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年 | 第二年 | 第三年 | 第四年 | 第五年 | |
甲種群 | 4900 | 4120 | 3176 | 1218 | 110 |
乙種群 | 0 | 12 | 72 | 432 | 2592 |
分析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其中生產者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基石,是生態(tài)系統(tǒng)最主要的成分.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有:能量流動、物質循環(huán)、信息傳遞.
“J”型曲線:指數增長函數,描述在食物充足,無限空間,無天敵的理想條件下生物無限增長的情況.
自然界的資源和空間總是有限的,當種群密度增大時,種內競爭就會加劇,以該種群為食的動物的數量也會增加,這就使種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時會穩(wěn)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長曲線.在環(huán)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稱為環(huán)境容納量,又稱為K值.
解答 解:(1)分析題意可知,甲、乙種群都是該濕地呂兩種小型野生草本植物,它們都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產者,對生態(tài)系統(tǒng)完成能量流動、物質循環(huán) 和信息傳遞功能有重要作用.
(2)乙種群從無到有,在這五年之內種群數量接近“J”型增長的原因是食物充足、空間充裕、沒有天敵等,按照該數學模型,預計第六年種群數量將達到2592×6=15552株.
(3)從上表調查數據可以看出,五年間甲、乙兩種群之間存在著競爭關系,可以看出,乙種群在競爭中獲勝,甲種群逐漸被淘汰,即該群落發(fā)生了次生演替.
故答案為:
(1)生產者 能量流動 物質循環(huán)
(2)空間充裕、沒有天敵等 15552
(3)競爭 次生
點評 本題結合圖表考查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種群的數量變化的有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區(qū)分識記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各種成分,識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三個功能,能夠利用題干表格中的數據進行種群數量的計算,難度適中.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時間(天) | 起始 | 1 | 2 | 3 | 4 | 5 | 6 | 7 |
培養(yǎng)液中小球藻數量 (106個/mL) | 0.90 | 1.00 | 3.21 | 3.92 | 5.40 | 3.78 | 4.31 | 5.26 |
實驗期間室溫(℃) | -- | 9-13 | 8-18 | 8-18 | 9-17 | 1-11 | 2-12 | 10-1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VLDL的合成與核糖體無關 | |
B. | VLDL以自由擴散方式分泌出細胞外 | |
C. | 肝細胞內糖原的合成與分解可影響血糖含量 | |
D. | VLDL分泌出細胞外依賴于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0項 | B. | 一項 | C. | 兩項 | D. | 三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線粒體中蛋白質合成的直接模板是mRNA | |
B. | 線粒體中蛋白質的合成需要核糖體參與 | |
C. | 線粒體中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 | |
D. | 線粒體中的蛋白質都催化[H]和氧的結合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F1中短果枝抗蟲:長果枝不抗蟲=3:1,則B、D基因與A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 | |
B. | 若F1中長果枝不抗蟲植株比例為$\frac{1}{16}$,則F1產生配子的基因型為AB、AD、aB、aD | |
C. | 若F1表現型比例為9:3:3:1,則果枝基因和抗蟲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 | |
D. | 若F1中短果枝抗蟲:短果枝不抗蟲:長果枝抗蟲=2:1:1,則F1配子的基因型為A和aB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不一定是基因突變 | |
B. | 發(fā)生了基因突變,生物的性狀不一定改變 | |
C. | 基因突變可以發(fā)生在生物體個體發(fā)育的任何時期,體現了基因突變的普遍性 | |
D. | 基因突變是新基因產生的主要途徑,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