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在阿拉斯加地區(qū),棕熊生活在樹林里,北極熊生活在雪原和浮冰上,它們適于生活的環(huán)境不同自然狀態(tài)下不能相互交配,但在動物園兩者可交配并產生可育后代。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棕熊和北極熊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B.北極熊白色皮毛是雪原和浮冰環(huán)境誘導發(fā)生突變的結果

C.棕熊與北極熊在自然環(huán)境中基因無法交流

D.北極熊和棕熊都是長期定向自然選擇的結果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關于有絲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所有的細胞都有細胞周期B.著絲點分離發(fā)生在分裂中期
C.DNA分子的復制是在間期進行的D.染色體加倍發(fā)生在分裂末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與生物技術實踐相關的問題.
(1)提取和鑒定胡蘿卜素常用的方法分別是萃取法和紙層析法.如圖所示為胡蘿卜素提取粗品鑒定的結果,其中點加提取樣品的是B、C點.
(2)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yǎng)基時,應待培養(yǎng)基冷卻至50℃左右時,在酒精燈火焰附近倒平板.等待平板冷卻凝固后,將平板倒過來放置.
((3)鑒定分解尿素的細菌時,需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酚紅指示劑,若指示劑變紅色,說明有目的菌株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有關細胞代謝中能量來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藍藻無葉綠體,其光合作用暗反應需要的ATP主要來自于呼吸作用
B.酵母菌有氧呼吸產生的ATP可用于主動運輸將呼吸作用最終產物運出線粒體
C.植物葉肉細胞呼吸作用產生的ATP,可用來供給根部吸收礦質元素
D.動物細胞從內環(huán)境中吸收無機鹽所需的能量來源于細胞質中的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蘇蘇中三市(南通、揚州、泰州)高三第二次調研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隨時間變化”的實驗中,相關操作不恰當?shù)氖牵?)

A.培養(yǎng)時,要定期向試管中添加培養(yǎng)液

B.取樣時,需將盛有培養(yǎng)液的試管輕輕震蕩

C.制片時,讓培養(yǎng)液沿著蓋玻片邊緣自行滲入計數(shù)室

D.計數(shù)時,需統(tǒng)計多個中方格中酵母菌數(shù),并求平均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蘇蘇中三市(南通、揚州、泰州)高三第二次調研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研磨時加入CaCO3可防止葉綠素在酸性條件下分解

B.濾紙條的一段剪去兩角的目的是使色素帶比較直

C.畫濾液細線時需迅速重復多畫幾次以增加色素的含量

D.濾紙條上相鄰且距離最遠的兩條色素帶呈橙黃色和黃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商丘八校高一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請利用所給的含有大腸桿菌生長所需各種營養(yǎng)成分的培養(yǎng)基(分別含32P標記的

核苷酸和35S標記的氨基酸)、大腸桿菌菌液、T2噬菌體進行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1)實驗過程:

步驟一:分別取等量含32P標記核苷酸和含35S標記氨

基酸的培養(yǎng)基裝入兩個相同培養(yǎng)皿中,并編號

為甲、乙。

步驟二:在兩個培養(yǎng)皿中接入 ,在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

步驟三:放入 ,培養(yǎng)一段時間,甲、乙可分別獲得 的噬菌體;

步驟四:用上述噬菌體分別侵染 大腸桿菌,經短時間保溫后,用攪拌器攪拌、

放入離心管內離心。

步驟五:檢測放射性同位素存在的主要位置

預測實驗結果:

①在甲培養(yǎng)皿中獲得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攪拌、離心后結果如 圖。

②在乙培養(yǎng)皿中獲得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攪拌、離心后結果如 圖。

(2)理論上A、B兩個試管中,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只有其中之一有放射性,請分析試管B中上清液具有較低放射性的原因是 。(答出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商丘八校高一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結構或物質的層次關系正確的是( )

A.染色體→DNA→基因→脫氧核苷酸

B.染色體→DNA→脫氧核苷酸→基因

C.染色體→脫氧核苷酸→DNA→基因

D.基因→染色體→脫氧核苷酸→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莆田二十四中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紅色的胡蘿卜的塊根切成小塊放人清水中,水的顏色無明顯變化。若進行加溫,隨著水溫的增高,水的顏色逐漸變紅。其原因是( )

A.細胞壁在加溫中受到破壞 B.水溫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溫使生物膜失去了選擇透過性 D.加溫使水中的化學物質發(fā)生了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