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8.某玉米品種2號染色體上的基因S、s和M、m各控制一對相對性狀,基因S在編碼蛋白質時,控制最前端幾個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圖所示.已知起始密碼子為AUG或GUG.
(1)基因S所在的DNA分子發(fā)生復制時隨著染色體的復制而完成,通過細胞分裂分配到子細胞中去;基因S發(fā)生轉錄時,作為模板鏈的是圖1中的b鏈.若基因S的b鏈中箭頭所指堿基對G/C缺失,則該處對應的密碼子將改變?yōu)镚UU.
(2)某基因型為SsMm的植株自花傳粉,后代出現(xiàn)了4種表現(xiàn)型,在此過程中出現(xiàn)的變異類型屬于基因重組,其原因是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發(fā)生了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交叉互換.

分析 分析題圖可知,該圖是基因的部分結構,已知起始密碼子為AUG或GUG,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轉錄起始密碼子的模板鏈是TAC或CAC,分析基因中的a鏈和b鏈,兩條鏈都不含有CAC,b鏈中含有TAC,因此轉錄的模板鏈是b鏈;如果箭頭所指堿基對G/C缺失,則模板鏈中的該堿基序列由CA TAC GTT CAG AGG變成CA TAC GTT CAA GG,因此該處對應的密碼子將由GUC改變?yōu)?GUU.

解答 解:(1)基因S所在的DNA分子發(fā)生復制時隨著染色體的復制而完成,通過細胞分裂分配到子細胞中去;起始密碼子為AUG或GUG,則轉錄起始密碼子的模板鏈是TAC或CAC,分析基因中的a鏈和b鏈,ATC位于b鏈,因此轉錄的模板鏈是b鏈;基因S的b鏈中箭頭所指堿基對G/C缺失,轉錄形成的mRNA該該處順延一個堿基,該處的密碼子變成GUU.
(2)由題意知,S、s和M、m各控制一對相對性狀,且同位于2號染色體上,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如果基因型為SsMm的植株自花傳粉,后代出現(xiàn)了4種表現(xiàn)型,最可能的原因是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fā)生了交叉互換,該變異屬于基因重組中的交叉互換型.
故答案為:
(1)染色體     細胞分裂      b     GUU
(2)基因重組   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交叉互換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了基因突變及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意在考查學生的理解和應用能力,試題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有關細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C是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在人體活細胞中含量最多
B.蛋白質和核酸共有的元素是C、H、O、N、P
C.氨基酸結合產生水,水中的氧來自氨基酸的羧基
D.煙草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其次是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表示某真核細胞中遺傳信息傳遞的部分過程,圖甲過程發(fā)生在細胞核中,圖乙過程發(fā)生在細胞質中,請據(jù)圖回答:

