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43683  143691  143697  143701  143707  143709  143713  143719  143721  143727  143733  143737  143739  143743  143749  143751  143757  143761  143763  143767  143769  143773  143775  143777  143778  143779  143781  143782  143783  143785  143787  143791  143793  143797  143799  143803  143809  143811  143817  143821  143823  143827  143833  143839  143841  143847  143851  143853  143859  143863  143869  143877  170175 

科目: 來源:2017屆廣西欽州市畢業(yè)班第二次適應性測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腐乳是我國獨特的傳統(tǒng)發(fā)酵食品,是用豆腐發(fā)酵制成的,民間老法生產(chǎn)豆腐乳均為自然發(fā)酵,現(xiàn)代釀造廠多采用優(yōu)良的毛霉菌種進行發(fā)酵;卮鹣铝袉栴}:

(1)為了篩選出優(yōu)良的毛霉菌種,可配制以豆渣為唯一氮源的培養(yǎng)基,并在埔養(yǎng)基中加入________試刑,使之呈紫色,將毛霉孢子懸浮液用______法接種在培養(yǎng)基上進行培養(yǎng),培養(yǎng)基上會出現(xiàn)以毛霉菌落為中心的_______,挑選_______的菌落中的菌株用于生產(chǎn)。

(2)為了保持菌種的純凈,可將菌種接種到試管的_______培養(yǎng)基上臨時保藏,在合適的溫度下培養(yǎng),當菌落長成后,將試管放入_______℃的冰箱中保藏。

(3)腐乳制作過程中要加鹽腌制,加鹽可以_______,使豆腐塊變硬,還能______,避免豆腐塊腐敗變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廣西欽州市畢業(yè)班第二次適應性測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物——選修3: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題】回答下列關于現(xiàn)代生物科技的問題:

(1)動物細胞培養(yǎng)時為了將組織分散成單個細胞,常用_______處理剪碎的組織塊,并用培養(yǎng)液將細胞稀釋制成_________。

(2)動物細胞培養(yǎng)時需要通入5%的C02,其目的是_________,為了防止雜菌污染,通常要在培養(yǎng)基中添加___________。

(3)動物細胞核移植時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________;常選用處于_______(時期)的卵母細胞作為受體細胞,主要是因為卵細胞大,易操作,含有促進_____表達的相關物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甘肅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之間進行重新組合,稱為基因重組。下列各選項能夠體現(xiàn)基因重組的是

A. 利用人工誘導的方法獲得青霉素高產(chǎn)菌株

B.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生產(chǎn)干擾素的大腸桿菌

C. 在海棠枝條上嫁接蘋果的芽,海棠與蘋果之間實現(xiàn)基因重組

D. 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涂抹未授粉的雌蕊柱頭,以獲得無子番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甘肅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昆蟲種群的翅色有綠色(AA)、淺褐色(Aa)和褐色(aa)三種表現(xiàn)型。抽樣調(diào)查得知,當年綠色、淺褐色和褐色個體各占65%、25%和10%,現(xiàn)假設該種群中綠色個體每年增加10%,淺褐色個體數(shù)目不變,褐色個體每年減少10%,則第二年該種群中決定翅色A基因的頻率約為

A. 45.7% B. 76.5% C. 79.6% D. 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甘肅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經(jīng) X 射線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種,其后代中出現(xiàn)了幾株開白花植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白花植株的出現(xiàn)是對環(huán)境主動適應的結(jié)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

B. X 射線不僅可引起基因突變,也會引起染色體變異

C. 通過雜交實驗,可以確定是顯性突變還是隱性突變

D. 觀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狀,可確定是否是可遺傳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甘肅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中A、B、C表示環(huán)境條件差異較大、存在地理隔離的三個地區(qū),A地區(qū)某種群部分個體遷移至B、C地區(qū)(t1、t2表示不同的時期),經(jīng)長期進化逐漸形成兩個新物種乙、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留居在A地區(qū)的甲種群基因庫將保持穩(wěn)定不變

B.自然界中新物種的形成必須經(jīng)過地理隔離這一條件

C.同一物種的兩個不同種群間的地理隔離不會阻礙其基因交流

D.通過這種方式形成的乙、丙是能適應各自環(huán)境的新物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甘肅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和進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 細菌在接觸青霉素后會產(chǎn)生具有抗藥性的突變個體,青霉素的選擇作用使其生存

B. 蜂鳥細長的喙與倒掛金鐘的筒狀花萼是他們長期共同進化形成的相互適應特征

C. 異地新物種的形成通常要經(jīng)過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

D. 自然選擇能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甘肅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人體體液物質(zhì)交換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乙酰膽堿可以存在于②中

B. ①與②、④相比含有較多的蛋白質(zhì)

C. ①、②、③依次為血液、組織液、細胞內(nèi)液

D. 正常情況下,血紅蛋白不會存在于①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甘肅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同學給健康實驗兔靜脈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鹽水)20 mL后,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A.輸入的溶液會從血漿進入組織液

B.細胞內(nèi)液和細胞外液分別增加10 mL

C.細胞內(nèi)液Na+的增加遠大于細胞外液Na+的增加

D.輸入的Na+中50%進入細胞內(nèi)液,50%分布在細胞外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甘肅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給狗喂食會引起唾液分泌,但鈴聲刺激不會。若每次在鈴聲后即給狗喂食,這樣多次結(jié)合后,狗一聽到鈴聲就會分泌唾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大腦皮層沒有參與鈴聲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過程

B.食物引起味覺和鈴聲引起唾液分泌屬于不同的反射

C.鈴聲和喂食反復結(jié)合可促進相關的神經(jīng)元之間形成新的聯(lián)

D.鈴聲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