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27149  127157  127163  127167  127173  127175  127179  127185  127187  127193  127199  127203  127205  127209  127215  127217  127223  127227  127229  127233  127235  127239  127241  127243  127244  127245  127247  127248  127249  127251  127253  127257  127259  127263  127265  127269  127275  127277  127283  127287  127289  127293  127299  127305  127307  127313  127317  127319  127325  127329  127335  127343  170175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表示人體內分泌系統(tǒng)的部分結構和調節(jié)過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激素A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能促進甲狀腺的分泌活動
B.寒冷刺激時,激素B、C分泌增加,促進機體新陳代謝
C.血糖濃度變化時,激素D的分泌只受下丘腦的調控
D.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垂體合成、分泌的激素E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與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相比,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特有的觀點是(  )
A.可遺傳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原材料
B.定向的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C.共同進化是生物多樣性形成的原因
D.遺傳使有利變異在后代中不斷積累和加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有關作物育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運用γ射線等因素使基因發(fā)生定向突變而獲得理想的品種
B.運用花藥離體培養(yǎng)的方法能快速獲得穩(wěn)定遺傳的優(yōu)良品種
C.對植物莖尖進行植物組織培養(yǎng)能獲得具抗病毒能力的品種
D.將外源基因導入作物細胞質基因組中可降低對近緣植物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豚鼠毛色的黃色基因R與白色基因r是位于9號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已知無正常9號染色體的精子不能參與受精作用.現有基因型為Rr的異常黃色雌豚鼠甲(含有異常9號染色體的豚鼠為異常豚鼠),其細胞中9號染色體及基因組成如圖1所示.請據圖回答.

(1)用甲豚鼠與正常的白色豚鼠作親本雜交,其F1隨機交配所得的F2中表現型及比例為黃色:白色=1:1,異常白色豚鼠所占比例為$\frac{1}{6}$.
(2)如果以圖2所示染色體的雄豚鼠與正常的白雌豚鼠雜交,產生的F1中發(fā)現了一只黃色豚鼠,經檢測染色體組成無異常,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父本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發(fā)生了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填變異類型).
(3)如果以圖2所示染色體的雄豚鼠與正常的白色雌豚鼠雜交,產生的F1中發(fā)現了一只黃色豚鼠,經檢測,其9號染色體及基因組成如圖3所示,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父本(或雄豚鼠)形成配子的過程中9號同源染色體沒有分離.
(4)豚鼠的粗毛與細毛分別由位于4號染色體上的A與a控制,用染色體及基因組成如圖4所示的雌雄豚鼠雜交,子代中黃色粗毛豚鼠所占比例為$\frac{3}{4}$,白色細毛豚鼠所占比例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關于人體免疫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胸腺先天性缺失的人,發(fā)生惡性腫瘤的概率高于正常人
B.體液免疫過程中,T細胞產生淋巴因子促進漿細胞增殖分化
C.體液免疫過程中,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結合而使之裂解
D.胃液中的HCl和唾液中的溶菌酶分別屬于免疫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下面是探究固定化酵母菌增殖能力的研究,請協助完成相關內容.
海藻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產生海藻酸鈣,使凝膠珠有穩(wěn)定的結構;而檸檬酸鈉能與海藻酸鈣反應,會使海藻酸鈣溶解.
實驗材料(略)
主要實驗步驟
步驟1:酵母菌的活化.
步驟2:配制質量分數為2%的海藻酸鈉溶液,滅菌冷卻→A→用注射器造凝膠顆粒→常溫下利用CaCl2溶液固定凝膠顆粒.
步驟3:待固定化結束后,移去CaCl2溶液,再用無菌水洗滌2〜3次.將固定化凝膠珠分成兩等份,取其中一份接種到固定化酵母增殖培養(yǎng)液中,在28℃下振蕩培養(yǎng)24h,得到固定化增殖酵母;另一份留用.
