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某植物測得如下表數(shù)據(jù),若該植物處于白天均溫30攝氏度,晚上均溫15攝氏度,有效日照15小時的環(huán)境下,那么該植物1天中積累的葡萄糖為(提示:光合作用的反應式可表示為6CO2+12H2O→C6H12O6+6O2+6H2O)( )
30℃ | 15℃ | |
一定光照10小時 | 黑暗下5小時 | 黑暗5小時 |
釋放O2640mg | 釋放CO2220mg | 釋放CO2110mg |
A.765mg B.1485mg
C.315mg D.540mg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屆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高三第三次模擬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12分)回答下列生命科學實驗的問題。
洋蔥(2n=16)為二倍體植物。為比較不同處理方法對洋蔥根尖細胞分裂指數(shù)(即視野內分裂期細胞數(shù)占細胞總數(shù)的百分比)的影響,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了相關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洋蔥的老根去除,經水培生根后取出。
②將洋蔥分組同時轉入濃度為0.01%、0.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別培養(yǎng)24h、36h、48h;秋水仙素處理停止后再轉入清水中分別培養(yǎng)0h、12h、24h、36h。
③剪取根尖,用卡諾固定液(用3份無水乙醇、1份冰乙酸混勻)固定8h,然后將根尖浸泡在1mol/L鹽酸溶液中5~8min。
④將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培養(yǎng)皿中漂洗。
⑤用石碳酸-品紅試劑染色。
⑥制片、鏡檢;計數(shù)、拍照。
不同方法處理后的細胞分裂指數(shù)(%)如下表,分析回答問題。
秋水仙素溶液濃度(%) | 分裂指數(shù) (%) 時間(h) | 清水培養(yǎng)時間(h) | |||
0 | 12 | 24 | 36 | ||
0.01 | 24 | 10.71 | 13.68 | 14.19 | 14.46 |
36 | 9.94 | 11.99 | 13.59 | 13.62 | |
48 | 7.98 | 10.06 | 12.22 | 11.97 | |
0.1 | 24 | 7.74 | 9.09 | 11.07 | 10.86 |
36 | 6.12 | 7.87 | 9.98 | 9.81 | |
48 | 5.97 | 6.68 | 7.98 | 8.5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屆江西省高三五校聯(lián)考理綜生物卷 題型:綜合題
某雌雄異株的植物(2N=16),紅花與白花這對相對性狀由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相關基因用A與a表示),寬葉與窄葉這對相對性狀由X染色體上基因控制(相關基因用B與b表示)。研究表明:含XB或Xb的雌雄配子中有一種配子無受精能力,F(xiàn)將表現(xiàn)型相同的一對親本雜交得F1(親本是通過人工誘變得到的寬葉植株),F(xiàn)1表現(xiàn)型及比例如下表:
| 紅花寬葉 | 白花寬葉 | 紅花窄葉 | 白花窄葉 |
雌株 | 3/4 | 1/4 | 0 | 0 |
雄株 | 0 | 0 | 3/4 | 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高三第三次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2分)回答下列生命科學實驗的問題。
洋蔥(2n=16)為二倍體植物。為比較不同處理方法對洋蔥根尖細胞分裂指數(shù)(即視野內分裂期細胞數(shù)占細胞總數(shù)的百分比)的影響,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了相關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洋蔥的老根去除,經水培生根后取出。
②將洋蔥分組同時轉入濃度為0.01%、0.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別培養(yǎng)24h、36h、48h;秋水仙素處理停止后再轉入清水中分別培養(yǎng)0h、12h、24h、36h。
③剪取根尖,用卡諾固定液(用3份無水乙醇、1份冰乙酸混勻)固定8h,然后將根尖浸泡在1mol/L鹽酸溶液中5~8min。
④將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培養(yǎng)皿中漂洗。
⑤用石碳酸-品紅試劑染色。
⑥制片、鏡檢;計數(shù)、拍照。
不同方法處理后的細胞分裂指數(shù)(%)如下表,分析回答問題。
秋水仙素溶液濃度(%) |
分裂指數(shù) (%) 時間(h) |
清水培養(yǎng)時間(h) |
|||
0 |
12 |
24 |
36 |
||
0.01 |
24 |
10.71 |
13.68 |
14.19 |
14.46 |
36 |
9.94 |
11.99 |
13.59 |
13.62 |
|
48 |
7.98 |
10.06 |
12.22 |
11.97 |
|
0.1 |
24 |
7.74 |
9.09 |
11.07 |
10.86 |
36 |
6.12 |
7.87 |
9.98 |
9.81 |
|
48 |
5.97 |
6.68 |
7.98 |
8.56 |
1.步驟③中“將根尖浸泡在1mol/L鹽酸溶液中”的作用是 。
2.步驟⑥為了獲得相應的觀察視野,鏡檢時正確的操作方法是 。
3.根據(jù)所學的知識推測,石碳酸-品紅試劑是1種 性染料。
4.為了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更加科學,計數(shù)時應采取的方法是 。
5.根據(jù)上表結果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結論:
