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病毒的核心和外殼的化學成分分別是

[  ]

A.蛋白質和核酸

B.DNA和蛋白質

C.DNA,RNA和蛋白質

D.DNA(或RNA)和蛋白質

答案:D
解析:

導解:組成病毒的核酸一般要么為DNA,要么為RN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年高考高頻考點突破之基礎生命科學研究成果與分析 題型:綜合題

新千年剛到,瘋牛病的再度爆發(fā),引起了全世界特別是歐洲的恐慌。早在300年前,人們已經(jīng)注意到在綿羊和山羊身上患的“羊瘙癢癥”,其癥狀表現(xiàn)為:喪失協(xié)調性,站立不穩(wěn)、煩躁不安、奇癢難熬,直至癱瘓死亡。20世紀60年代,英國生物學家阿爾卑斯(T.Alper)用紫外線等手段破壞患有羊瘙癢癥(羊的類瘋牛病)羊的腦組織中的核酸后,再將抽提物注射到健康腦中,仍具有感染能力。于是,她發(fā)問:瘙癢癥的感染因子可能不舍核酸。不久,美國一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坦利·普魯辛納(S.B.Pmsiner)意識到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問題,馬上著手進行了研究。8年后,終于出現(xiàn)了突破。證實這個感染物質確實不含核酸而只是蛋白質,且起名為朊病毒(Prion),以區(qū)別于病毒、細菌、真菌和其他含核酸的病原體。朊病毒對某些化學試劑,如甲醛、羥胺、核酸酶類等表現(xiàn)出強抗性;但對蛋白酶類、尿毒、苯酚、氯仿等不具抗性。于是他獲得了1997年諾貝爾生理醫(yī)學獎。朊病毒的致病蛋白(prpsc)是正常細胞蛋白(prpc)的一種構象變化。Pmsiner通過研究提出,病變的PRPSC與正常的prpc結合,會誘導正常的prpc轉變?yōu)椴∽兊膒rpsc,像多米諾骨牌級聯(lián)效應那樣,最后使正常的PrPC全部轉變成病變的prpsc。研究還發(fā)現(xiàn),病變的PrPSC與正常的prpc在氨基酸序列上是一致的,只是它們的空間構象不同。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一般的病毒都有由______構成的外殼和由______構成的核心。
(2)瘋牛病的病原體的化學成分是______,你判斷的依據(jù)是______。
(3)朊病毒的遺傳物質是______。
(4)“羊瘙癢癥”的癥狀表現(xiàn)為,喪失協(xié)調性,站立不穩(wěn),煩躁不安,奇癢難熬,直到癱瘓死亡。這些癥狀的出現(xiàn)是由于朊病毒感染了羊的哪一器官?
(5)人們一直認為,蛋白質的性質是由組成它的氨基酸序列決定的。那么,上述材料是否支持這一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江蘇鹽城阜寧縣東溝中學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艾滋病病毒(HIV左圖)和大腸桿菌噬菌體(T4右圖)的結構模式圖。比較二者的結構和化學組成,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二者不具備細胞結構,核心物質的化學結構相同

B.HIV的外殼成分含有磷脂,T4外殼含有核酸

C.二者核心物質都是核酸,外殼的化學結構不同

D.HIV有細胞膜的結構,T4有細胞核的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屆北京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理科)試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艾滋病病毒(HIV)和大腸桿菌噬菌體(T4)的結構模式圖。比較二者的結構和化學組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二者不具備細胞結構,核心物質的結構完全相同

B. HIV的外殼成分含有磷脂,T4外殼含有核酸

c. 二者的核心物質都是核酸,外殼的化學結構不同

D. HIV有細胞膜的結構,T4有細胞核的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組成病毒的核心和外殼的化學成分分別是


  1. A.
    蛋白質和核酸
  2. B.
    DNA和蛋白質
  3. C.
    DNA,RNA和蛋白質
  4. D.
    DNA(或RNA)和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