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與純種抗銹病的小麥雜交 | B. | 與易染銹病小麥進行測交 | ||
C. | 與雜種抗銹病小麥進行雜交 | D. | 自交 |
分析 鑒別方法:
(1)鑒別一只動物是否為純合子,可用測交法;
(2)鑒別一棵植物是否為純合子,可用測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簡便;
(3)鑒別一對相對性狀的顯性和隱性,可用雜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
(4)提高優(yōu)良品種的純度,常用自交法;
(5)檢驗雜種F1的基因型采用測交法.
解答 解:A、抗銹病(顯性性狀)的小麥與純種抗銹病的小麥雜交,后代全是抗銹病的小麥,操作復雜,并且無法判斷是否是純種,A錯誤;
B、抗銹。@性性狀)的小麥與易染銹病小麥進行測交,即使判斷出被測的個體是純合子,但是后代全是雜合子,操作復雜,且沒有實際價值,B錯誤;
C、抗銹。@性性狀)的小麥與雜種抗銹病小麥進行雜交,可以判斷被測個體,但是后代抗銹病的小麥既有雜合子也有純合子,操作復雜,且實際應用價值不如自交的方法,C錯誤;
D、小麥是自花傳粉植物,如果是純合子,自交后代不發(fā)生性狀分離;如果是雜合體,自交后代會發(fā)生性狀分離,操作方便,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應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離定律,會運用雜交法、自交法和測交法去鑒別顯性動植物體是否為純種、鑒別一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檢驗雜種F1的基因型等,學會在不同情況下,使用不同的方法.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T細胞受抗原刺激后有特定mRNA的合成 | |
B. | 基因表達中所需要的某些RNA分子中含有氫鍵 | |
C. | 同一DNA上的不同基因轉錄時的模板鏈可能不同 | |
D. | 線粒體、葉綠體和核糖體中均存在A-T和U-A的配對方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②③ | B. | ①② | C. | ①③ | D. | 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植株甲測交產生乙的過程中發(fā)生了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 |
B. | 乙產生的原因是父本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體未分離 | |
C. | 乙植株通過減數分裂可以產生8種類型的配子 | |
D. | 乙植株自交后代矮桿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為$\frac{1}{4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x表示CO2濃度,則y可以表示凈光合速率 | |
B. | 若x表示底物濃度,y表示酶促反應速率,則限制A點繼續(xù)升高的原因可能是酶濃度 | |
C. | 若x表示O2濃度,則y可以表示根毛細胞從土壤中吸收K+的速率 | |
D. | 若x表示O2濃度,則y可以表示酵母菌細胞呼吸釋放的CO2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這兩個物種的形成是定向變異的結果 | |
B. | 最初遷移到該島時,兩個種群的基因庫差別較大 | |
C. | 花期不同阻礙了基因交流,最終形成了生殖隔離 | |
D. | 若環(huán)境條件保持穩(wěn)定,種群的基因頻率不會發(fā)生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觀察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實驗材料為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 | |
B. | 在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實驗結果中,濾紙條上藍綠色的色素帶最寬,原因是葉綠素a在層析液中溶解度最高 | |
C. | 觀察植物細胞的減數分裂,不可選用開放的豌豆花的花藥作為實驗材料 | |
D. | 探究促進生根的最適NAA濃度需要做預實驗,其目的是減小實驗誤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