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哪一事實能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統(tǒng)一性( )
A.生物與非生物都具有化學變化
B.生物與非生物都由元素構成
C.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
D.生物與非生物都含有碳元素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細胞的生命歷程圖,a~e為過程,①~⑥為細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過程使細胞長大,b過程使細胞數目增多
B.⑤⑥細胞中基因、mRNA和蛋白質種類不同
C.d、e過程是由基因決定的非正,F象,不利于細胞新舊更替
D.細胞①的全能性和分化程度均高于細胞⑤和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草莓是人們經常食用的一種水果,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草莓是無性繁殖的作物,長期種植會使病毒積累在體內,產量降低,品質下降。下圖是利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培育草莓脫毒苗的過程,請據圖回答:
(1)外植體能夠形成幼苗所依據的原理是____________。培育脫毒苗時,一般選取_________作為外植體,其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
(2)①是脫分化過程,細胞脫分化是指已經分化的細胞,經過誘導后,失去其__________而轉變?yōu)槲捶只毎倪^程。②是_______________過程。
(3)研究表明,多倍體草莓產量高于二倍體,利用組織培養(yǎng)技術獲得多倍體草莓的方法有兩種:一是使用__________〔藥劑)處理草莓的愈傷組織,再經培養(yǎng)獲得多倍體植株;二是利用_________(藥劑)誘導草莓體細胞融合形成雜種細胞后,再經組織培養(yǎng)獲得多倍體植株,這種育種技術被稱為___________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調查小組對我國東部某地群落進行深入調查,獲得有關信息資料,請分析回答:
(1)調查小組對某塊荒地的幾種常見植物的種群密度進行了連續(xù)五年的調查,一般采用的調查方法是樣方法,結果如下表所示(單位:株/m2),取樣時關鍵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如果4種植物中有一種屬于入侵物種,則該入侵物種是__________,該入侵物種在入侵初期類似于_______型增長。
年份 植物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甲 | 10.0 | 9.2 | 8.0 | 6.8 | 5.5 |
乙 | 3.0 | 2.1 | 1.1 | 0.3 | 0.1 |
丙 | 0.3 | 0.6 | 1.1 | 1.5 | 2.3 |
丁 | 3.0 | 2.0 | 0.4 | 0 | 0 |
(2)下面為調查小組從當地主管部門獲得的某物種種群數量的變化圖,據此分析該種群在30年中種群數量最少的是第________年,第20~30年間種群的出生率_______(填“<”“=”或“>”)死亡率。15年時種群的年齡組成是____________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孟德爾雜交實驗過程操作及理論解釋,下列選項描述錯誤的是
A. 圖1①和②的操作不能同時進行,②操作后要對雌蕊套袋處理
B. 圖2揭示了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孟德爾假說—演繹的核心內容
C. 圖3為測交實驗遺傳圖譜
D. 圖2揭示了減數分裂過程中,伴隨同源染色體1、2的分離,等位基因D、d也隨之分離,進入不同的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一年中CO2的釋放和消耗狀況,其中①是生產者呼吸釋放量,②是分解者呼吸釋放量,③是消費者呼吸釋放量,④是生產者光合作用消耗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②的量越小,說明該生態(tài)系統(tǒng)施用的有機肥料越多
B. ③的數值可間接表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消費者同化量的多少
C. ④的數值可間接表示流經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總能量的多少
D. 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一年中CO2的釋放量與消耗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反射弧結構示意圖,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b神經元的活動不受大腦皮層控制
B. 伸肌肌群內既有感受器也有效應器
C. 若在Ⅰ處加一個有效刺激,a處膜電位的變化為:內正外負→內負外正→內正外負D 在Ⅱ處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縮屬于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體內的細胞外液構成了細胞生活的液體環(huán)境。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外液的溫度一般為37℃
B.細胞外液的成分中含有葡萄糖
C.血漿pH穩(wěn)定在7.35-7.45之間
D.細胞外液和細胞內液構成內環(huán)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生物實驗小組將某種綠色植物放在特定實驗裝置內,研究溫度對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影響(其余的實驗條件都是理想的),實驗以CO2的吸收量與釋放量為指標。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請分析回答。
(1)該綠色植物呼吸速率隨溫度升高而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晝夜不停進行光照,則該植物生長的最適宜溫度是________。若每天交替進行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溫度均保持在35℃的條件下,該植物不能正常生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實驗小組在提取與分離該植物的色素過程中,偶然發(fā)現其缺失葉黃素色素帶。
①缺失該條色素帶的植株主要對____________光的吸收能力減弱。
②為了研究缺失該色素帶的植株(甲)和正常的植株(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差異,在不同的光照強度下測定了兩植株的CO2吸收速率,結果如下表。
根據表格中信息可知,更加適合在強光下生活的是_____(填“甲”或“乙”)植株。當光照強度為10klx時,植株甲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植株乙;當光照強度為25klx時,植株甲積累的葡萄糖的量約為____mg.m-2.H-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