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5N、32P和35S分別標記噬菌體,再讓其侵染細菌,則可以在子代噬菌體的


  1. A.
    外殼中找到15N和35S
  2. B.
    DNA中找到15N和32P
  3. C.
    外殼中找到35S
  4. D.
    DNA中找到15N、32P、35S
B
試題分析:子代噬菌體除了少量的DNA來自于親代噬菌體外都來自于細菌,故AC錯誤,DNA中沒有S,D錯誤,本題選B。
考點:噬菌體侵染細菌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解題的關鍵是要明確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屆福建省廈門外國語學校高三11月月考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I.上面是用35S標記的噬菌體進行實驗的過程,回答問題。
(1)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采用的實驗技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簡要說明如何實現用35S對噬菌體進行標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實驗結果______(能/不能)說明遺傳物質不是蛋白質,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進行實驗,理論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層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但實際的結果顯示,在離心上層液中也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層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強度比理論值略低。
(4)請對實驗過程進行誤差分析:噬菌體和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時,如果時間過長會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上清液帶有放射性;如果時間過短,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會使上清液帶有放射性。
(5)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證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述實驗中_____________(能/不能)用15N來標記噬菌體的DNA,理由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屆江蘇南京師大附中江寧分校高一下學期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5分)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標記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下面是實驗的部分步驟,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圖中C有大量的放射性,則進入大腸桿菌體內的是用__________(填“32P”或“35S”)標記的__________。

(2)在理論上,上層液放射性應該為0,其原因是__________沒有進入到大腸桿菌內部。

(3)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證明了__________。

(4)在氮源為14N和15N的培養(yǎng)基上生長的大腸桿菌,其DNA分子分別為14N—DNA(相對分子質量為a)和15N—DNA(相對分子質量為b)。將只含15N—DNA的親代大腸桿菌轉移到含14N的培養(yǎng)基上,連續(xù)繁殖兩代(I和II),用某種離心方法分離得到的結果如下圖所示。

預計第III代細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屆海南省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計算中,錯誤的是( �。�

A.用32P標記的噬菌體在大腸桿菌內增殖3代,具有放射性的噬菌體占總數為1/4

B.某DNA片段有300個堿基對,其中一條鏈上A+T比例為35%,則第三次復制該DNA片段時,需要780個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C.若某蛋白質分子中含有120個氨基酸,則控制合成該蛋白質的基因中至少有720個堿基

D.用15N標記的細胞(含8條染色體)在含14N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含15N的染色體數分別是8和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Ⅰ (1)如果用15N、32P、35S標記噬菌體后,讓其侵染細菌,在產生的子代噬菌體的組成結構成分中,能夠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有(    )

A.可在外殼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

C.可在外殼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2)對基因研究最新發(fā)現表明,人與小鼠的基因約80%相同。則人與小鼠DNA堿基序列相同的比例是             。

(3)大熊貓身體的不同組織細胞中所含的DNA和RNA情況是                  。

(4)假設一個具有120個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形成的蛋白質分子含有三條肽鏈,且肽鏈間含有六個二硫鍵(―S―S―)〔由兩個疏基(―SH)脫H結合形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110,則該蛋白質的分子量為          ,合成該蛋白質時需要轉運RNA      個,最多需要轉運RNA      種。

Ⅱ. 果蠅繁殖力強、易飼養(yǎng),是一種良好的遺傳學研究材料。實驗室一個小組發(fā)現了1只灰體殘翅(未交配過的雌果蠅),另一小組發(fā)現了1只黑體長翅雄果蠅。兩個小組將這2只果蠅進行下述實驗來解決有關問題。

實驗步驟:

①把灰體殘翅雌果蠅和黑體長翅雄果蠅放入同一容器中培養(yǎng),使其交配并產生足夠的后代Fl。

②F1成熟后觀察雌雄果蠅的性狀,發(fā)現全是灰體長翅。

③F1雌雄果蠅相互交配產生F2,觀察其性狀并記錄結果。   

④統(tǒng)計分析F2的各種表現型及其比例。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1)能否從F1所表現出的性狀推斷出長翅與殘翅的遺傳方式是細胞質遺傳還是細胞核遺傳?請簡要說明理由。

                                                              

(2)若已知控制黑體、灰體性狀的基因位于細胞核中,能否通過預測F2黑體、灰體的性狀表現來推斷控制黑體、灰體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X染色體上?請簡要說明理由。(4分)

                                                            

(3)若F2中有黑體、殘翅出現,且控制這兩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如何確定控制這兩對性狀的基因是否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要求:通過預測F2的表現型及其比例并作出相應分析和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如果用15N、32P、35S標記噬菌體后,讓其侵染細菌,在產生的子代噬菌體的組成結構成分中,能夠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有(    )

A.可在外殼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

C.可在外殼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2)對基因研究最新發(fā)現表明,人與小鼠的基因約80%相同。則人與小鼠DNA堿基序列相同的比例是             。

(3)大熊貓身體的不同組織細胞中所含的DNA和RNA情況是                  。

(4)假設一個具有120個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形成的蛋白質分子含有三條肽鏈,且肽鏈間含有六個二硫鍵(—S—S—)〔由兩個疏基(—SH)脫H結合形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110,則該蛋白質的分子量為          ,合成該蛋白質時需要轉運RNA      個,最多需要轉運RNA      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