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關于細胞學說的論述錯誤的是( 。
A.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的B.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C.所有細胞都有完整的細胞核D.細胞學說在修正中前進

分析 細胞學說是由德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的,其內容為:
(1)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的產物所構成;
(2)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3)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解答 解:A、細胞學說指出,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的產物所構成,A正確;
B、細胞學說指出,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B正確;
C、原核細胞無完整的細胞核,C錯誤;
D、細胞學說不斷發(fā)展,在修正中前進,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學說的內容和發(fā)展,要求考生識記細胞學說的內容,明確細胞學說揭示了生物體結構具有統(tǒng)一性,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下圖表示利用小鼠胚胎干細胞(ES細胞)做的研究,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a過程表示基因工程,則其核心步驟是致癌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圖中的致癌基因作為目的基因,質粒作為載體,二者需要同種限制性核酸內切酶(或同種限制酶)切割后連接成重組載體.
(2)將基因表達載體導入ES細胞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為檢測致癌基因是否己插入受體細胞DNA,可采用DNA分子雜交技術.
(3)b過程若要從早期胚胎中獲得更多ES細胞,則可將早期胚胎培養(yǎng)至囊胚(時期).
(4)d過程移入的胚胎能夠存活,是因為代孕子宮并不會對其發(fā)生免疫排斥反應,同時能夠與受體子宮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組織聯(lián)系聯(lián)系.對移植前的胚胎進行性別鑒定時,宜取囊胚期的滋養(yǎng)層細胞進行鑒定.
(5)用肝癌細胞作抗原剌激B淋巴細胞,再將此淋巴細胞與骨髄瘤細胞融合后獲得細胞代謝產物為抗體(抗肝癌細胞抗體),經(jīng)篩選的融合后細胞具有的特點是既能無限增殖又能產生特定抗體.該產物與抗癌藥物結合制成“生物導彈”,從而定向殺死小鼠體內的肝癌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各項中,不屬于過敏反應特點的是( 。
A.由機體初次接觸過敏原刺激引起B.發(fā)作迅速、反應強烈、消退較快
C.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和個性差異D.一般不會損壞組織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實驗室里三種植物細胞,分別取自于植物的三種營養(yǎng)器官.在適宜的光照、溫度等條件下,測得甲細胞只釋放CO2而不釋放O2;乙細胞只釋放O2而不釋放CO2;丙細胞既不釋放O2也不釋放CO2.以下敘述中不正確的有( 。
A.甲一定取自根B.乙不可能取自于根
C.丙可能是死細胞D.甲可能取自于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表示某種小鼠的進化過程,X,Y,Z表示物種形成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小鼠原種與小鼠新種可組成一個種群
B.X表示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為進化提供原材料
C.Y過程的實質就是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
D.Z表示地理隔離,阻斷了種群間基因的交流,導致新物種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各項與ATP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ATP的能量主要儲存在腺苷和磷酸基團之間的化學鍵中
B.甘油進入小腸絨毛上皮細胞會使胞內ADP的含量增加
C.ATP在細胞內含量很少,但轉化速率很快
D.顫藻細胞內的直接能源物質ATP產生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農業(yè)生產中經(jīng)常需要育種,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雜交育種的原理是基因重組
B.對二倍體植物采用單倍體育種時,常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
C.誘變育種能產生前所未有新基因,創(chuàng)造變異新類型
D.多倍體育種獲得的新物種在進化過程中省略了地理隔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關于色素提取、分離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應該在研磨葉片后立即加入CaCO3,防止酸破壞葉綠素
B.為獲得10mL提取液,研磨時一次性加入多于10mL無水乙醇研磨效果最好
C.層析時如果層析液沒及濾液細線,會使層析過快而得不到適宜結果
D.層析完畢后應迅速記錄結果,否則葉綠素條帶會很快隨溶液揮發(fā)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有關生態(tài)農業(yè)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是根據(jù)生物種群的生物學、生態(tài)學特征和生物之間的捕食關系而合理組建的
B.使不同的生物群在系統(tǒng)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更加充分利用了太陽能、水分和礦質營養(yǎng)
C.是按照農業(yè)和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規(guī)律而設計的
D.必定形成一個農、林、牧、副、漁等各種循環(huán)的生態(tài)農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