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27201  127209  127215  127219  127225  127227  127231  127237  127239  127245  127251  127255  127257  127261  127267  127269  127275  127279  127281  127285  127287  127291  127293  127295  127296  127297  127299  127300  127301  127303  127305  127309  127311  127315  127317  127321  127327  127329  127335  127339  127341  127345  127351  127357  127359  127365  127369  127371  127377  127381  127387  127395  170175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纖維素分子不能進入酵母細胞,為了使酵母菌能夠利用環(huán)境中的纖維素為原料生產酒精,構建了含3種不同基因片段的重組質粒,如圖所示是酵母菌轉化及纖維素酶在工程菌內合成與運輸的示意圖.

請回答問題:
(1)纖維素酶基因的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過程,與菌株II相比,在菌株Ⅲ、Ⅳ中參與纖維素酶合成和分泌的細胞器還有內質網、高爾基體.
(2)本研究構建重組質粒時可選用四種限制酶,其識別序列如圖,為防止酶切片段的自身環(huán)接,可選用的限制酶組合是B.
A.①②B.②④C.③④

(3)設置菌株Ⅰ為對照,是為了驗證質粒和酵母菌不攜帶纖維素酶基因.
(4)在以纖維素為唯一碳源的培養(yǎng)基上分別培養(yǎng)菌株Ⅱ、Ⅲ、Ⅳ,菌株Ⅱ不能存活,原因是菌株Ⅱ缺少信號肽編碼序列,合成的纖維素酶不能分泌到細胞外,細胞并能利用纖維素.
(5)在利用纖維素生產酒精時,菌株W更具有優(yōu)勢,因為導入中的重組質粒含有A基因片段,使分泌的纖維素酶固定于細胞壁,減少因培養(yǎng)液更新造成的酶的流失,提高酶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研究人員用克隆獼猴創(chuàng)建糖尿病模型,以探索該病的治療方法.實驗過程如下:將9只健康的克隆獼猴進行適應性飼喂2周后,隨機分為甲乙兩組.
甲:糖尿病模型組(6只)乙:正常組(3只)
飼喂4周高糖、高脂的飼料和充足的飲水、水果4周普通飼料和充足的飲水、水果
處理靜脈注射30%的鏈脲佐菌素(糖尿病誘導劑)不做處理
采血3天后空腹采血,以后每周采2次,連續(xù)12周與甲組同時段空腹采血
處理A組:3只獼猴動脈注射一定量的干細胞懸液
B組:3只獼猴動脈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
不做處理
采血注射后第1、6周空腹采血與甲組同時段空腹采血
請回答問題:
(1)鏈脲佐菌素為一種廣譜抗菌素,具有抗菌、抗腫瘤作用,其副作用為破壞動物體內的胰島B細胞導致動物患上糖尿病.
(2)血液中C一肽含量變化是診斷糖尿病型的重要依據.該分子的前體蛋白在細胞的核糖體合成,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細胞外.
(3)該實驗中對照組是乙組和B組.實驗中采用干細胞移植的方法治療糖尿病獼猴.為追蹤干細胞成活、分化等情況,研究人員設計了如下方法:選用正常雄性獼猴作供體,將干細胞移植到雌性糖尿病獼猴體內,干細胞中的Y染色體作為追蹤的標記物.
