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0344  10352  10358  10362  10368  10370  10374  10380  10382  10388  10394  10398  10400  10404  10410  10412  10418  10422  10424  10428  10430  10434  10436  10438  10439  10440  10442  10443  10444  10446  10448  10452  10454  10458  10460  10464  10470  10472  10478  10482  10484  10488  10494  10500  10502  10508  10512  10514  10520  10524  10530  10538  170175 

科目: 來源:江西省期中題 題型:讀圖填空題

天然釀酒酵母菌通常缺乏分解淀粉的酶類,用作發(fā)酵原料的淀粉需經一系列復雜的轉化過程才能被利用。研究者從某絲狀真菌中獲取淀粉酶基因并轉入釀酒酵母菌,獲得的釀酒酵母工程菌可直接利用淀粉產生酒精。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將淀粉酶基因切割下來所用的工具是________,用_______將淀粉酶基因與載體拼接成新的DNA分子,此表達載體除目的基因外,必須含有______、_______和標記基因。
(2)若要鑒定淀粉酶基因是否插入釀酒酵母菌,可采用的檢測方法是_______________,該項方法要用____________作探針進行檢測;若要鑒定淀粉酶基因是否翻譯成淀粉酶,可采用_____方法檢測。
(3)采用PCR技術可對目的基因進行體外擴增。該反應體系的主要成分應包含:擴增緩沖液(含Mg2+)、水、4種dNTP、模板DNA、引物和____________。其中引物有_________種,實質是_______,假如引物都用3H標記,從理論上計算循環(huán)4次,所得DNA分子中含有3H標記的占____。
(4)已知BarnHⅠ與BglⅡ的識別序列及切割位點如下圖所示,用這兩種酶和DNA連接酶對一段含有數個BarnHⅠ和BglⅡ識別序列的DNA分子進行反復的切割、連接操作,若干循環(huán)后_______序列明顯增多。
(5)基因工程只能生產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質,__________卻能生產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的蛋白質,但最終還須通過改造基因來實現,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模擬題 題型:填空題

紅火蟻原分布于南美洲,現已成為世界性的外來危害物種。2011年華南地區(qū)也陸續(xù)出現蟻情。
(1)入侵華南某地后,紅火蟻種群數量迅速增長,其外因是________。由于地理隔離,多年后該種群與原分布地種群的_______會出現差異,最終可能導致生殖隔離。
(2)辛硫磷是一種有機磷殺蟲劑,測定其對不同品級紅火蟻的致死劑量,及紅火蟻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結果如下。
①.實驗中每一品級的紅火蟻個數不能低于3頭,原因是_________。
②.有同學認為,乙酰膽堿酯酶活性越高的紅火蟻,需要施加的辛硫磷劑量越大,這個  實驗結論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酰膽堿是由突觸小體內的________釋放的神經遞質,能引起肌細胞收縮,隨后乙酰膽堿酯酶很快將其水解。噴灑辛硫磷后,紅火蟻因肌肉持續(xù)收縮而死亡,推測辛硫磷可能的殺蟲機理是:_________。
(3)有機磷農藥會帶來環(huán)境污染。若要從土壤中分離、純化出能分解辛硫磷的微生物,接種的樣品應取自_________。從分離到的微生物中提取分解辛硫磷的關鍵酶,通過改變某些位點上的氨基酸,可顯著提高該酶的活性,此技術屬于________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模擬題 題型:讀圖填空題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下村脩、馬丁?沙爾菲、錢永健三位在研究綠色熒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他們代表了綠色熒光蛋白研究上的三個里程碑。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回答:
材料一:下村修1962年在普林斯頓大學做研究的時候從一種水母身上分離出綠色熒光蛋白(GFP)。當時知道在藍光或紫外光的激發(fā)下,它會發(fā)出綠色熒光。材料二科學家1992年克隆出了GFP基因,隨后馬丁?沙爾菲成功地讓GFP基因在大腸桿菌和線蟲中表達成功。之后,會發(fā)光的鼠、豬、貓、兔、蝌蚪、魚也相繼問世。下圖是轉基因綠色熒光鼠的培育過程:
材料三錢永健通過改造GFP基因,相繼制造出了藍色(BFP)和黃色(YFP)的熒光蛋白。
(1)為了提高實驗成功率,需要通過PCR技術獲得目的基因的大量拷貝。與體內DNA復制相比,PCR反應體系需加入___________種引物和____________。
(2)將綠色熒光蛋白基因的片段與目的基因連接起來組成一個融合基因,再將該融合基因轉入真核生物細胞內,表達出的蛋白質就會帶有綠色熒光。綠色熒光蛋白在該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
A.追蹤目的基因在細胞內的復制過程
B.追蹤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體上的位置
C.追蹤目的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在細胞內的分布
D.追蹤目的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的空間結構
(3)材料二中,過程①構建的基因表達載體的組成必需含有啟動子、終止子、復制原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過程④選擇代孕母鼠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將外源基因導入小鼠受精卵,則外源基因可能隨機插入到小鼠受精卵DNA中。這種受精卵有的可發(fā)育成轉基因小鼠,有的卻死亡。請分析因外源基因插入導致受精卵死亡的最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三中,錢永健制造出藍色熒光蛋白,黃色熒光蛋白,這種現代生物工程技術稱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福建省期中題 題型:單選題

