
a.培養(yǎng)溫度,溫度影響細菌體內酶的活性
b.培養(yǎng)的氣體條件,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會影響細菌的代謝
第三步:從培養(yǎng)得到的受體菌中分離純化目標DNA片斷.
(2)根據方法2回答下列問題.
①PCR技術開發(fā)成功的關鍵是制備得到了耐高溫的DNA聚合酶.
②PCR中加入引物的作用是:作為DNA復制的起點
③電泳是分離純化DNA和蛋白質的常用方法,體內和體外擴增得到的DNA往往都還需要利用電泳技術進一步分離純化.請簡要闡述該方法的工作原理.不同DNA和蛋白質分子大小、帶電性都存在差異,因此在電場中移動速度不同,利用這一特性可把目的分子與其余物質分開.

分析 1、基因表達載體的組成: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標記基因
(1)啟動子在基因的首段,它是RNA聚合酶的結合位點,能控制著轉錄的開始;
(2)終止子在基因的尾端,它控制著轉錄的結束;
(3)標記基因便于目的基因的鑒定和篩選.
2、PCR技術:
(1)概念:PCR全稱為聚合酶鏈式反應,是一項在生物體外復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術.
(2)原理:DNA復制.
(3)條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對引物.
(4)條件:模板DNA、四種脫氧核苷酸、一對引物、熱穩(wěn)定DNA聚合酶(Taq酶)
(5)過程:①高溫變性:DNA解旋過程(PCR擴增中雙鏈DNA解開不需要解旋酶,高溫條件下氫鍵可自動解開);低溫復性:引物結合到互補鏈DNA上;③中溫延伸:合成子鏈.

解答 解:(1)①質粒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作為標記基因,作用是篩選出含導入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因此,在培養(yǎng)基中添加特異性抗生素的目的是導入了重組質粒(即含有目標DNA片段)的受體菌.
②引物只有含有重組質粒的細菌(即含有目的基因的細菌)才帶有該抗生素抗性基因,才能在添加特異性抗生素的培養(yǎng)基上生長,因此此階段培養(yǎng)基中仍需添加特異性抗生素.
③影響培養(yǎng)效果的因素有:a.培養(yǎng)溫度,溫度影響細菌體內酶的活性;b.培養(yǎng)的氣體條件,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會影響細菌的代謝.
(2)①PCR技術的第一步是高溫變性,因此該技術的成功的關鍵是制備獲得耐高溫DNA聚合酶.
②PCR中加入引物的作用是:作為DNA復制的起點.
③電泳的工作原理:不同DNA和蛋白質分子大小、帶電性都存在差異,因此在電場中移動速度不同,利用這一特性可把目的分子與其余物質分開.
故答案為:
(1)①選擇導入了重組質粒(即含有目標DNA片段)的受體菌
②特異性抗生素     只有含有重組質粒的細菌(即含有目的基因的細菌)才帶有該抗生素抗性基因,才能在添加特異性抗生素的培養(yǎng)基上生長
③a.培養(yǎng)溫度,溫度影響細菌體內酶的活性;b.培養(yǎng)的氣體條件,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會影響細菌的代謝.
(2)①DNA聚合      
②作為DNA復制的起點
③不同DNA和蛋白質分子大小、帶電性都存在差異,因此在電場中移動速度不同,利用這一特性可把目的分子與其余物質分開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工程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步驟,掌握各操作步驟中需要注意的細節(jié),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某同學懷疑植物的向光性不是由生長素發(fā)生了橫向運輸引起,而是由單側光照導致向光側生長素分解引起,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和步驟進行實驗證明,下列實驗結果與該同學的假說不相符的是(  )
A.乙、丙、丁彎曲角度相等B.甲彎曲角度最大
C.甲彎曲角度大于丙D.乙彎曲角度小于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2013年諾貝爾生理醫(yī)學獎授予了發(fā)現(xiàn)囊泡運輸調控機制的三位科學家.如圖所示是囊泡膜與靶膜融合過程示意圖,請回答:

