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自然界中任何一個物種都不是單獨進化的 | |
B. | 捕食者的存在客觀上促進了被捕食者種群的發(fā)展 | |
C. | 生物多樣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種不斷形成的過程 | |
D. | 一個物種的形成或滅絕,會影響到若干其他物種的進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突變基因1和2為一對堿基的替換,突變基因3為一對堿基的缺失 | |
B. | 突變基因1為一對堿基的替換,突變基因2和3為一對堿基的增添 | |
C. | 突變基因2和3為一對堿基的替換,突變基因1為一對堿基的缺失 | |
D. | 突變基因2為一對堿基的替換,突變基因1和3為一對堿基的增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過程的模板是脫氧核糖核苷酸,原料是20種游離的氨基酸 | |
B. | 圖中表示4個mRNA分子正在合成 | |
C. | 多個核糖體共同完成一條多肽鏈的翻譯 | |
D. | ①的合成主要在真核細胞的細胞核,⑥形成與核仁有關(guā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實驗中要用卡諾氏液浸泡根尖,以固定細胞的形態(tài) | |
B. | 改良苯酚品紅染液和醋酸洋紅染液均可使染色體著色 | |
C. | 用卡諾氏液浸泡根尖后,需用清水沖洗2次再制作裝片 | |
D. | 實驗原理是低溫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子染色體不能移向細胞兩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種形成的標志是產(chǎn)生了生殖隔離 | |
B. | 生物進化的單位是種群 | |
C. | 自然選擇的實質(zhì)是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 | |
D. | 物種的形成都需要經(jīng)過長期的地理隔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過程①的自交代數(shù)越多,純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 |
B. | 過程②可以取F1中任一植株的適宜花藥作培養(yǎng)材料 | |
C. | 經(jīng)③處理后獲得的植株中符合生產(chǎn)要求的約占$\frac{1}{4}$ | |
D. | 經(jīng)③處理獲得的是由染色體加倍而成的多倍體植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4種 | B. | 2種 | C. | 1種 | D. | 8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