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在探索遺傳物質的過程中,赫爾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用32P標記T2噬菌體的蛋白質,用35S標記T2噬菌體的DNA
B.分別用含有32P的T2噬菌體和含有35S的T2噬菌體進行侵染實驗
C.用含有充足有機物的完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T2噬菌體
D.該實驗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血糖平衡的調節(jié)過程是多種激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唯一的一種能降低血糖濃度的激素是( )
A.胰島素 B.胰高血糖素
C.腎上腺激素 D.甲狀腺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植物向光性的形成,是由于單側光使( )
A.莖尖芽的頂端分生組織合成生長素的能力發(fā)生改變
B.生長素在莖尖向光側比背光側的含量高
C.生長素在莖尖背光側比向光側的含量高
D.莖尖感光部位的生長素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小麥的高稈與矮稈(D、d)是一對相對性狀,抗銹病與易染銹病(T、t)是一對相對性狀。讓一種高稈抗銹病的小麥與另一種矮稈抗銹病的小麥雜交,得到的后代如下圖(已知高稈(D)對矮稈是顯性,兩對性狀遵循自由組合規(guī)律)。下列與之有關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
A.抗銹病對易染銹病一定是顯性
B.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一定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
C.子代中,矮稈抗銹病的純合子占矮稈抗銹病的
D.子代中,高稈小麥一定是雜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關于染色體變異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染色體結構變異是指排列在染色體上的基因的數(shù)目和排列順序發(fā)生改變
B.若非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交叉互換,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
C.不同種的染色體組的染色體形態(tài)、大小存在差異性
D.多數(shù)染色體變異對生物的生存不利,因此在生物進化和實踐育種中沒有多大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原核生物的細胞結構中沒有線粒體,只能通過無氧呼吸獲得能量
B.核糖體是細胞內蛋白質的“裝配機器”,由蛋白質和mRNA組成
C.藍藻細胞有絲分裂前后,染色體數(shù)目一般不發(fā)生改變
D.細胞分化、衰老和癌變都會導致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發(fā)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