(4)注射后第1、6周空腹采血,收集A組中某只獼猴24小時的尿液,經防腐處理后.取尿樣2毫升加入本尼迪特試劑或斐林試劑,加熱后試管中不出現(xiàn)顏色反應,說明移植的干細胞可以分化形成胰島B細胞,并能分泌胰島素使血糖維持在正常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用無水乙醇或丙酮提取、分離紫色洋蔥鱗片葉中的色素
B.用紫色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觀察質壁分離時看不到染色體
C.觀察線粒體用新鮮的蘚類葉片代替口腔上皮細胞效果更佳
D.粗提取DNA實驗中,用0.14mol/LNacl溶解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近年來霧霾成為北京的熱議話題.下列有關霧霾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吞噬細胞吞噬PM2.5,屬于人體免疫的第三道防線
B.治理霧霾,遵循的生態(tài)工程原理是協(xié)調與平衡原理
C.PM2.5可能成為過敏原,其誘發(fā)的過敏反應屬于免疫異常
D.人體吸入顆粒物引發(fā)的咳嗽屬于非條件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研究發(fā)現(xiàn)肝癌組織中的核因子kB(核內轉錄調控因子)異;罨罂梢种聘伟┘毎蛲觯龠M肝瘤細胞存活.下列有關此研究的理論依據及意義的描述中,不合理的是(  )
A.核因子kB參與腫瘤的啟動、發(fā)生及發(fā)展
B.抑制核因子kB表達可促進肝癌細胞亡
C.核因子kB可使正常機體細胞增殖和細胞凋亡保持平衡狀態(tài)
D.阻斷核因子kB的激活可能有助于抑制肝癌細胞的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有氧運動”近年來很流行,是指人體吸入的氧氣與需求相等,達到生理上的平衡狀態(tài).如圖示人體運動強度與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氣消耗率的關系.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b段為有氧呼吸,bc段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cd段為無氧呼吸
B.運動強度大于c后,產生大量乳酸,導致血漿pH值降低
C.若運動強度長期超過c,會因為乳酸大量積累而使肌肉酸脹乏力
D.無氧呼吸使有機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散失,其余儲存在ATP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里約奧運會跳水比賽第一天的場地,水池變?yōu)榫G色,這一現(xiàn)象與水中的藻類生物有關,下列關于綠藻和藍藻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都含有光合色素B.都能發(fā)生基因突變
C.都含有核糖體D.都能進行有絲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良種牛繁育的產業(yè)化技術的部分過程如圖所示.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產生后代E的過程中,圖中的A、B、C、D牛中,D?梢允欠橇挤N個體.
(2)若①是體外受精,需要提供發(fā)育至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期的卵子和已獲能的精子.②過程通過顯微操作去除受體卵子細胞核的目的是使重組細胞的核遺傳物質完全來自供體母牛B完全來自良種牛;③過程用物理或化學方法處理的目的是激活受體細胞,使其完成細胞分裂和發(fā)育進程.
(3)用于移植的胚胎需要用發(fā)育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至適宜的階段.在使用合成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時,通常還需加入血清(血漿)等天然物質.在培養(yǎng)過程中,需要適時更換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液,以清除代謝產物,防止代謝產物積累對早期胚胎造成危害.
(4)與F相比,E更具有多樣性.其原因是:E是有性生殖后代,其親代減數分裂及受精過程中會分別發(fā)生基因重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為了防治大氣污染,煙氣脫硫是環(huán)保領域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研究人員為了獲得用于煙氣脫硫的脫硫細菌,并了解其生長規(guī)律,進行了如下操作.請回答下列問題:
(1)采樣與細菌的篩選:在某熱電廠煙囪周圍區(qū)域要盡量做到隨機采集土樣.為確保能夠從樣品中分離到所需要的煙氣脫硫細菌,可以通過選擇培養(yǎng)增加脫硫菌的濃度.
(2)馴化脫硫細菌:將篩選出的脫硫細菌接種于有少量無菌水的三角瓶中,邊攪拌邊持續(xù)通入SO2氣體幾分鐘,然后接種到培養(yǎng)基上,待長出菌落后再重復上述步驟,并逐步延長通SO2的時間,同時逐步降低培養(yǎng)基的pH.此操作的目的是分離出耐受SO2和適應酸性環(huán)境的脫硫細菌.
(3)培養(yǎng)與觀察:一般來說,在一定的培養(yǎng)條件下(相同的培養(yǎng)基、溫度及培養(yǎng)時間),馴化后的脫硫細菌表現(xiàn)出穩(wěn)定的菌落特征.用高倍顯微鏡不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觀察到脫硫細菌的核糖體.
(4)探究生長規(guī)律:在計數時,計數方法有稀釋涂布平板法和顯微鏡直接計數法.在用稀釋涂布平板法進行計數時,當樣品的稀釋度足夠高時,培養(yǎng)基表面生長的一個菌落來源于樣品稀釋液中的一個活菌;通過統(tǒng)計平板上的菌落數,就能推測出樣品中大約含有多少活菌,通常推測統(tǒng)計的菌落數往往比活菌的實際數目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是自然條件下某種群數量的動態(tài)變化模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不能(填“能”或“不能”)反映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
(2)圖中曲線是反映種群數量動態(tài)變化的數學模型.圖中A點后,種群的增長速率減。ㄌ睢霸龃蟆薄ⅰ皽p小”或“基本不變”).在自然條件下,種群數量達到K值后常在K值上下波動,這是因為有些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呈周期性變化.
(3)提高種群的K值,可采用就地保護的措施,這是對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保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