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圖是連續(xù)分裂的細胞在各個不同時期DNA含量的測定結(jié)果,請據(jù)圖回答:
(1)完整的細胞周期從 開始到 為止。
(2)細胞核膜開始解體,核仁逐漸消失,紡錘體形成在 段。
(3)著絲點數(shù)目加倍,兩條染色單體分離在 段。
(4)觀察和研究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shù)目最好在 段。
(5)從圖中可以發(fā)現(xiàn),母細胞與子細胞的細胞核中DNA分子的數(shù)量是穩(wěn)定的,其意義在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關(guān)于細胞工程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植物細胞融合必須先制備原生質(zhì)體
B.試管嬰兒技術(shù)包括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兩方面
C.經(jīng)細胞核移植培育出的新個體只具有一個親本的遺傳物質(zhì)
D.用于培養(yǎng)的植物器官或組織屬于外植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表為三個穩(wěn)定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植物調(diào)查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草原類型 | 草甸草原 | 典型草原 | 荒漠草原 |
植物總種數(shù) | 160 | 100 | 80 |
平均種數(shù)(種數(shù)/米2)) | 20 | 18 | 10 |
平均產(chǎn)量(千克干重/公頃) | 2000 | 900 | 200 |
旱生植物的種數(shù)比例(%) | 25.0 | 49.1 | 78.0 |
據(jù)表可以確認的是
A.在植物豐富的區(qū)域采用樣方法獲得數(shù)據(jù) B.典型草原中各種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流經(jīng)草甸草原的總能量大于典型草原 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豐富度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恐龍是中生代時期最繁盛的一種大型爬行動物,但是到白堊紀末期盡歿于世。從生物進化角度而論,恐龍滅絕的原因可能是( )
A.食物不足 B.防衛(wèi)能力不強
C.環(huán)境變化 D.生存斗爭失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近年來,惠州治理西湖,以改善居民生活環(huán)境。如右圖是西湖的生物類群關(guān)系,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有________條食物鏈,魚類與貝類關(guān)系應該是________。
(2)水草和浮游藻類所需的礦質(zhì)營養(yǎng)來自細菌、真菌等生物的________,生活在西湖淤泥中的細菌代謝類型主要為________。
(3)西湖治理前被排入過量居民生活污水,西湖中藻類和水草瘋長,并帶來了負面影響,下列控制水草瘋長不合理的措施是________。(多選)
①打撈水草,開發(fā)利用 ②引水稀釋
③使用除草劑 ④控制污水排入
(4)有人提出大量引種水花生、水葫蘆抑制西湖藻類及水草瘋長。你認為這樣做會引起哪些不良后果?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熊貓的精原細胞有42條染色體,且性別決定為XY型,則次級精母細胞階段,細胞內(nèi)的染色體的組成情況可能是( )
①40+XX、40+YY、20+X、20+Y⑤40+XY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表述中哪一項不是拉馬克的觀點( )
A.生物的種類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的
B.生物的種類從古到今是一樣的
C.環(huán)境的變化使生物出現(xiàn)新的性狀,并且將這些性狀遺傳給后代
D.生物的某一器官發(fā)達與否取決于用與不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質(zhì)壁分離和復原實驗可以說明或證明下列中的哪項
( )
①植物細胞的死活、谠|(zhì)層的伸縮性比細胞壁的伸縮性大③當外界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滲透失水;反之,細胞則滲透吸水、茉|(zhì)層具有選擇透過性、菁毎诘闹饕煞质抢w維素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在“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時,將盛有鹽酸和載玻片的小燒杯放在大燒杯中保溫5 min。
(1)水浴加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保溫時間過短______________,過長則______________。
(2)換用高倍物鏡前應移動________,將目標移至視野中央;換用高倍物鏡后視野變__________,若想觀察清楚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jù)人的口腔上皮細胞中DNA、RNA分布的狀況,某同學得出的結(jié)論是“真核細胞的DNA主要分布于細胞核中,RNA主要分布于細胞質(zhì)中”,你認為有何不妥?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M、m和N、n分別表示某動物的兩對同源染色體,A、a和B、b分別表示等位基因,基因與染色體的位置如圖所示,下面對該動物精巢中部分細胞的分裂情況分析合理的是( )
A.正常情況下,若某細胞的基因型為AABB,此時該細胞的名稱為初級精母細胞
B.正常情況下,若某細胞含有MMmmNNnn這8條染色體,則此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
C.在形成次級精母細胞過程中,圖中的染色體發(fā)生復制、聯(lián)會、著絲點分裂等變化
D.M和N染色體上的基因可能會發(fā)生交叉互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