步驟4:將B放入一定體積的質量分數為5%的檸檬酸鈉溶液中,振蕩使凝膠珠完全溶解;再用無菌水適當稀釋后,用血細胞計數板在顯微鏡下計數、統(tǒng)計計算出凝膠珠內包埋的菌數,比較酵母菌在載體中的生長狀況.
請問答下列問題:
(1)完善實驗步驟:A將酵母懸液與海藻酸鈉溶液按一定比例均勻混合;B等量增殖前后的固定化酵母凝膠珠.
(2)步驟1活化酵母菌的目的是使酵母菌恢復正常生活狀態(tài).干酵母粉活化操作的主要注意事項是由于酵母細胞吸水后會膨脹,因此在活化時要使用較大的容器裝.
(3)步驟2中制得的凝膠珠直徑不宜過大,因為凝膠珠相對表面積增大,不利于固定化酵母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實驗中可以通過控制注射器針的大小,擠壓速度等實現對凝膠珠直徑的控制.步驟3中“用無菌水洗滌2〜3次”的主要目的是洗去CaCl2,防止凝膠珠因固定時間過長而硬度過大,影響凝膠珠的通透性.
(4)在“步驟4”實驗中,是否需要進行重復實驗?應如何進行?需要,重復取樣品液進行顯微計數.
(5)如圖所示曲線是某實驗結果,由圖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固定化酵母增殖速率高于游離酵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為探究不同光暗交替頻率對某種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科學家以生長健壯、狀態(tài)基本相同的某種植物為材料,設計了A、B、C、D四組實驗,其中D組連續(xù)光照8min; A 組先光照4min后黑暗處理4min;B組植物先光照1min再黑暗處理1mim交替4個周期;C組先光照30s再黑暗處理30s,交替8個周期(如圖所示).實驗結果是A組植物積累有機物的相對含量為M%,B組為70%,C組為94%,D組為100%.請據圖回答.

(1)本研究中,四組實驗選擇的植株要“生長健壯且狀態(tài)基本相同”,其目的是排除實驗的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干擾.試再舉出兩種影響本研究結果的環(huán)境因子:CO2濃度、溫度等.
(2)四組實驗中D組起對照作用,預計A組結果的M值小于(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0%.
(3)實驗中,暗處理時期,前階段(光處理)產生的ATP和[H]會在葉綠體的基質(填場所)中被用于C3還原(或暗反應)過程.
(4)實驗結果表明,隨者光暗交替頻率的增加,植物光合速率增加,試解釋:由于光反應速率明顯快于暗反應,隨著光暗交替頻率的增加,光反應產生的ATP、[H]夠得到迅速利用(或者足夠長的暗反應時間,保證了光反應需要的ADP等原料的供應)提高了光處理時光能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現代生物科技中,下列處理或操作正確的是(  )
A.用人工薄膜包裹植物組織培養(yǎng)得到的愈傷組織,制備人工種子
B.將目的基因導入葉綠體DNA上,可防止目的基因隨花粉逃逸
C.給供體母牛飼喂含有促性腺激素的飼料可促進其超數排卵
D.為防止動物細胞培養(yǎng)過程中雜菌的污染,可向培養(yǎng)液中加入適量的抗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下列關于“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實驗的相關操作,正確的是( 。
A.培養(yǎng)用具及培養(yǎng)液都需經過嚴格的滅菌處理
B.每天應定時取樣統(tǒng)計一次樣品中酵母菌數量
C.使用血細胞計數板時,先加培養(yǎng)液再蓋蓋玻片
D.培養(yǎng)后期樣品液稀釋度過高會導致結果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有關生物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利用動物體細胞核移植的方法得到克隆動物是培育新物種的一種方式
B.在培育轉基因植物過程中,通常用CaCl2處理植物細胞,以增大細胞壁的通透性
C.莖尖細胞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離體培養(yǎng)時不需要脫分化即可培養(yǎng)成完整的植株
D.篩選能產生特定抗體的雜交瘤細胞時,需要運用到抗原-抗體雜交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