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氏菌的致死食源性細菌會在人類的細胞之間快速傳遞,使人患腦膜炎。其原因是該菌的一種InIC的蛋白可通過阻礙人類細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細胞膜更易變形而有利于細菌的轉移。下列敘述不正確的( )
A.李斯特氏菌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其主要載體是染色體
B.該菌使人類細胞發(fā)生變形,說明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C.該菌進入人體細胞的方式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胞吞作用
D.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在核糖體上進行,且消耗ATP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省株洲市高二上第三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甘薯種植多年后易積累病毒而導致品種退化。目前生產(chǎn)上采用莖尖分生組織離體培養(yǎng)的方法快速繁殖脫毒的種苗,以保證該品種的品質(zhì)和產(chǎn)量水平。這種通過分生組織離體培養(yǎng)獲得種苗的過程不涉及細胞的( )
A.有絲分裂 B.分化 C.減數(shù)分裂 D.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省分校高二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孟德爾對分離現(xiàn)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說,下列不屬于該假說內(nèi)容的是( )
A.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
B.基因在體細胞染色體上成對存在
C.配子只含有每對遺傳因子中的一個
D.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四川省高三上學期一診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光合細菌是在無氧條件下進行不產(chǎn)生氧氣光合作用的細菌的總稱。下列有關光合細菌的比較中,正確的是
A.與藍藻、硝化細菌相比:都是自養(yǎng)型生物
B.與豌豆相比:都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
C.與酵母菌相比:產(chǎn)生的mRNA都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zhì)
D.與黑藻相比:光合作用的場所相同,呼吸作用的方式也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南豫西名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的下列各組細胞中,肯定都有Y染色體的是( )
A.受精卵和次級精母細胞
B.受精卵和初級精母細胞
C.初級精母細胞和男性的神經(jīng)細胞
D.精子和人的腸上皮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南豫西名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種植物的落葉進入潮濕的土壤后,可發(fā)育成一株完整的幼苗,這一過程不涉及( )
A.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激素調(diào)控
B.等位基因分離、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
C.DNA的復制、轉錄、蛋白質(zhì)的合成
D.有絲分裂、細胞分化、組織器官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南豫西名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生活在一自然區(qū)域內(nèi)的部分生物,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該食物網(wǎng)不能構成一個生物群落
B.蟲獲得的能量約占草能量的10~20%
C.鷹獲取能量較少的食物鏈是草→蟲→蛙→蛇→鷹
D.若蛇種群的年齡組成為增長型,則鷹種群密度可能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青海省西寧市高三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XY型性別決定的雌雄異株植物,其葉片有闊葉和窄葉兩種,且該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現(xiàn)有三組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
雜交組合 | 親代表現(xiàn)型 | 子代表現(xiàn)型及株數(shù) | ||
父本 | 母本 | 雌株 | 雄株 | |
1 | 闊葉 | 闊葉 | 闊葉234 | 闊葉119 、窄葉122 |
2 | 窄葉 | 闊葉 | 闊葉83、窄葉78 | 闊葉79 、窄葉80 |
3 | 闊葉 | 窄葉 | 闊葉131 | 窄葉127 |
對上表有關表格數(shù)據(jù)的分析,錯誤的是( )
A、根據(jù)第l組實驗可以確定闊葉為顯性
B、僅根據(jù)第②組不能確定葉形的遺傳方式為伴性遺傳
C、第2組母本為雜合子
D、第l組子代的闊葉雌株全為純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高三12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赤霉素和生長素的部分作用機理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圖可知赤霉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
B.生長素是一種具有調(diào)節(jié)作用的蛋白質(zhì)
C.從根本上講,生長素的合成與分解由基因決定
D.色氨酸一般由植物的根從土壤中通過主動運輸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