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41900  141908  141914  141918  141924  141926  141930  141936  141938  141944  141950  141954  141956  141960  141966  141968  141974  141978  141980  141984  141986  141990  141992  141994  141995  141996  141998  141999  142000  142002  142004  142008  142010  142014  142016  142020  142026  142028  142034  142038  142040  142044  142050  142056  142058  142064  142068  142070  142076  142080  142086  142094  170175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武漢二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無機鹽離子在細胞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影響植物細胞吸收離子的因素很多。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研究營養(yǎng)液中O2含量變化對某植物吸收K+速率的影響(其他條件都是適宜的),實驗結果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可分析得出該植物吸收K+是要消耗能量的

B. 從圖中可以看出,沒有氧氣該植物就不能吸收K+

C. AB段限制吸收K+速率的主要因素是O2

D. BC段表示營養(yǎng)液中O2含量不再是影響K+吸收速率的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武漢二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培養(yǎng)瓶中氣體
 

溫度(℃)
 

離子相對吸收量(%)
 

空氣
 

17
 

100
 

氮氣
 

17
 

10
 

空氣
 

3
 

28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

A、與空氣相比,氮氣環(huán)境有利于該植物幼根對該離子的吸收

B、該植物幼根對該離子的吸收與溫度的變化無關

C、氮氣環(huán)境中該植物幼根細胞吸收該離子不消耗能量

D、有氧條件有利于該植物幼根對該離子的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武漢二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關細胞內囊泡運輸?shù)拿枋,正確的是 ( )

A、細胞核內的RNA通過囊泡運輸?shù)郊毎|

B、蛋白質類激素經囊泡運輸分泌到細胞外

C、細胞器之間都能通過囊泡進行物質運輸

D、囊泡運輸依賴膜的流動性且不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武漢二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該實驗的結果不能說明 ( )

A. 植物根對水分子的吸收和對礦質元素的吸收是兩種不同的跨膜運輸方式

B. 與番茄相比,水稻對Si4+需要量大,對Ca2+需要量小

C. 不同植物根尖細胞膜上載體的種類和數(shù)量是不同的

D. 植物對各種離子的吸收速率與溶液中離子的濃度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武漢二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A、第二次觀察(D)和第一次觀察(B)形成對照,第三次觀察(F)和第二次觀察(D)形成對照

B、該實驗用顯微鏡主要觀察原生質層和細胞壁的位置關系、液泡的顏色和大小等

C、如果將蔗糖溶液換成濃度適宜的KNO3溶液,則可以省略E過程

D、如果增大蔗糖溶液的濃度,實驗效果會更明顯且一定不影響細胞的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武漢二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物質進出細胞方式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 滲透作用指水分子通過半透膜從高濃度溶液向低濃度溶液擴散的過程

B. 人甲狀腺濾泡細胞通過主動運輸攝取I-

C. 土壤溫度不影響植物根系對礦質元素離子的吸收

D. 抗體在載體蛋白協(xié)助下通過主動運輸?shù)姆绞捷斔偷郊毎?/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武漢二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物質進出細胞方式的概念圖,對圖示分析正確的是 ( )

A. 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通過①和③被吸收

B. ⑤⑥的共同特點是逆濃度梯度運輸物質

C. ①是既耗能又需載體蛋白的主動運輸

D. 果脯腌制時蔗糖進入細胞與③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武漢二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的失水和吸水實驗中,顯微鏡下可依次觀察到甲、乙、丙三種細胞狀態(tài)。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 由甲到乙的變化中,細胞壁與原生質層之間逐漸充滿了外界溶液

B. 甲、乙、丙不可能在同一個細胞內依次發(fā)生

C. 與甲相比,乙所示細胞的細胞液濃度較低

D. 由乙轉變?yōu)楸倪^程中,沒有水分子從胞內擴散到胞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武漢二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繼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后,基因組絕大部分基因及其功能,都有待于在蛋白質層面予以提示和闡明。研究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就有可能找到連接基因、蛋白質與發(fā)育及有關疾病的紐帶。下列有關蛋白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 蛋白質的分子質量越大,包含的氨基酸種類就越多

B. 鹽析和高溫對蛋白質的影響相同,均破壞了其空間結構

C. 評價蛋白質食品營養(yǎng)價值主要依據(jù)其必需氨基酸的種類和含量

D. 細胞膜上只有磷脂分子可以運動,蛋白質分子是不能運動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武漢二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A. 協(xié)助擴散(易化擴散)的速率最高約為主動運輸?shù)?倍

B. 在較低濃度下,主動運輸?shù)妮d體先達到飽和狀態(tài)

C. 小腸絨毛細胞對葡萄糖的兩種運輸方式在同時進行

D. 在較高濃度下,細胞主要依賴主動運輸來增大吸收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