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圖1:AB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復制;BC段表示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著絲點分裂;DE段表示有絲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圖2:甲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分裂,處于有絲分裂后期;乙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且染色體的著絲點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處于有絲分裂中期;丙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且染色體分布散亂,處于有絲分裂前期;丁細胞處于有絲分裂末期.
解答 解:(1)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穩(wěn)定、數(shù)目清晰,是觀察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shù)目的最佳時期,即圖2中乙細胞.
(2)由以上分析可知,圖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復制,CD段形成的原因是著絲點分裂.
(3)圖1中BC段表示每條染色體含有2個DNA分子,對應于圖2中的乙和丙細胞.
(4)由于高度分化的體細胞不再分裂,因此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不能選擇高度分化的體細胞為實驗材料.
故答案為:
(1)乙 此時染色體形態(tài)穩(wěn)定,數(shù)目清晰
(2)DNA復制 著絲點分裂
(3)乙、丙
(4)高度分化的體細胞不再分裂
點評 本題結合曲線圖和細胞分裂圖,考查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及變化規(guī)律,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掌握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含量變化規(guī)律,能正確分析題圖,同時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殺死所有微生物的細胞、芽孢和孢子 | |
B. | 殺死所有的微生物 | |
C. | 殺死所有的病原微生物 | |
D. | 使病原菌不生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都能復制、分離和傳遞,且三者行為一致 | |
B. | 在生物的傳種接代中,基因的行為決定著染色體的行為 | |
C. | 每條染色體上含有一個或兩個DNA分子;一個DNA分子上含有一個基因 | |
D. | 在DNA分子結構中,與所有脫氧核糖直接相連的均是二個磷酸基和一個堿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①過程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連接酶,①~③過程都發(fā)生了堿基互補配對現(xiàn)象 | |
B. | 若改為動物細胞工程生產(chǎn)單克隆抗體,其理論基礎是細胞膜的流動性和細胞的全能性 | |
C. | 將PrG導入到細胞Ⅱ,則Ⅱ最可能是漿細胞,漿細胞具有無限增殖的能力 | |
D. | ⑤過程中經(jīng)歷了脫分化、再分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兩個生物的遺傳信息一定相同 | |
B. | 兩個生物的DNA分子數(shù)量一定相同 | |
C. | 兩個生物的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一定不同 | |
D. | 兩個生物的DNA分子數(shù)量和遺傳信息不一定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內(nèi)部因素的變化 | |
B. | 在生物群落發(fā)展變化過程中,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就是群落的演替 | |
C. | 演替過程中由草本植物漸變?yōu)楣嗄倦A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較為高大,能獲得更多陽光 | |
D. | 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兩種類型,火災后的草原,過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進行的演替都屬于次生演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