①濃度為 秋水仙素溶液誘導后的細胞分裂指數(shù)較高。
②本實驗的各種處理中,提高細胞分裂指數(shù)的最佳方法是
③若只考慮處理過程中的1個變量,如設 為自變量,在
條件下,測得細胞分裂指數(shù)(%)用柱形圖表示。(2分)
6.右上方是學生在步驟⑥所拍攝的顯微照片,部分細胞染色體加倍最可能的原因是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6分)農作物的產量受多種內、外因素的影響,研究這些因素的作用規(guī)律,有利于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請據(jù)以下I、II兩個方面的研究,回答相關問題:
I.在相同條件下,不同農作物光合速率不同,而同一品種農作物的光合速率受多種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請依圖回答下列問題:
甲圖:陽光植物與陰生物的光合速率 乙圖:不同濃度下溫度對
于光照強度的關系曲線比較 光合速率的影響
(1)由圖可知,同一品種農作物的光合速率主要受_______等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
(2)甲圖兩曲線的差異是由植物本身的_______因素決定的。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變這種因素_______ (請例舉二種)。
(3)若甲圖是在乙圖的m點條件下測得的曲線,則限制甲圖b點光合速率的環(huán)境因素是_______,限制C點后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_______。
(4)在溫室栽培某陽生植物時,某時刻測得的有關情況與c、n點相同,此時采取_______措施,可以提高產量。采取該措施后甲圖曲線的a點將發(fā)生的移動情況是_______。
Ⅱ.合理密植也是提高作物產量的有效措施。為確定出最合理的種植密度,某生物研究學習小組在實驗田中劃出了5塊面積和土壤肥力都相同的區(qū)域,分別種植了數(shù)量不等的大豆作物。每一區(qū)域內的植株分布是均勻的,待果實成熟后,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如下表,請分析回答:
(1)請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在以下坐標系中用曲線表示出“區(qū)域植株數(shù)”與“每植株所結莢果數(shù)”、“每莢果所含種子數(shù)”的關系:
區(qū)域號 | 區(qū)域植株數(shù) | 每植株上的莢果數(shù) | 每莢果中的種子數(shù) |
1 2 3 4 5 | 20 40 60 80 100 | 8.3 6.8 3.9 2.7 2.1 | 6.0 5.9 6.2 5.9 6.0 |
(2)簡要描述曲線所反映的結果_______。
(3)用生態(tài)學原理,簡要解釋隨植株數(shù)增多而莢果數(shù)減少的原因。
(4)根據(jù)實驗結果,他們可以確定出最合理的種植密度嗎?為什么?
(5)植物開花時產生的顏色或芳香會吸引昆蟲前來傳粉,但也會招引害蟲取食,這反映了信息傳遞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具有_______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I.為了探究光照強度和CO2濃度對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某校同學們進行了下列有關實驗探究。
作出假設:光照強度和CO2濃度對植物光合作用強度有影響。
以下是兩組同學用相同方法、相同裝置對A、B兩種植物進行探究得到的實驗結果:
分析上述實驗結果,并回答下列問題:
(1) 甲組同學的實驗方案中確定的自變量是 ,實驗中他們必須控制的主要無關變量是 。
(2)對比分析甲、乙兩組同學獲得的實驗結果,你認為 植物最可能是C3植物,其理由是 。
(3)分析上表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當A植物在燈泡功率為100W、CO2濃度為0.03%時,采取__________ 措施更有利于顯著提高光合作用強度。
(4)B植物在CO2濃度為0.1%時,若將燈泡功率逐漸增大至400W,請預測O2釋放量的變化 趨勢并說明原因 。
(5)上表中測得的O2 釋放量并非光合作用實際產生的氧氣量,這是因為:
。
Ⅱ.(10分)用下列實驗裝置研究甲狀腺激素對小鼠的新陳代謝的促進作用。實驗裝置足以維持實驗過程中小鼠的生命,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氣變化對實驗結果的影響,裝置放在適宜恒溫的環(huán)境中。
現(xiàn)有性別、日齡、大小相同的健康小鼠數(shù)只及有關的實驗材料,提供良好的飼養(yǎng)條件等。同學們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
步驟1:將小鼠隨機均分為兩組,分別編號為A組、B組;
步驟2:A組切除甲狀腺,B組做假性切除處理,每天飼喂等量且適量的飼料,連續(xù)飼養(yǎng)一段時間,使其生理狀態(tài)穩(wěn)定;
步驟3:將A、B兩組小鼠分別放入A、B兩瓶中,待小鼠安靜后塞緊膠塞,一段時間后記錄兩裝置中液滴的移動情況。
(1)該實驗設計的裝置有不當之處,請在不增加實驗裝置的情況下加以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預期修正后的實驗的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紅色液滴移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為該實驗利用了甲狀腺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4)有同學提出該實驗設計還不夠嚴謹,不能充分說明是甲狀腺激素的作用,需加以補充,請在不增加實驗裝置的基礎上提出合理的補充方案(注:試劑不受限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