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40645  140653  140659  140663  140669  140671  140675  140681  140683  140689  140695  140699  140701  140705  140711  140713  140719  140723  140725  140729  140731  140735  140737  140739  140740  140741  140743  140744  140745  140747  140749  140753  140755  140759  140761  140765  140771  140773  140779  140783  140785  140789  140795  140801  140803  140809  140813  140815  140821  140825  140831  140839  170175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酶與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A.RNA聚合酶催化的底物是RNA

B.蔗糖酶能使蔗糖水解為兩分子的葡萄糖,水解產(chǎn)物與斐林試劑反應產(chǎn)生磚紅色沉淀

C.葉綠體和線粒體中均可以產(chǎn)生ATP,并用于物質的運輸、細胞的分裂等各種生命活動

D.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密閉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 h后測得該容器中O2減少24 mL,CO2增加48 mL,則在1 h內酒精發(fā)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所消耗的葡萄糖量的

A.1/3 B.1/2 C.2倍 D.3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正常綠色植物的葉綠素a的吸收光譜、葉綠體色素總吸收光譜以及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譜(作用光譜代表各種波長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下列對該圖的分析,錯誤的是

A.圖示表明葉綠素a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

B.總吸收光譜代表葉綠體4種色素對光能的吸收

C.圖示表明只有葉綠素a吸收的光能才能用于光合作用

D.總吸收光譜與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譜基本一致,說明葉綠體色素吸收的光能都能參與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綠色植物體內某些代謝過程中物質的變化,a、b、c為代謝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chǎn)中產(chǎn)生的O2參與c中第二階段的反應

B.b在葉綠體基粒上進行

C.水參與c中第二階段的反應

D.X代表的物質從葉綠體的基質移向葉綠體的基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在正常和干旱條件下觀賞植物蝴蝶蘭CO2吸收速率日變化的曲線圖。長期干旱條件下,蝴蝶蘭在夜間吸收CO2并貯存在細胞中。下列關于蝴蝶蘭在長期干旱條件下0~4時的說法正確的是

A.有ATP和[H]的合成,不進行暗反應

B.無ATP和[H]的合成,不進行暗反應

C.有ATP和[H]的合成,可進行暗反應

D.無ATP和[H]的合成,可進行暗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中圖甲表示某種植物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的關系,圖乙表示該植物葉肉細胞的部分結構(圖中M和N代表兩種氣體)。據(jù)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注:不考慮無氧呼吸;m1、m2、m3、m4、n1、n2、n3、n4表示氣體的分子數(shù))

A.圖甲中的縱坐標數(shù)值即為圖乙中的m4

B.圖甲中C點時,圖乙中有m1=n1=m4=n4

C.圖甲中E點以后,圖乙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1值太低

D.圖甲中A、B、C、D、E任意一點,圖乙中都有m1=n1>0,m2=n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生物的某些變異可通過細胞分裂某一時期染色體的行為來識別。甲、乙兩模式圖分別表示細胞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出現(xiàn)的“環(huán)形圈”、“十字形結構”現(xiàn)象,圖中字母表示染色體上的基因。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甲、乙兩種變異類型分別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基因重組

B.圖甲是由于個別堿基對的增添或缺失,導致染色體上基因數(shù)目改變的結果

C.圖乙是由于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fā)生交叉互換的結果

D.甲、乙兩圖常出現(xiàn)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體數(shù)與DNA數(shù)之比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們試圖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種生物生產(chǎn)甲種生物的一種蛋白質。生產(chǎn)流程是:甲生物的蛋白質→mRNA目的基因與質粒DNA重組導入乙細胞獲得甲生物的蛋白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過程①需要的酶是逆轉錄酶,原料是A、U、G、C

B. 過程②要用限制酶切斷質粒DNA,再用DNA連接酶將目的基因與質粒連接在一起

C. 如果受體細胞是細菌,可以選用枯草桿菌、炭疽桿菌等

D. 過程④中用的原料不含有A、U、G、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高等動物細胞增殖的敘述,錯誤的是

A.有絲分裂間期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都進行1次染色體的復制

B.在細胞周期的間期已經(jīng)形成了 2個中心體,在有絲分裂前期形成紡錘體

C.染色體數(shù)為2n=24的性原細胞進行減數(shù)分裂,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體數(shù)和染色體DNA分子數(shù)分別為12和24

D.若在G2期某染色質的1個DNA分子發(fā)生片段缺失,則該細胞有絲分裂產(chǎn)生的2個子細胞均含有該異常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實驗室做了如下所示的研究。

在培養(yǎng)過程中,觀察核膜被3H標記的一個細胞周期,發(fā)現(xiàn)分裂期形成許多帶放射性的單層小囊泡,分裂完成后,原有的放射性標記全部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的核膜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與纖維母細胞相比,經(jīng)過程a形成的誘導干細胞的全能性較低

B.分裂期時不進行DNA的復制,但仍能進行翻譯,合成某些蛋白質

C.核膜在間期裂解為許多小膜泡,分裂過程中放射性的小囊泡隨機分配到細胞兩極

D.硝化細菌無絲分裂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核膜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