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44241  44249  44255  44259  44265  44267  44271  44277  44279  44285  44291  44295  44297  44301  44307  44309  44315  44319  44321  44325  44327  44331  44333  44335  44336  44337  44339  44340  44341  44343  44345  44349  44351  44355  44357  44361  44367  44369  44375  44379  44381  44385  44391  44397  44399  44405  44409  44411  44417  44421  44427  44435  170175 

科目: 來源:2010年江蘇省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初賽理論試題 題型:單選題

以下關于生物進化的說法,錯誤的有:

A.在生物體上發(fā)現的已不使用的退化器官與進化論是矛盾的
B.進化論僅僅是一種理論,缺乏大量的實驗證據
C.復雜結構(如眼睛)的形成偶然通過自然選擇與進化一致
D.自然選擇為種群提供了等位基因新的來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江蘇省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初賽理論試題 題型:單選題

有新聞報道:連云港有一名大學生,長的很像香港影星古天樂,只是他的膚色白了點,于是他在暑假期間,每天到海邊充分享受陽光浴,以使自己的皮膚黝黑一點。然而,不到一個月,他的某處皮膚發(fā)生了癌變?戳诉@則新聞以后,你認為導致其表皮細胞癌變的原因是:

A.UV誘導其體內的維生素D的大量合成,過量的維生素可導致細胞癌變
B.UV直接導致細胞內的抗癌蛋白的失活
C.UV誘發(fā)DNA分子上出現大量損傷,當初這些損傷無法修復的時候,DNA便出現突變
D.UV先導致內臟細胞出現癌變,然后再轉移到表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江蘇省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初賽理論試題 題型:單選題

導致細胞癌變的因素有:

A.原癌基因的失活
B.原癌基因的過度表達
C.抑癌基因(抗癌基因)的失活
D.某些逆轉錄病毒的感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江蘇省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初賽理論試題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的是A、B兩個特殊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金字塔。對其正確的解釋是:


A.吃玉米的人所獲得的能量比吃牛肉的人獲得的能量多
B.能量沿著食物鏈單向流動,傳遞效率隨營養(yǎng)級的升高而逐級遞減
C.如果A和B中玉米數量相同,A能養(yǎng)活10 000人,那么,B最多能養(yǎng)活2 000人
D.如果土壤中含相同的難降解污染物,那么,A中的人比B中的人體內污染物濃度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江蘇省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初賽理論試題 題型:單選題

以下是關于過去的6 000年內地球上人口統(tǒng)計學上的變化陳述,你認為最可能是正確的是:

A.環(huán)境容納量即K值在過去的6 000年內已經發(fā)生了變化
B.過去的6 000年的人口變化的總趨勢為對數增長
C.大約自1 800年前以來,地球上的人口已達到它的環(huán)境容納量
D.在過去的多數時間內,發(fā)生了劇烈的有規(guī)律的人口波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江蘇省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初賽理論試題 題型:單選題

最近科學家在水深三千多米的海洋底部的一塊鯨魚的骨架上,發(fā)現了兩種新型蠕蟲。這兩種蠕蟲無消化器官,它們通過附肢里的細菌攝取營養(yǎng)。像樹根一樣的附肢可深入到死鯨骨髓里吸取營養(yǎng),其中的細菌將骨中的脂肪轉變成糖供給蠕蟲。以下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有:

A.這些蠕蟲和細菌都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分解者
B.蠕蟲與細菌的關系屬于互利共生
C.這些細菌不可能進行有絲分裂
D.這種細菌體內具有乙醛酸循環(huán)途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江蘇省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初賽理論試題 題型:單選題

蟑螂喜歡在夜間出來活動。科學家將蟑螂放在實驗室里,人為地將白天和黑夜加以顛倒,大概過了一個星期以后,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時間活動(盡管實際上是白天),這個實驗的結果說明:

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變
B.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
C.信息傳遞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功能之一
D.行為信息可以影響蟑螂的行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江蘇省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初賽理論試題 題型:單選題

以下關于種群、群落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敘述,錯誤的有:

A.亞熱帶生長的常綠闊葉林組成一個種群
B.在群落演替早期,群落中優(yōu)勢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顯著變化
C.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物種群越多,營養(yǎng)結構越復雜,抵抗力穩(wěn)定性越大
D.發(fā)展生態(tài)農業(yè),能實現物種和能量的多級利用,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江蘇省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初賽理論試題 題型:單選題

由光合作用進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通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級向上轉移,所有這些能量最后將:

A.被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頂端食肉動物用作燃料
B.轉變成生態(tài)系統(tǒng)內的凈初級生長力
C.轉變成熱
D.轉變成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江蘇省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初賽理論試題 題型:單選題

如果將一處原始森林開辟成一個國家森林公園,為了繼續(xù)維持森林的生態(tài)平衡,需要采取的措施有:

A.在森林里放入一些珍貴的野生動物,以增加食物網的復雜性
B.在森林里引種一些珍貴的野生植物,以提高生產者的復雜性
C.定期清理森林里的枯枝落葉,以利于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
D.對森林進行簡單的隔離,以免人類過多的干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