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42091  142099  142105  142109  142115  142117  142121  142127  142129  142135  142141  142145  142147  142151  142157  142159  142165  142169  142171  142175  142177  142181  142183  142185  142186  142187  142189  142190  142191  142193  142195  142199  142201  142205  142207  142211  142217  142219  142225  142229  142231  142235  142241  142247  142249  142255  142259  142261  142267  142271  142277  142285  170175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閬中中學高二上學期周測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面圖甲、圖乙為某種生物種群的年齡組成曲線,如不考慮其他因素,種群甲和種群乙未來個體數(shù)量的發(fā)展趨勢是( )

A.衰退型和增長型 B.增長型和衰退型

C.穩(wěn)定型和衰退型 D.穩(wěn)定型和增長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閬中中學高二上學期周測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種群增長速率與時間關系的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曲線表明,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只與時間有關而與其他物種無關

B.C~D段種群數(shù)量下降,主要原因有天敵、生活空間和資源等

C.該圖可表示密閉的恒定容積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增長速率的變化曲線

D.若該種群為海洋經(jīng)濟魚類,在捕撈期間,種群數(shù)量最好保持在E時期的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閬中中學高二上學期周測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活著多種植食性動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動物種群個體數(shù)量的變化如圖所示。若不考慮該系統(tǒng)內(nèi)生物個體的遷入與遷出,下列關于該種群個體數(shù)量變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若a點時環(huán)境因素發(fā)生變化,但食物量不變,a點以后個體數(shù)量變化不符合“S”型增長

B.若該種群出生率提高,個體數(shù)量的增加也不會大幅超過b點

C.天敵的大量捕食會導致該種群個體數(shù)量下降,下降趨勢與b—c段相似

D.年齡組成變動會導致該種群個體數(shù)量發(fā)生波動,波動趨勢與c—d段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閬中中學高二上學期周測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調(diào)查活動或?qū)嶒炛,計算所得?shù)值與實際數(shù)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

A.標志重捕法調(diào)查灰喜鵲種群密度時標志物脫落

B.用血球計數(shù)板計數(shù)酵母菌數(shù)量時只統(tǒng)計方格內(nèi)細胞

C.樣方法調(diào)查蒲公英種群密度時在分布較稀疏的地區(qū)取樣

D.探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時僅用肉眼對小動物進行觀察和分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閬中中學高二上學期周測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表說明有一種必要的生長因子和另一種物質(zhì)分別是由兩種微生物合成的。如果將兩種微生物培養(yǎng)在一起,它們之間的關系最可能是( )

生物

必須供應的生長因子

被合成并釋放的物質(zhì)

紅色酵母

嘧啶

毛霉

噻唑

嘧啶

A.競爭 B.捕食 C.互利共生 D.沒有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閬中中學高二上學期周測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廢棄的池塘中長出樹林,大約要經(jīng)歷以下幾個階段:①干涸池塘階段;②灌木階段;③喬木階段;④草本植物階段。演替的正確順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閬中中學高二上學期周測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制作泡菜時,乳酸菌產(chǎn)生的乳酸可以抑制異種生物的生長,但乳酸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又會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這些現(xiàn)象中包括的生態(tài)因素有( )

A.競爭和種內(nèi)斗爭

B.種內(nèi)互助、競爭和種內(nèi)斗爭

C.競爭和種內(nèi)互助

D.種內(nèi)互助和種內(nèi)斗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閬中中學高二上學期周測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自然界中,每一種生物幾乎都受到周圍其他生物的影響。下圖中表示甲、乙兩種生物之間的數(shù)量變化關系,在下列4幅營養(yǎng)關系圖中,與題干所示的種間數(shù)量關系最符合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閬中中學高二上學期周測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中甲、乙、丙三圖分別表示兩種生物種群隨時間推移而發(fā)生的數(shù)量變化。三圖表示的最可能關系依次是( )

A.競爭、捕食、共生 B.共生、捕食、競

C.競爭、共生、捕食 D.捕食、競爭、共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閬中中學高二上學期周測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生活在一個生物群落的兩個種群(a、b)的數(shù)量變化如下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a(chǎn)種群與b種群為捕食關系,a種群依賴于b種群

B.a(chǎn)種群與b種群為競爭關系,競爭程度由強到弱

C.b種群為“J”型增長,始終受到a種群的制約

D.a(chǎn)種群為“S”型增長,其增長受本身密度的制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