(1)囊泡是由單層膜所包裹的膜性結構,其基本支架為磷脂雙分子層.囊泡膜與細胞膜、細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構成生物膜系統(tǒng).
(2)由圖可知,囊泡上有一個特殊的V-SNARE蛋白,它與靶膜上的T-SNARE結合形成穩(wěn)定的結構后,囊泡和靶膜才能融合,從而將物質準確地運送到相應的位點,該融合過程體現(xiàn)了膜具有流動性性.
(3)漿細胞在分泌抗體的過程中,參與囊泡形成和運輸?shù)募毎Y構依次是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
(4)在神經細胞內,當電信號傳至軸突末梢時,囊泡與突觸前膜融合,釋放神經遞質,神經遞質進入突觸間隙需穿過0層磷脂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相關實驗中涉及“分離”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色素分離是因其在提取液中溶解度不同
B.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實驗中,滴加蔗糖溶液的作用是使細胞質與細胞壁分離
C.觀察細胞DNA和RNA分布的實驗,鹽酸有使染色體中的DNA和蛋白質分離的作用
D.T2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標記DNA和蛋白質的目的是使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下列細胞結構中可發(fā)生堿基配對行為的是( 。
A.細胞核B.線粒體C.葉綠體D.中心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科學家從礦區(qū)硫化礦酸性坑水中分離出一種嗜酸細菌,該菌在有機物充足時,可利用現(xiàn)成的有機物生長,在缺乏有機物時,可利用單質硫氧化產生的能量將C02固定成自身的有機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細菌吸收現(xiàn)成有機物的過程需要線粒體提供能量
B.在富含有機物的酸性廢水中該菌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分解者
C.該細菌能將CO2轉化為有機物是由于細胞中含有某些光合色素
D.礦區(qū)中的化學誘變因子可導致該菌發(fā)生基因突變或染色體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有關生物的實驗現(xiàn)象成生理現(xiàn)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濾紙條上的葉黃素擴散速率比葉綠素a的大
B.邊長3cm瓊脂塊中的NaOH擴散速率比邊長lcm的大
C.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的細胞周期中染色體存在時間比染色質的長
D.酵母菌有氧呼吸產生CO2通入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反應變黃色時間比無氧呼吸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黃曲霉毒素B1 (AFB1)存在于被黃曲霉菌污染的飼料中,它可以通過食物鏈進入動物體內并蓄積,引起瘤變.某些微生物能合成AFB1解毒酶.將該酶添加在飼料中可以降解AFB1,清除其毒性.下圖為采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AFB1解毒酶的流程圖

請回答:
(1)基因工程常見的運載工具(體)有質粒、λ噬菌體衍生物、動植物病毒.將目的基因導入酵母細胞,最常用的化學方法是CaCl2處理.
(2)酵母細胞導入AFB1解毒酶基因后,采用DNA分子雜交技術,檢測到AFB1解毒酶基因存在酵母細胞內.實驗發(fā)現(xiàn)酵母菌中沒有檢測到合成的AFB1解毒酶,分析原因可能是酵母細胞中AFB1解毒酶基因沒有表達(或沒有轉錄和翻譯).
(3)采用蛋白質工程進一步改造該酶的基本途徑是:從提高酶的活性出發(fā),設計預期的蛋白質結構,推測應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對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
(4)生態(tài)工程需遵循其基本原理,系統(tǒng)整體性原理強調各組分之間要有適當?shù)谋壤,只有這樣地才能順利完成能量、物質、信息等的轉換和流通,并且實現(xiàn)總體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或“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二上學期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5.12”汶川大地震時,許多不幸的人被長時間困在了廢墟中.為了維持內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機體需進行多項生理調節(jié)活動.下列有關描述中錯誤的是( )

A.人體內環(huán)境滲透壓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在饑餓狀態(tài)下,肝糖原會分解為葡萄糖

D.胰島A細胞活動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