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病毒所含N元素全部存在于蛋白質分子中 | |
B. | 該病毒在普通培養(yǎng)基中以無絲分裂的方式進行繁殖 | |
C. | 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劑可將該病毒的DNA染成紅色 | |
D. | 構成該病毒的脫氧核糖的數目和含氮堿基的數目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除①外其他生物都含有DNA分子 | |
B. | 既屬于細胞層次又屬于個體層次的生物是②③④⑤ | |
C. | 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的生物是③⑤ | |
D. | 能進行有絲分裂的生物有②③④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棲息地受到嚴重破壞后,對大熊貓最有效的保護措施是就地保護 | |
B. | 用信息素、黑光燈誘捕農作物害蟲,提倡生物防治 | |
C. | 為明黨參建立種子庫,保護瀕危物種的基因多樣性 | |
D. | 建立緩沖帶,減少人類干擾,使被破壞的濕地依靠自然規(guī)律恢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無機環(huán)境的能量是通過組分1輸人生物群落的 | |
B. | 組分3包括大多數動物、部分微生物和極少數植物 | |
C. | 該生態(tài)系統輸出的CO2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 | |
D. | 組分1、2、3之間均可發(fā)生信息傳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種群是自然選擇的對象,群落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 |
B. | 池塘淺水和深水區(qū)的生物分布,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構 | |
C. | 群落演替過程中,若物種M被物種N取代,則物種M將滅絕 | |
D. | 無論初生演替還是次生演替,最終都能演替到森林階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吸血昆蟲和家畜的種間關系是捕食 | |
B. | 可通過改變環(huán)境來改變兩種生物之間原有的種間關系 | |
C. | 鷹的遷入率增加會影響黑線姬鼠的種群密度 | |
D. | 土壤中某種小動物個體總數下降會使該地物種豐富度下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對酵母菌進行計數通常采用抽樣檢查的方法 | |
B. | 酵母菌密度過大時,可揭開蓋玻片滴加無菌蒸餾水稀釋 | |
C. | 制片前要輕輕振蕩試管,否則實驗數據會偏大 | |
D. | 制成裝片后應立即將計數板放在載物臺中央進行觀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前4年間種群呈“J”型增長 | |
B. | 第4年到第10年間,該種群數量不斷下降 | |
C. | 第13年該種群的數量要比第10年的少 | |
D. | 第5年到第9年間,該種群增長速率為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豌豆種群沒有性別比例這一特征 | |
B. |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種群在單位時間內新產生和死亡的個體數目 | |
C. | 兩個均處于穩(wěn)定型年齡結構的種群,其出生率不一定相同 | |
D. | 種群的特征包括種群密度但不包括分層現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剛萌發(fā)的幼嫩枝條生長潛力大,是最理想的實驗材料 | |
B. | 缺乏氧氣不會影響植物體內生長素的極性運輸 | |
C. | 實驗過程中,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對促進生根的作用效率可能相同 | |
D. | 不同濃度處理之間形成相互對照,可以省去蒸餾水作空白對照這一組實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