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27743  27751  27757  27761  27767  27769  27773  27779  27781  27787  27793  27797  27799  27803  27809  27811  27817  27821  27823  27827  27829  27833  27835  27837  27838  27839  27841  27842  27843  27845  27847  27851  27853  27857  27859  27863  27869  27871  27877  27881  27883  27887  27893  27899  27901  27907  27911  27913  27919  27923  27929  27937  170175 

科目: 來源: 題型:

水稻的有芒(A)對無芒(a)為顯性,抗病(B)對易感病(b)為顯性,這兩對基因自由組合,F(xiàn)有純合有芒易感病株與純合無芒抗病株雜交,得到F1代,再將此F1與無芒的雜合抗病株雜交,子代的四種表現(xiàn)型為有芒抗病,有芒易感病,無芒抗病,無芒易感病,其比例為

A.9∶3∶3∶1 B.3∶1∶3∶1

C.1∶1∶1∶1 D.1∶3∶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科學家為了探究影響細胞衰老的因素,進行了如下實驗。

一、實驗Ⅰ:分別在相同的條件下,體外培養(yǎng)胎兒、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成纖維細胞,結果如下表:

實驗Ⅱ:分別將鼠、雞、人和龜?shù)捏w細胞在體外培養(yǎng),結果如下圖:

實驗Ⅲ:將年輕人體細胞去核后與老年人細胞核融合;將老年人體細胞去核后與年輕人的細胞核融合,分別在體外培養(yǎng),結果前者不分裂,后者旺盛分裂。

(1)每個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實驗Ⅰ:______________隨著生物體的年齡增大而減弱;

實驗Ⅱ:______________與物種的特異性有關,一般來說,________的物種,體細胞分裂的最高次數(shù)越高。

實驗Ⅲ:________是決定細胞衰老的重要因素。

二、細胞衰老可能與端粒截短有關,每條染色體的兩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即端粒。人體細胞分裂的次數(shù)與特異性染色體端粒的長短有關。隨著每一次分裂,端粒的長度都要縮短一些,一旦達到“關鍵長度”,細胞增殖就結束。然而,人的骨髓細胞和癌細胞,在端粒酶的作用下,會伸長已縮短的染色體末端。因此,這些染色體就能快速地進行細胞分裂而不會達到“關鍵長度”,細胞就持續(xù)增殖。細胞衰老可能是在端粒DNA序列“截短”后,端粒內側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受到損傷,結果使細胞活動漸趨異常。

(2)請指出端粒酶、端粒長度和細胞分裂次數(shù)的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癌癥發(fā)病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轉變?yōu)榘┗。請結合端粒的有關知識,指出癌基因使細胞無限增殖的可能途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對“人類基因組計劃”成果的開發(fā)和利用,如果不當,也會給人類帶來不利,下列開發(fā)和利用不當?shù)氖恰? )

A.開發(fā)新的疾病診斷、治療方法

B.開發(fā)新的預防疾病的方法

C.根據人類的意愿,任意改變自身的某些性狀

D.推動環(huán)境、能源、信息等新技術的開發(f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當把紫色的洋蔥鱗片葉的表皮置于質量濃度為0.3 g·mL-1的蔗糖溶液中后,原生質層和細胞壁之間將(  )

A.緊緊靠在一起      B.充滿細胞液

C.充滿蔗糖溶液      D.充滿清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為光合作用過程示意圖,在適宜條件下栽培的小麥,如果突然將c降低至極低水平(其他條件不變),則a、b在葉綠體中的含量變化將會是         (  )

A.a上升、b下降        B.a、b都上升

C.a、b都下降          D.a下降、b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豌豆是遺傳學研究的理想材料,表1表示豌豆相關性狀的基因所在的染色體,表2中的豌豆品系②~⑤除所給隱性性狀外,其余相關基因型均為顯性純合,分析回答相關問題:

表1:

性狀

花色

種皮顏色

子葉顏色

高度

子葉味道

所在染色體

?

表2:

品系

性狀

顯性

純合

白色aa

綠種皮bb

甜子葉cc

黃子

葉dd

矮莖ee

隱性純合

(1)若想通過觀察花色進行基因分離定律的實驗,應選的親本組合是__________(填品系號);若要進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驗,選擇品系①和⑤作親本是否可行?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擇品系②和③作親本是否可行?________。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探究控制子葉顏色與子葉味道的基因是否位于同一染色體上,某生物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請分析并完成實驗:

第一年,以品系③為母本,品系④為父本雜交,收獲的F1種子的性狀表現(xiàn)為(  )

A.黃種皮、綠色非甜子葉     B.黃種皮、黃色非甜子葉

C.綠種皮、綠色甜子葉      D.綠種皮、綠色非甜子葉

第二年,種植F1種子,讓其自交,收獲F2種子,并對F2種子的子葉性狀進行鑒定統(tǒng)計。

實驗結果及相應結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第二年讓F1與品系⑥雜交,實驗結果及相應結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組織培養(yǎng)實驗室的愈傷組織被真菌嚴重污染,為查找污染原因設計了4個實驗,實驗條件除圖示外共他均相同。下列各圖表示實驗結果,據圖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A.污染主要不是培養(yǎng)基滅菌時間短造成的

B.污染主要來源于組織培養(yǎng)所用的離體組織

C.調節(jié)培養(yǎng)基pH不能解決污染問題

D.調節(jié)培養(yǎng)溫度不能解決污染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保水劑是一類高分子聚合物,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及水肥利用率。某生物興趣小組探究“保水劑和氮肥對小麥光合作用的影響”,進行了以下實驗:

材料用具:相同土壤基質栽培的小麥幼苗若干,保水劑,氮肥等。

方法步驟:①選取長勢一致的小麥幼苗若干,平均分為A、B、C三組,分別施用適量的保水劑(60kg·hm-2)、氮肥(255kg·hm-2)、保水劑(60kg·hm-2)+氮肥(255kg·hm-2),置于相同的輕度干旱條件下培養(yǎng),其它培養(yǎng)條件相同且適宜。

②在小麥灌漿期選擇晴朗無風的上午,于10:00-11:00從每組選取相同數(shù)量的葉片,進行CO2吸收量及葉綠素含量的測定。結果(均值)如下表:

實驗結論:適量的保水劑與氮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小麥光合作用強度。

(1) 請指出上述方法步驟的缺陷并改正:步驟①     ;步驟②     。

(2) 如不考慮方法步驟中的缺陷,從影響光合作用的內在因素分析,保水劑與氮肥配施提高了CO2吸收量的原因可能是    。

(3)實驗測得的CO2 吸收量      (大于、等于、小于)光合作用過程中CO2實際消耗量,理由是    。光合作用強度可通過測定CO2吸收量,也可以通過測定    釋放量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根據群落演替的理論,在裸巖上經過一定的時間,最終就會演替出森林。請據此回答問題:

(1)光裸的巖地上最終演替出森林,其過程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衣首先在裸巖上定居,同時,地衣分泌的________腐蝕了堅硬的巖石表面,加速了巖石風化成________的過程。

(3)各種昆蟲及其他小動物開始進入生物群落的階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衣階段與苔蘚階段相比,土壤中的有機物含量較多的是______________,微生物種類較多的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在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將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與R型活細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在小鼠體內S型活細菌和R型活細菌含量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在死亡的小鼠體內存在著S型和R型兩種細菌

B.被殺死的S型細菌在R型活細菌的轉化下激活并在小鼠體內繁殖

C.曲線bc段上升,與S型細菌在小鼠體內增殖導致小鼠免疫力降低有關

D.該小鼠體內的S型活細菌含有R型細菌的遺傳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