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理想狀態(tài)下,用圖一的裝置來研究光照強度和溫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得到如圖二兩條曲線。請據圖分析回答:
(1)圖一中燒杯中的液體為 。圖二中反映光合速率的指標為 。
(2)曲線A、B相比較, 的光照強度較高,判斷依據是 。
(3)圖二中X段的光合速率主要受 的影響;Y段的光合速率主要受
的影響。
(4)實際實驗中,陽光照射下,開始時產生O2較快,但兩三天后逐漸減慢,主要原因是 。
(5)如果玻璃瓶中缺乏M2+,葉綠素合成受阻,長時間后水草將呈現 (色素)的顏色。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六中學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回答下列有關育種的問題
I.(11分)小麥品種是純合子,控制小麥高桿的基因A和控制小麥矮桿的基因a是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小麥抗病的基因B和控制小麥感病的基因b是一對等位基因,兩對基因獨立遺傳。
(1) 若要通過雜交育種的方法選育矮桿(aa)抗病(BB)的小麥新品種,所選擇親本的基因型是 ;確定表現型為矮桿抗病小麥是否為理想類型的最適合的方法是 。
(2) 某同學設計了培育小麥矮桿抗病新品種的另一種育種方法,過程如右圖所示。其中的③表示 技術,④應在甲植株生長發(fā)育的 時期進行處理;乙植株中矮桿抗病個體占 。
(3)自然情況下,A基因轉變?yōu)閍基因的變異屬于 。
(4)為探究DNA分子的半保留復制特點,某同學首先采用適當的方法使小麥根尖細胞染色體的DNA全部被3H胸腺嘧啶脫氧核苷標記,然后轉移到不含3H胸腺嘧啶脫氧核苷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觀察細胞中每條染色體染色單體的標記情況。
①對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進行觀察時,常選擇有絲分裂 期的細胞。
②轉移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后,細胞第一次有絲分裂的染色體的標記特點是 ,細胞第二次有絲分裂的標記特點是每條染色體的兩條染色單體的 被標記。
(5) 小麥與玉米雜交,受精卵發(fā)育初期出現玉米染色體在細胞分裂時全部丟失的現象,將種子中的胚取出進行組織培養(yǎng),得到的是小麥 植株。
(6)兩種親緣關系較遠的植物進行雜交,常出現子代不可育現象,這時可用 進行處理。
II.(2分)無子西瓜的培育過程可用下圖表示:
(1)若用秋水仙素處理二倍體西瓜幼苗的地上部分,則該西瓜植株根細胞中的染色體數是 。
(2)在自然狀態(tài)下,若二倍體西瓜細胞的基因型由AaBb變?yōu)锳Bb,說明發(fā)生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2014學年河南豫東、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聯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3分)酵母菌是一種單細胞真菌,其結構簡單,是研究生命科學的理想微生物。下圖甲表示酵母菌中線粒體發(fā)生的“自噬”現象,圖乙是研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線粒體增大膜面積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代謝的角度分析,其現實
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圖甲可知,線粒體在_____________的條件下會損傷,由線粒體產生的一種外膜蛋白可以引起其發(fā)生特異性的“自噬”現象!白允伞焙蟮木粒體形成“自噬體”,并與溶酶體結合形成“自噬溶酶體”。該過程體現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
(3)若該酵母菌的線粒體均遭此“損傷”,則在有氧的條件下,葡萄糖氧化分解的最終產物是__________,對其進行檢測所需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人的精子中線粒體基因發(fā)生了突變,這種變異一般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遺傳給后代。
(5)某研究小組利用圖乙所示裝置進行酵母菌細胞呼吸的研究。圖中刻度玻璃管可以用來讀取液面的高度(假設水壓對氣體體積變化的影響忽略不計)。
實驗步驟:
a.將10mL酵母菌培養(yǎng)液和10mL加熱煮沸后冷卻的酵母菌培養(yǎng)液分別加入甲、乙兩個燒杯中。
b.將甲、乙兩個燒杯分別放入氣密性完好的兩個氣球中,排盡空氣后分別向兩個氣球內注入等量且適量的氧氣,扎緊氣球并保持密閉狀態(tài),再分別放入如圖乙所示的實驗裝置中。
c.兩組裝置均放入20℃恒溫水浴中,從注水口注入等量的溫水,調節(jié)刻度玻璃管液面至起始刻度。
d.記錄實驗結果。
實驗分析:
①該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_,因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實驗剛開始的短時間內,兩組裝置的刻度玻璃管液面均不發(fā)生變化的原因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段時間后,裝有甲燒杯的裝置中刻度玻璃管液面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屆廣東省中山市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下圖是顯微鏡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共10分)
(1)如果8上安置的兩個物鏡標有:40×和10×,目鏡標有10×,那么根據圖中物鏡的安放狀態(tài),所觀察到的物像的_________(填“長度”“面積”或“體積”)是物體的_______倍。
(2)某同學觀察時,6上標有15×字樣,9的兩個鏡頭上分別標有40×和10×字樣,他用40×觀察后轉換10×,此時視野內的細胞數量比原來多還是少?________。這時,他發(fā)現了一個理想的物像,位于視野右下方。為了便于高倍觀察,他應向___________移動載玻片,再轉換高倍鏡。
(3)大部分動植物體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顯微鏡下觀察,一般要經過特殊處理,如將標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綿、洋蔥表皮等材料卻可以直接做成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這主要是因為它們( )
A、都帶有特殊的顏色 B、是活的細胞
C、是單個或單層細胞 D、是無色透明的
(4)(5分)某同學在實驗時,先用一塊潔凈的紗布檫拭鏡頭,再在一塊干凈的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塊植物組織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顯微鏡載物臺正中央,并用壓片夾壓住,然后用左眼注視目鏡視野,同時轉動粗準焦螺旋,緩慢上升鏡筒,當看到清晰物像時,轉換高倍鏡,稍微轉動粗準焦螺旋并移動裝片尋找特定物像進行進一步的觀察。請找出該同學操作中不正確的地方并予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09河池市一模)(4分)下圖所示是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到的黑藻葉細胞的細胞質環(huán)流示意圖(圖中的箭頭表示細胞質環(huán)流方向),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看到細胞質處于不斷流動狀態(tài),最好選圖中的 作為參照物。
(2)根據圖中細胞核位置和箭頭方向可知,實際上黑藻細胞中細胞核的位置和細胞質環(huán)流的方向分別為
A.細胞核位于液泡的右方,細胞質環(huán)流的方向為逆時針
B.細胞核位于液泡的左方,細胞質環(huán)流的方向為逆時針
C.細胞核位于液泡的右方,細胞質環(huán)流的方向為順時針
D.細胞核位于液泡的左方,細胞質環(huán)流的方向為順時針
(3)為什么黑藻葉片是作細胞質流動的觀察實驗的理想材料? 。
(4)如把該細胞用質量濃度為的龍膽紫溶液進行染色3~5min,在顯微鏡下是否觀察到染色體? ,簡述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