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學元素種類最少的一組是

A.抗體和磷脂 B.纖維素和脂肪

C.性激素和核苷酸 D.ATP或酶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圖所示細胞均來自同一生物體,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屬于有絲分裂過程的圖是③④⑤

B.細胞①的形成過程:④→③→⑤→②→⑥→①

C.圖①和圖②可能來自同一個初級精母細胞

D.圖③④⑤⑥中都具有同源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某蛋白質(zhì)分子由四條肽鏈組成,共654個氨基酸,請回答:

(1)該蛋白質(zhì)分子形成的場所是 ,相對分子質(zhì)量減少了 。

(2)假設該蛋白質(zhì)分子其中的一條肽鏈由4種氨基酸(結(jié)構(gòu)式如下圖)經(jīng)脫水縮合形成,分子式為C x H y O m N n S,則該條肽鏈是由 個氨基酸形成的,連接氨基酸的化學鍵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

(3)蛋白質(zhì)分子的多樣性除了與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量和排列順序有關外,還與 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細胞間信息交流的一種方式,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圖中反映了細胞膜具有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功能

B.圖中乙細胞表示靶細胞

C.圖中a表示信號分子(如激素)

D.圖中b表示細胞膜上的磷脂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原核生物細胞不含葉綠體,都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B.真核生物細胞都有細胞核,原核生物細胞無核物質(zhì)

C.真核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zhì),部分原核生物以RNA為遺傳物質(zhì)

D.真核生物細胞具有生物物膜系統(tǒng),有利于細胞代謝有序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zhì)中都含有氮元素的是

①核糖核酸 ②糖原 ③胰島素 ④淀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汕頭金山中學高二上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人體血液中的O2與血紅蛋白(Hb)結(jié)合,以氧合血紅蛋白形式在血液中運輸;大部分CO2在血漿中以HCO3-的方式運輸,如圖所示。據(jù)圖回答問題

(1)血漿中的CO2主要來自_______________(生理過程)。

(2)CO2進入紅細胞后,HCO3-數(shù)量________。根據(jù)細胞特點和HCO3-的含量,可推測HCO3-進入血漿的方式為___________,這表明細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性。

(3)生成的H+與血紅蛋白結(jié)合,引起血紅蛋白的________發(fā)生改變,促進O2釋放并擴散到__________中,供組織細胞吸收和利用。

(4)由于紅細胞內(nèi)__________被消耗和__________的進入,使細胞內(nèi)滲透壓升高,導致血漿中的水分子進入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某生物興趣小組利用酵母菌探究細胞呼吸類型,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請據(jù)圖回答:

(1)該實驗選用酵母菌作為實驗材料的原因是酵母菌屬于兼性厭氧菌.
(2)A瓶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CO2,使進入B瓶的空氣先經(jīng)過NaOH處理,排除對實驗結(jié)果的干擾.
(3)D瓶應封口放置一段時間后,再連通E瓶,其原因是:使酵母菌將瓶中的氧氣消耗完,以確保通入澄清石灰水的CO2是酵母菌的無氧呼吸所產(chǎn)生的
(4)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氧氣的有無,而溫度、pH、培養(yǎng)液濃度等條件均是無關變量.
(5)D瓶中的溶液加入橙色的重鉻酸鉀溶液,在酸性條件下發(fā)生反應,變成灰綠色,可檢測酒精的產(chǎn)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是突觸結(jié)構(gòu)示意圖,下列有關突觸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突觸是由④⑤⑥構(gòu)成B.興奮在突觸上的傳遞是雙向的
C.②為神經(jīng)遞質(zhì)的釋放提供能量D.③為突觸小泡,內(nèi)含神經(jīng)遞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