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可在DNA中找到3H和32P |
B、可在外殼中找到3H和35S |
C、可在DNA中找到3H、32P和35S |
D、可在外殼中找到3H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在基因工程操作中為了獲得重組質粒,必須用相同的限制性內切酶,露出的黏性末端可以不相同 |
B、要生產(chǎn)轉基因抗病水稻,可將目的基因先導入到大腸桿菌中,再轉入水稻細胞中 |
C、植物體細胞雜交能克服遠源雜交不親和的障礙,培育出的新品種一定不是單倍體 |
D、基因治療主要是對具有缺陷的體細胞進行全面修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測試期間大鼠傳入神經(jīng)放電頻率的變化說明動物能通過調節(jié)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 |
B、兩個曲線交點對應的溫度表示大鼠的正常體溫.該實驗在皮膚冷卻處理的過程中,隨著處理溫度的降低,傳入神經(jīng)放電頻率減小 |
C、大鼠受到寒冷刺激,皮膚冷覺感受器興奮,經(jīng)傳入神經(jīng)引起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興奮,導致甲狀腺激素等分泌增加,機體產(chǎn)熱增多以維持體溫穩(wěn)定,此調節(jié)機制為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 |
D、測試實驗中,若在突觸間隙處給予某種藥物后,再刺激軸突,發(fā)現(xiàn)神經(jīng)沖動的傳遞被阻斷,但檢測到突觸間隙處神經(jīng)遞質的量與給予藥物之前相同,則該藥物最可能是抑制了突觸后膜的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轉基因抗蟲棉的培育成功 |
B、利用DNA探針檢測飲用水中有無病毒 |
C、培育工程菌使之能產(chǎn)生胰島素 |
D、將C4植物細胞內的葉綠體移入C3植物細胞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傳染性強 |
B、傳染范圍廣 |
C、傳播途徑多 |
D、傳播不受氣候影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性激素和神經(jīng)遞質的傳輸方式依次是A和B |
B、B中信息傳遞的速度比A中信息傳遞的速度要快 |
C、若A圖中“細胞”為下丘腦中的神經(jīng)分泌細胞,則“靶細胞”最可能是甲狀腺細胞 |
D、人體對寒冷的反應與B有關,也可能與A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都是已知的 |
B、接受外源基因的轉基因植物成為一個新物種 |
C、可從人肝臟細胞中提取胰島素原的mRNA,逆轉錄獲得人胰島素原基因 |
D、DNA連接酶、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及載體是構建重組DNA分子必需的工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