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玉蘭花欲開,春寒料峭來”。每年初春,天氣仍然寒冷,我們看到玉蘭的花已經開放,而葉卻尚未長出。關于這時玉蘭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花的開放受到植物激素的調節(jié) B. 花瓣細胞將葡萄糖氧化分解

C. 誘導花芽萌發(fā)的溫度較葉芽高 D. 利用了上年貯存的光合產物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寧夏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種群的各個特征之間的關系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為遷入率和遷出率

B.丙為性別比例,主要通過影響出生率來間接影響種群密度

C.丁為年齡組成,每種類型中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個年齡期

D.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調查方法有標志重捕法和取樣器取樣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下學期第三次模擬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細胞膜的敘述錯誤的是

A. 細胞膜的組成成分包括脂質、蛋白質和糖類

B. 細胞膜上蛋白質的種類和數目越多,功能越復雜

C. 細胞膜具有物質運輸、能量轉換、信息傳遞的功能

D. 細胞膜兩側的離子濃度差是通過被動運輸實現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天津市河北區(qū)高三總復習質量檢測(二)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機體缺氧時,腎臟產生紅細胞生存酶,該酶作用與肝臟所生成促紅細胞生成的素原,使其轉變成促紅細胞生成素(ESF)。促紅細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組織,使周圍血液中紅細胞數增加,從而改善缺氧;另一方面又反饋性地抑制肝臟中的促紅細胞生成素原的生成(如下圖所示)。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A. 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還能產生淋巴細胞,參與免疫調節(jié)

B. 促紅細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細胞是紅細胞,紅細胞數量增加可以增加攜氧能力,改善缺氧

C. 血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蛋白質含量有關

D. 促紅細胞生成素抑制肝臟中的促紅細胞生成素原的生成,這種反饋屬于負反饋調節(jié),這種機制保證生物體內物質含量的穩(wěn)定,不會造成浪費作用的靶細胞是紅細胞,紅細胞數量增加可以增加攜氧能力,改善缺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三下學期期中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四膜蟲是單細胞真核生物,營養(yǎng)成分不足時,進行接合生殖,過程如圖1所示?蒲腥藛T用高濃度的DDT處理不耐藥的野生型四膜蟲,經篩選獲得了純合的耐藥四膜蟲。為研究四膜蟲耐藥的機理,進行了相關實驗。

(1)高濃度DDT處理四膜蟲可獲得耐藥個體,原因是DDT對四膜蟲具有____________作用,使耐藥的個體被保留。

(2)為研究耐藥性的遺傳,科研人員將四膜蟲分為80組進行實驗,每一組兩只四膜蟲,一只是純合的耐藥四膜蟲,另一只是野生型四膜蟲。每一組的一對四膜蟲接合生殖后得到的四膜蟲均耐藥。若每一組接合后的四膜蟲再次相互接合,在80組實驗結果中,出現耐藥四膜蟲的組數約為____________組,則表明耐藥性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并且耐藥為____________性;若80組實驗結果中,出現耐藥四膜蟲的組數約為____________組,則表明耐藥性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并且這兩對基因獨立分配。

(3)為研究基因A與四膜蟲的耐藥性是否有關,科研人員提取耐藥個體的DNA,用圖2所示的引物組合,分別擴增A基因的A1片段、A3片段。

①據圖分析,用引物Ⅰ、Ⅱ組合擴增后,得到的絕大部分DNA片段是下圖中的_________。

②將大量N基因片段與擴增得到的A1片段、 A3片段置于PCR反應體系中進行擴增,得到的絕大多數擴增產物是____________。

③回收的PCR擴增產物通過基因工程方法轉入耐藥四膜蟲細胞中,并用加入____________的培養(yǎng)液篩選,獲得A基因____________的四膜蟲,這種四膜蟲在高濃度DDT處理下生長速率明顯下降,表明A基因是耐藥基因。

(4)從進化角度分析,營養(yǎng)成分不足時,四膜蟲進行接合生殖的優(yōu)勢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上海市靜安區(qū)高三4月教學質量檢測(二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二)回答下列有關免疫和內環(huán)境的問題

人感染乳頭瘤病毒(HPV)可誘發(fā)宮頸癌等惡性腫瘤。研究機構為評估某種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進行接種。一段時間后,統(tǒng)計宮頸出現癌前病變(癌變前病理變化,可發(fā)展為惡性腫瘤)的人數,結果見表。

1.疫苗在免疫學上屬于 。

A. 抗原 B. 抗體 C. 淋巴因子 D. 病原微生物

2.B1組人群中出現癌前病變的比例顯著高于________組,據此推測感染HPV是誘發(fā)癌前病變的因素之一。

A. A1 B. A2 C. B1 D. B2

3.根據表中數據并結合所學知識,描述HPV疫苗起預防作用的機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圖為人體血脂代謝過程示意圖,據圖回答:

4.脂蛋白A是_______脂蛋白;據圖意,降低血漿膽固醇含量的脂蛋白主要是______(填圖中編號)。

5.影響過程②的固醇類激素是單選),能促進過程③進行的激素有 (多選)。

A. 腎上腺素 B. 腎上腺皮質激素 C. 胰島素 D. 胰高血糖素

E. 甲狀腺素 F. 抗利尿激素

6.若人體感染某病毒后產生的抗體能破壞圖中的腺細胞,造成自身免疫。試用所學知識解釋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上海市靜安區(qū)高三4月教學質量檢測(二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通過突觸傳遞信息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乙神經元正處于興奮狀態(tài)

B. ①是樹突膜,②是離子通道

C. ③是神經遞質的通道

D. 信息傳導方向由乙至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是某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產者固定太陽能和水深關系的圖像。據圖回答:

(1)近海水域水深為10-15m時,生產者數量最多;在遠洋水域,從水深25m左右處開始,隨著水深增加,生產者固定太陽能的數量逐漸減少,影響這一變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

(2)遠洋水域在不同深度下生物種類存在明顯的差異,這體現了群落在垂直結構上的_____________現象。

(3)生活在水深100m以下的生物,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來看,主要是______________。

(4)調查岸邊土壤中小動物豐富度的統(tǒng)計方法通常有記名計算法和______________法,前者一般用于統(tǒng)計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群落。

(5)近年來,生物多樣性銳減,海洋污染等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日益嚴重,“在不犧牲未來幾代人需要情況下,滿足當代人的需要”體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觀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青海省西寧市高三下學期復習檢測二(二模)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1表示利用人工生態(tài)濕地凈化生活污水的原理示意圖,圖2表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碳循環(huán)過程。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在研究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植物類群時,常用__________法調查各種群的種群密度,并主要依據種群的__________來預測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

(2)圖1中的蘆葦屬于挺水植物,綠藻屬于浮游植物,黑藻屬于沉水植物,這一現象體現了群落的________結構,這些植物在圖2中可用__________表示。要維持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在該人工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除了圖中所示的生物群落外,還必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分。

(3)輸入該濕地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在圖2的A、B、C間以____________的形式進行傳遞。

(4)該人工濕地中的蘆葦、藻類等植物生長迅速,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生活污水過度流入人工生態(tài)濕地會使該生態(tài)系統(tǒng)遭到破壞,這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____________是有一定限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