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從圖甲分析可發(fā)現(xiàn)該圖中共有6條食物鏈,分別是水草→魚類→水禽、水草→貝類→水禽、水草→貝類→魚類→水禽、藻類→貝類→水禽、藻類→魚類→水禽、藻類→貝類→魚類→水禽,共6條食物鏈.
從圖乙分析可知,隨著時間的延長未掛貝類水體和掛貝類水體中藻類的密度都在增加,但掛貝類的水體中藻類密度相對較低,從而說明了貝類可以抑制藻類的生長和繁殖.
解答 解:(1)圖甲中共有6條食物鏈,分別是水草→魚類→水禽、水草→貝類→水禽、水草→貝類→魚類→水禽、藻類→貝類→水禽、藻類→魚類→水禽、藻類→貝類→魚類→水禽,其中水草→魚類→水禽、水草→貝類→水禽這兩條食物鏈說明了魚類的貝類之間存在竟爭關系,水草→貝類→魚類→水禽說明了魚類的貝類之間存在捕食關系.
(2)圖乙分析可知,隨著時間的延長未掛貝類水體和掛貝類水體中藻類的密度都在增加,但掛貝類的水體中藻類密度相對較低,從而說明了貝類可以抑制藻類的生長和繁殖.貝類對藻類最大濾食量是指未掛貝類水體與掛貝類水體中藻類的密度差值,第5于時類對藻類最大濾食量.
(3)下列控制水草瘋長不合理.生活污染物分兩種:有機物污染和無機物污染,在一定條件下,無機物污染可引起水中藻類的生長,有機物污染會引起分解者增多,藻類是綠化,厭氧型分解者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不徹底的產物,從而引起臭味,水草如果瘋長就說明污染物多,這就需要從源頭來控制,也可以從經濟利用方面來考慮,而我們是缺水的國家,所以引水來稀釋并不現(xiàn)實,在水中用除草劑也行不通.故選:②③.
故答案為:
(1)6 捕食、競爭
(2)掛養(yǎng)貝類水體的藻類密度小于未掛養(yǎng)貝類的水體 5
(3)②③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生物性污染及其預防,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等考點的理解.應注意社會和現(xiàn)實中的生物學知識,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用理論來解釋和指導社會和生產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山西沂州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補考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根據(jù)下面的實驗裝置圖和果酒的生產工藝流程圖,回答問題:
(1)果酒的制作離不開酵母菌,在無氧條件下,酵母菌可以進行酒精發(fā)酵,請寫出相應的反應式: 。在葡萄糖的自然發(fā)酵過程中,起作用主要是附著在皮上的 。
(2)制作果酒時可選用左圖的裝置。為適當提高果酒的生產速率,進氣口應;排氣口要通過一個長而彎曲的膠管與瓶身相連,這樣做的原因是。
(3)右圖為櫻桃果酒生產工藝流程圖,其中沖洗的目的是。櫻桃榨汁前需要除去果柄,此操作是在沖洗之(填“前”或“后”)進行的。
(4)櫻桃果酒制作是否成功,發(fā)酵后可在酸性條件下用溶液來鑒定。在酒精發(fā)酵旺盛時,醋酸菌(填“能”或“不能”)將果汁中的糖發(fā)酵成醋酸,這時,乳酸菌(填“能”或“不能”)將乳酸分解成CO2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雜交組合 | 后代紅果植株 | 后代黃果植株 |
A×B | 21 | 7 |
C×D | 0 | 25 |
E×F | 19 | 19 |
G×D | 30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一對無色眼親本所形成的受精卵中基因a或b發(fā)生突變,發(fā)育成的子代為深紅色眼 | |
B. | B基因上可結合多個核糖體,以提高酶B的合成效率 | |
C. | 該動物群體中無色眼的基因型只有1種,猩紅色眼對應的基因型有4種 | |
D. | A基因正常表達時,以任一鏈為模板轉錄和翻譯產生酶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酶切割產物(bp) | b酶再次切割產物(bp) |
2100;1400;1000;500 | 1900;200;800;600;1000;500 |
A. | 在該DNA分子中,a酶與b酶的切割位點均為2個 | |
B. | a酶與b酶切出的黏性末端相同 | |
C. | a酶與b酶切斷的化學鍵相同,都是磷酸二酯鍵 | |
D. | 用這兩種酶和DNA連接酶對該DNA分子進行反復切割、連接操作,若干循環(huán)后,一TCTAGG一序列會明顯增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胚胎細胞核的移植成功率高于成體細胞核的移植 | |
B. | 兔子卵細胞質的作用之一是激發(fā)大熊貓細胞核的全能性 | |
C. | 重組細胞最初分裂時,DNA復制后立刻進行轉錄 | |
D. | 大熊貓的克隆成功證明細胞質具有調控細胞核發(fā)育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