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桑樹和大豆分別單獨種植(單作)或兩種隔行種植(間作),測得兩種植物的光合速率如圖所示(注:光飽和點是光合速率達到最大值時所需的最低光照強度),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與單作相比,間作時兩種植物的呼吸強度均沒有受到影響
B、與單作相比,間作時兩種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飽和點均增大
C、間作雖然提高了桑樹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
D、大豆植株開始積累有機物時的最低光照強度單作大于間作
考點:光反應、暗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和物質(zhì)變化,細胞呼吸的過程和意義
專題:
分析:分析圖形桑樹的光合速率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大而逐漸增強,最后達到平衡狀態(tài),且間作的最大光合速率大于單作;大豆的光合速率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大也逐漸增強,最后達到平衡狀態(tài),但是單作的最大光合速率大于間作,且間作先達到飽和點.
解答: 解:A、桑樹和大豆間作時的光合速率與單作時的光合速率不是一致的,說明間作對于植物來講是有影響的,曲線顯示桑樹間作時呼吸作用變大,大豆間作時呼吸作用變小,故A選項錯誤;
B、圖中顯示與間作相比,桑樹間作時光合作用的光飽和點增大,而大豆減小,故B選項錯誤;
C、大豆在光照強度達到兩條曲線相交之前(如5)時,間作的光合速率是比單作還要高的,故C選項錯誤;
D、曲線與橫坐標的交點(即光補償點)代表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相等,此點之后植物開始積累有機物.右圖顯示大豆單作光補償點大于間作,所以大豆植株開始積累有機物時的最低光照強度單作大于間作,故D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光反應、暗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和物質(zhì)變化、細胞呼吸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分析題意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
A、萎蔫的菜葉放在清水中
B、葡萄糖被吸收進入肌肉細胞
C、水分從葉片氣孔中散發(fā)
D、甘油吸收進入小腸絨毛內(nèi)毛細淋巴管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有關生物膜結(jié)構(gòu)與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植物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由細胞膜、細胞器膜組成
B、丙酮酸分解產(chǎn)生CO2是在線粒體內(nèi)膜上進行的
C、變形蟲和草履蟲的細胞膜基本組成成分相同
D、胞吞與胞吐過程的完成依賴于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科學家做了兩項實驗:(1)用適當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沒有接受花粉的番茄雌蕊柱頭,子房發(fā)育成無籽番茄.(2)用四倍體與二倍體西瓜雜交,獲得三倍體西瓜植株,給其雌蕊授二倍體花粉,子房發(fā)育成無籽西瓜.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上述無籽番茄性狀能遺傳
B、若取無籽番茄植株進行無性繁殖,長成的植株所結(jié)果實中無種子
C、上述無籽西瓜進行無性繁殖,長成的植株所結(jié)果實中有種子
D、若取上述無籽西瓜進行無性繁殖,長成的植株,子房壁細胞含有三個染色體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江蘇鹽城,人們將丹頂鶴的棲息地建成了丹頂鶴自然保護區(qū).采取這一措施的目的( 。
A、遷地保護
B、就地保護
C、恢復生態(tài)與環(huán)境
D、防止灘涂被破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神經(jīng)肌肉(肌肉指骨骼。┙狱c及其相關結(jié)構(gòu)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一個骨骼肌細胞中只有一個細胞核
B、神經(jīng)肌肉接點的突觸間隙中有組織液
C、突觸后膜的表面積與突觸前膜的相同
D、一個乙酰膽堿分子可使突觸后膜產(chǎn)生動作電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圖(一)為高等綠色植物葉肉細胞中的部分代謝示意圖;圖(二)為綠色植物鴨茅(屬禾本科鴨茅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幼葉呈折疊狀)相對光合速率(%)與葉齡的關系; 圖(三)為種植番茄的密閉大棚一晝夜空氣中CO2含量變化.請據(jù)圖回答:

(1)圖(一)中的物質(zhì)A是
 
,物質(zhì)A在線粒體內(nèi)徹底氧化分解需要的條件是
 
.在植物的葉肉細胞中,甲、乙兩種細胞器都是主要的能量轉(zhuǎn)換器,從結(jié)構(gòu)組成上分析兩者的共同點有
 
,并寫出甲中進行的化學總反應式
 

(2)根據(jù)圖(二)分析,B點表示
 
;新形成的嫩葉凈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很低,從光合作用的光反應角度分析,主要是由于
 

(3)種植番茄的密閉大棚內(nèi)一晝夜空氣中的CO2含量變化如圖(三)所示.一晝夜內(nèi)植株是否顯示生長現(xiàn)象?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細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人認為細菌細胞壁中含有糖類和蛋白質(zhì).
為探究其化學成分,其課題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已知糖類加硫酸水解后用堿中和,再加斐林試劑后加熱有磚紅色沉淀生成,蛋白質(zhì)與雙縮脲試劑作用,生成紫色物質(zhì),且二者單獨檢測時互不干擾)
(1)實驗步驟
①將細菌細胞粉碎后,用高速離心機分離得到細菌細胞壁.
②將細菌細胞壁分成兩等分,編號為A、B.
③取A加硫酸水解后用堿中和,再加
 
;
取B加
 
,搖勻.
④觀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
(2)預測實驗現(xiàn)象及結(jié)論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
①若A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B出現(xiàn)紫色. a.細菌細胞壁中含有糖類和蛋白質(zhì).
b.
③若A不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B出現(xiàn)紫色. c.
d.細菌細胞壁中不含有糖類和蛋白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癌細胞中核糖體的數(shù)量較多
B、衰老細胞內(nèi)色素積累
C、細胞壞死對機體的發(fā)育是有利的
D、細胞凋亡過程中有新的蛋白質(zhì)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