(1)圖中涉及的遺傳信息的傳遞方向為:(以流程圖形式表示).
(2)圖甲所示為轉錄過程,在①RNA聚合酶催化作用下完成.
(3)在化學成分上物質②與物質③的主要區(qū)別是②中的五碳糖是脫氧核糖,③中的五碳糖是核糖.
(4)圖甲中的④物質形成后,需穿過0層生物膜才能進入細胞器⑤.
(5)完成圖乙所示過程,還需搬運氨基酸的“搬運工“參與,這里的“搬運工“是指tRNA,其種類很多,每種能識別并“搬運“一種(填一種或多種)氨基酸,該物質一端的3個堿基為GUA,此轉運RNA所運載的氨基酸是反密碼子
A.GUA(纈氨酸) B.CAU(組氨酸) C.UAC(酪氨酸) D.AUG(甲硫氨酸)
(6)圖中a、b為mRNA的兩端,核糖體在mRNA上的移動方向是由右向左,圖中的不同核糖體最終形成的肽鏈相同(填“相同”或“不同”).
(7)由于化學物質甲磺酸乙酯的作用,該生物體表現(xiàn)出新的性狀,原因是:基因中一個G-C對被A-T對替換,導致由此轉錄形成的mRNA上1個密碼子發(fā)生改變,經翻譯形成的⑥中氨基酸的種類或數(shù)目發(fā)生相應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Graves病又稱病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是由患者所產生的某種Z抗體與甲狀腺細胞膜上的Y激素受體結合,致使甲狀腺細胞持續(xù)分泌,產生高濃度的X激素所致(如圖所示).回答以下問題:
(1)Graves病屬于免疫失調病中的自身免疫病.
(2)Y激素指的是促甲狀腺激素,Graves病患者體內該激素含量減少(填“增多”、“減少”或“相等”).
(3)Grave病患者體內,進行的⑥過程與④過程相比,其特點是更快、更高.圖中①~⑨過程,錯誤的一項是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圖為物質出入細胞的3種方式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圖中的①②③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分別是協(xié)助擴散、自由擴散、主動運輸.
(2)物質利用載體出入細胞的運輸方式是圖[]①協(xié)助擴散和[]③主動運輸.
(3)不需要載體又不需要消耗能量的運輸方式是圖[]②自由擴散.
(4)物質從細胞膜低濃度一側運到高濃度一側的運輸方式是圖[]③主動運輸.
(5)甲、乙兩種運輸方式合稱為被動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胃腸感冒”在醫(yī)學上又稱“嘔吐性上感”,主要是由一種叫“柯薩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時伴有細菌性混合感染.它的發(fā)病癥狀主要是:嘔吐、腹瀉、發(fā)熱等.
(1)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質進入,導致胃體肌肉刺激收縮,將胃內容物排出體外,該生理過程屬于非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或“非條件反射”);劇烈而頻繁的嘔吐引起大量消化液的喪失,造成水鹽大量流失,使機體的內環(huán)境滲透壓升高,從而使得大腦皮層產生渴覺.
(2)當體內有炎癥時會出現(xiàn)發(fā)熱現(xiàn)象,這有利于吞噬細胞和殺菌物質等轉移到炎癥區(qū),抵御病原體的攻擊,此過程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或“非特異性免疫”).當體溫過高時,新陳代謝加快,耗氧量增加,此時病人會感到肌肉酸痛,原因可能是供氧不足,肌肉細胞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如果發(fā)熱持續(xù)38.5℃以上,通常需要服用退熱藥,通過增加散熱來使體溫恢復正常.
(3)機體感染柯薩奇病毒后,通過體液免疫產生抗體與病毒發(fā)生特異性結合,抗體分泌到細胞外的運輸方式是胞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現(xiàn)有人的成熟紅細胞、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蛙的紅細胞、雞肝研磨液等生物材料及相關用具,請根據(jù)以上材料,完成下列實驗設計并分析有關問題.
(1)為獲得純凈的細胞膜,應選取上述材料中的人的成熟紅細胞做實驗.選用該材料的原因是除細胞膜外無其他膜結構(或無細胞核及各種細胞器).
(2)將選取的上述材料放入蒸餾水,由于滲透作用,一段時間后細胞將漲破.
(3)生物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請根據(jù)以下材料設計實驗,驗證膜的選擇透過性.
材料:紅玫瑰、質量分數(shù)為15%的鹽酸、蒸餾水、培養(yǎng)皿、量筒.實驗步驟:
①取適量的玫瑰花瓣,均分A、B兩組,分別加入培養(yǎng)皿中;
②A組加入適量的蒸餾水,B組加入等量的質量分數(shù)為15%的鹽酸;
③觀察A、B兩組花瓣的顏色及溶液的顏色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關于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血漿滲透壓的小主要與蛋白質的含量有關
B.正常人的血漿pH為7.35~7.45,主要與CO32-和PO43-有關
C.人劇烈運動后會產生乳酸,因而會使人體血漿pH明顯減小
D.人體內酶的最適溫度在37℃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關于實驗的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用于鑒定蛋白質的雙縮脲試劑A液與B液要混合均勻后使用
B.鑒定還原性糖時可以用蘋果、梨、草莓等作為材料
C.做核酸鑒定實驗時甲基綠和吡羅紅染液要混合均勻,現(xiàn)配現(xiàn)用
D.脂肪的檢測和觀察只能用顯微鏡進行觀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