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用燕麥幼苗重復向光性實驗,他將幼苗尖端切下置于瓊脂片上,經過一段時間后取下幼苗尖端,留下此處理過的瓊脂片,并在黑暗中繼續(xù)進行實驗(如下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若將處理過的瓊脂塊置于切去尖端的燕麥芽幼苗正上方、完全蓋住尖端切口,則此燕麥芽鞘不會生長
B. 增加瓊脂塊片上置放的尖端數,去頂的燕麥幼苗的彎曲程度可能會增加
C. 科學家實驗也證實:幼苗尖端所合成的激素具有表現(xiàn)出頂端優(yōu)勢的功能
D. 利用人工合成藥劑 NAA 或 2,4-D 取代尖端在上圖的處理,燕麥幼苗會彎曲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安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的敘述的正確是( )
A. 制片之前要通過漂洗洗去堿性染料,便于在顯微鏡下觀察
B. 伴隨著細胞的生長,細胞與外界物質交換的效率逐漸降低
C. 觀察處于分裂中期的細胞,可清晰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體
D. 在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間期能觀察到紡錘體和中心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廣東省揭陽市畢業(yè)班高考第二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生物學觀點中,敘述有錯誤的是
A. 所有的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
B. 在進化過程中,具有捕食關系的動物發(fā)生相互選擇
C. 環(huán)境在不斷變化,生物也在不斷進化以適應環(huán)境
D. 運用生態(tài)學原理,人們可提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傳遞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浙江省溫州市“十五校聯(lián)合體”高二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為研究酵母菌種群密度的動態(tài)變化,某實驗小組進行了如下操作:
按表中所列條件進行了A、B、C、D共4組實驗,用1 000 mL的錐形瓶作為培養(yǎng)器皿,用棉塞封口,在25 ℃下靜置培養(yǎng),其他實驗條件均相同,每隔一定時間檢測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的密度。
組別 變量 | A | B | C | D |
培養(yǎng)液中葡萄糖質量分數/% | 4.0 | 4.0 | 10.0 | 10.0 |
培養(yǎng)液體積/mL | 200 | 800 | 200 | 800 |
(1)對瓶中的酵母菌每隔一段時間進行計數,計數前應將錐形瓶振蕩,使酵母細胞__________后取樣進行計數。用血細胞計數板計數時,方格內細胞計數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線上細胞只計____兩邊線上的細胞數,數清粘連細胞,芽體體積超過細胞體積的____算一個細胞,計數總數不少于____個細胞;當細胞數量遠多于300個或數不過來時要____后計數。
(2)計算方法:每毫升體積內的細胞數=每方格內的細胞數×_______[每個方格的體積:2×2×0.1=0.4(mm3)]
(3)為避免計數時將死的酵母菌計算在內,在酵菌稀釋樣液的無菌水中加入了幾滴臺盼藍染液, 活細胞不會被染成藍色,而死細胞會被染成淡藍色。觀察計數時只記________(被、不被)染成藍色的酵母菌。經過測量和修正,得到上右圖的結果。圖中曲線②代表的是________組的結果,曲線③代表的是________組的結果。A組和B組的實驗結果不同的原因是B組培養(yǎng)液較多,與空氣接觸面較小,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浙江省溫州市“十五校聯(lián)合體”高二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種群的很多特征是種群內個體特征的統(tǒng)計值,下列特征中哪項是種群所特有( 。
A. 出生率和死亡率 B. 年齡結構 C. 密度和分布型 D. 性比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浙江省溫州市“十五校聯(lián)合體”高二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染色體組和染色體組型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 根據大小和形態(tài)特征將人類的兩個染色體組的23對染色體分為7組
B. 人類的X染色體和Y染色體因為形態(tài)差異分別屬于C組和G組
C. 染色體組型具種的特異性,可用來判斷生物間的親緣關系
D. 二倍體生物的一個配子中含有的全部染色體稱為染色體組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浙江省溫州市“十五校聯(lián)合體”高二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高等植物細胞的細胞周期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G1期和G2期合成的蛋白質不同,這兩個時期構成間隙期
B. 秋水仙素作用于S期,使細胞的DNA分子數和染色體數都加倍
C. 有絲分裂前期核膜解體,形成分散的小泡
D. 末期赤道面上許多囊泡聚集成了細胞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甘肅省高三第二次診斷考試理科綜合試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下有關變異的敘述,錯誤的是
A. 自然狀態(tài)下的突變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誘變是定向的
B. 基因重組所產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會表達為新的表現(xiàn)型
C. 基因中個別堿基對的替換可能不影響其表達的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D. 用二倍體西瓜培育出四倍體西瓜,再用二倍體西瓜給四倍體西瓜授粉,則四倍體植株上會結出三倍體種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南省鄭州市八校高一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屬于人體內環(huán)境的組成成分的是
①血液、組織液和淋巴
②血漿蛋白、0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02和胰島素
④激素、遞質小泡和氨基酸
⑤喝牛奶進入胃中
⑥口服抗菌藥物
⑦肌肉注射的青霉素
⑧精子進入輸卵管與卵細胞結合
A. ②③ B. ①②③⑦ C. ①②③⑦⑧ D. ①②③⑥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