科學家將β干擾素基因進行定點突變導入大腸桿菌表達,使干擾素第17位的半胱氨酸改變成絲氨酸,結果大大提高β-干擾素的抗病性活性,并且提高了儲存穩(wěn)定性,該生物技術為
[     ]
A.基因工程
B.蛋白質工程
C.基因突變
D.細胞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福建省期中題 題型:單選題

蛋白質工程的基本流程是
①蛋白質分子結構設計②DNA合成③預期蛋白質功能④根據氨基酸序列推出脫氧核苷酸序列
[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期中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蛋白質工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蛋白質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質分子的結構,使之更加符合人類需要
B.蛋白質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對蛋白質分子直接進行操作,定向改變分子的結構
C.蛋白質工程能產生自然界中不曾存在的新型蛋白質分子
D.蛋白質工程與基因工程密不可分,又稱為第二代基因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期中題 題型:單選題

蛋白質工程是新崛起的一項生物工程,又稱第二代基因工程。下圖示意蛋白質工程流程,圖中A、B在遺傳學上依次表示
[     ]
A.轉錄和翻譯
B.翻譯和轉錄
C.復制和轉錄
D.傳遞和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期末題 題型:讀圖填空題

L-賴氨酸是哺乳動物蛋白質分子中普遍存在的一種氨基酸,由于谷物中含量甚低,且在加工過程中易被破壞而缺乏,故稱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請回答以下關于L-賴氨酸的一組問題:
(1)L-賴氨酸在體內無法合成,所以L-賴氨酸是人體的____ __________。
(2)已知L-賴氨酸分子的R基為—(CH2)4—NH2,則L-賴氨酸的結構簡式為__        ___。
(3)向泌乳期母牛的乳腺腺泡細胞內注射少量15N標記的L-賴氨酸,在坐標系中分別畫出了放射性15N在細胞內的核糖體(曲線a)和內質網(曲線b)中含量的大致變化曲線,導致曲線b先增加后減少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請在上圖中用曲線c表示放射性物質在高爾基體內的含量變化。
(4)玉米籽粒中的賴氨酸含量較低,是因為合成賴氨酸過程中的兩種關鍵的酶的活性受賴氨酸濃度的影響。如果將其中一種酶中的第352位的蘇氨酸變?yōu)楫惲涟彼,把另一種酶中第104位的天冬酰氨變成異亮氨酸,可以使玉米籽粒中游離賴氨酸含量提高2倍,此改造過程即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河北省期中題 題型:讀圖填空題

2009年10月,我國自主研發(fā)的轉基因抗蟲水稻“華恢1號”獲得農業(yè)部頒發(fā)的安全證書。下圖表示該抗蟲水稻主要培育流程,據圖回答:
(1)④過程應用的主要生物技術是________。
(2)殺蟲基因(crylA)是人們根據幾種Bt毒蛋白的分子結構,設計并人工合成的,這屬于_________工程技術范疇。
(3)組建理想的載體需要對天然的質粒進行改造。下圖是天然土壤農桿菌Ti質粒結構示意圖(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酶作用位點),據圖分析:
①人工改造時,要使抗蟲基因表達,在上圖所示基因表達載體中還應添加__________。
②人工改造時用限制酶Ⅱ處理,其目的是之一是破壞質粒上的______(填相應基因的簡寫字母),保證T-DNA進入水稻細胞后不會引起細胞的無限分裂和生長。若限制酶Ⅱ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粘性末端為 ,則該酶識別的核苷酸序列是________。
③若用限制酶Ⅰ分別切割改造過的理想質粒和帶有抗蟲基因的DNA分子,并構成重組Ti質粒。分別以含四環(huán)素和卡那霉素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已成功導入抗蟲基因的水稻細胞,觀察到的細胞生長的現象是:在含卡那霉素的培養(yǎng)基________(能/不能)生長,在含四環(huán)素的培養(yǎng)基中_________(能/不能)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期中題 題型:讀圖填空題

針對蛋白質工程回答下列問題:
(1)科學家測定蛋白質結構時主要采用兩類方法,它們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蛋白質工程的關鍵技術是___________,蛋白質工程的前提條件是___________,蛋白質工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提高蛋白質熱穩(wěn)定性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下列物質中,可應用蛋白質工程按人的意愿定向改造的是______。
A.磷脂分子B.白細胞介素—2C.胰島素D.甲狀腺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