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下列關于基因和染色體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行為變化的描述,錯誤的是( 。
A.基因在染色體上,因而基因與染色體的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
B.同源染色體分離的同時,等位基因也隨之分離
C.染色單體分開時,復制而來的兩個等位基因也隨之分開
D.非同源染色體數(shù)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組合的種類也越多

分析 減數(shù)分裂過程:
(1)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間期:染色體的復制.
(2)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lián)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分裂.
(3)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過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xiàn)紡錘體和染色體;②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shù)目清晰;③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

解答 解:A、基因在染色體上,因而基因與染色體的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A正確;
B、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的同時,等位基因也隨之分離,B正確;
C、染色單體分開時,復制而來的兩個相同基因也隨之分開,而不是等位基因隨之分開,C錯誤;
D、非同源染色體數(shù)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組合的種類也越多,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與性狀的關系,要求考生識記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掌握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基因的行為變化規(guī)律,能根據(jù)題干要求做出準確的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有關遺傳學概念的表述,正確的是( 。
A.表現(xiàn)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B.W和W,W和w,w和w都是等位基因
C.隱性性狀是指生物不能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
D.雜合子自交后代可能出現(xiàn)純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已知一批基因型為AA和Aa的豌豆種子,其數(shù)目之比為1:2,將這批種子種下,人工狀態(tài)下(假設結實率相同)隨機授粉,其子一代中基因型為AA、Aa、aa的種子數(shù)之比為(  )
A.3:2:1B.1:2:1C.3:5:1D.4: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是晴朗夏季時段,某種綠色植物葉片光合作用強度的曲線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bc段對應的曲線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增強
B.ce段對應的曲線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溫度過高,酶失活
C.ef段對應的曲線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氣孔打開,CO2供應增加
D.fg段對應的曲線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用所示為兩個家庭的遺傳系譜圖,Ⅱ-1患苯丙酮尿癥,Ⅱ-3患尿黑酸癥,Ⅱ-4患血友病,控制上述三種性狀的等位基因分別用P和p、A和a、H和h表示,它們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血友病基因h位于X染色體上.一號和二號家庭均不攜帶對方家庭出現(xiàn)的遺傳病基因.請回答下列問題.

(1)椐圖分析,苯丙酮尿癥的遺傳方式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Ⅱ-1的基因型是AAppXHXH,Ⅱ-4的基因型是AAPPXhY或AaPPXhY.
(2)Ⅰ-3和Ⅰ-4再生一個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frac{1}{4}$.
(3)若Ⅱ-3已經(jīng)懷孕,則其生一個健康男孩的概率是$\frac{3}{8}$,為了避免生出患病男孩,可采取的有效手段是產前(基因)診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表示某生物細胞內發(fā)生的一系列生理變化,X表示某種酶.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Ⅰ為轉錄過程,X為RNA聚合酶(填“DNA 聚合酶”或“RNA聚合酶”).
(2)圖示過程包含的所有物質和結構中最多有8種核苷酸.
(3)b部位發(fā)生的堿基配對方式可有T-A、A-U、C-G、G-C.
(4)Ⅱ過程可以同時進行多條肽鏈的合成,其意義是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關于人體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人的正常體細胞的分裂次數(shù)是有限的
B.自由基攻擊蛋白質可以引起細胞衰老
C.細胞凋亡有利于維持內部環(huán)境的穩(wěn)定
D.癌變細胞中的遺傳物質沒有發(fā)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如圖為利用有莢膜細菌與無莢膜細菌所做的實驗,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間題.
(1)試管A中有莢膜的細菌為S型(填寫“R型”或“S”型),試管B中有莢膜的細菌煮沸后給老鼠注射,老鼠生存(填寫“存活”或“死亡”).
(2)若將試管B中煮沸的細菌和試管C中細菌混合,給老鼠注射后,老鼠是(填“是”或“否”)死亡,原因是部分R型菌轉化為S型菌.
(3)若探究試管B中煮沸的有莢膜的細菌中是哪種物質起的作用,實驗思路是把S型細菌的DNA、蛋白質、多糖類莢膜分開,單獨與R型菌混合,直接地觀察是否有S型菌產生..
(4)預測試管D和E中將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D組小鼠不能生存(死亡)、E組小鼠能生存,該實驗現(xiàn)象對比說明了轉化因子是S型菌的DNA而不是蛋白質.
(5)為增強實驗說服力,實驗中應加一組實驗與試管D對照,試管中加入S型細菌DNA、DNA水解酶、R型活細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大石橋第二高級中學高一上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學說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B.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

C.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D.細胞學說的建立者主要是列文•虎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