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AB為⊙O的直徑,直線CD與⊙O相切于E,AD垂直CDD,BC垂直CDCEF垂直ABF,連接AE,BE.

證明:(1)∠FEB=∠CEB;

(2)EF2AD·BC.

【答案】(1)見解析(2)見解析

【解析】試題分析:(1)直線CD⊙O相切于E,利用弦切角定理可得∠CEB=∠EAB.由AB⊙O的直徑,可得∠AEB=90°.又EF⊥AB,利用互余角的關(guān)系可得∠FEB=∠EAB,從而得證.

2)利用(1)的結(jié)論及∠ECB=90°=∠EFBEB公用可得△CEB≌△FEB,于是CB=FB.同理可得△ADE≌△AFE,AD=AF.在Rt△AEB中,由EF⊥AB,利用射影定理可得EF2=AFFB.等量代換即可.

證明:(1直線CD⊙O相切于E,∴∠CEB=∠EAB

∵AB⊙O的直徑,∴∠AEB=90°

∴∠EAB+∠EBA=90°

∵EF⊥AB,∴∠FEB+∠EBF=90°

∴∠FEB=∠EAB

∴∠CEB=∠EAB

2∵BC⊥CD,∴∠ECB=90°=∠EFB,

∠CEB=∠FEBEB公用.

∴△CEB≌△FEB

∴CB=FB

同理可得△ADE≌△AFE,∴AD=AF

Rt△AEB中,∵EF⊥AB,∴EF2=AFFB

∴EF2=ADCB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函數(shù)f(x)=lg(x2﹣5x+6)和的定義域分別是集合A、B,
(1)求集合A,B;
(2)求集合A∪B,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定點O(0,0),A(3,0),動點P到定點O距離與到定點A的距離的比值是
(Ⅰ)求動點P的軌跡方程,并說明方程表示的曲線;
(Ⅱ)當λ=4時,記動點P的軌跡為曲線D.F,G是曲線D上不同的兩點,對于定點Q(﹣3,0),有|QF||QG|=4.試問無論F,G兩點的位置怎樣,直線FG能恒和一個定圓相切嗎?若能,求出這個定圓的方程;若不能,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中學(xué)將100名高二文科生分成水平相同的甲、乙兩個“平行班”,每班50人.陳老師采用AB兩種不同的教學(xué)方式分別在甲、乙兩個班進行教改實驗.為了了解教學(xué)效果,期末考試后,陳老師對甲、乙兩個班級的學(xué)生成績進行統(tǒng)計分析,畫出頻率分布直方圖(如下圖).記成績不低于90分者為“成績優(yōu)秀”.

(Ⅰ)根據(jù)頻率分布直方圖填寫下面2×2列聯(lián)表;

甲班(A方式)

乙班(B方式)

總計

成績優(yōu)秀

成績不優(yōu)秀

總計

(Ⅱ)判斷能否在犯錯誤的概率不超過0.05的前提下認為:“成績優(yōu)秀”與教學(xué)方式有關(guān)?

附:.

P(K2k)

0.25

0.15

0.10

0.05

0.025

k

1.323

2.072

2.706

3.841

5.0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圓的圓心坐標,直線被圓截得弦長為。

(Ⅰ)求圓的方程;

(Ⅱ)從圓外一點向圓引切線,求切線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直四棱柱中,底面四邊形是直角梯形,其中.

(Ⅰ)求證:直線平面;

(Ⅱ)試求三棱錐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若函數(shù)y=f(x)同時滿足:(。⿲τ诙x域內(nèi)的任意x,恒有f(x)+f(﹣x)=0;(ⅱ)對于定義域內(nèi)的任意x1 , x2 , 當x1≠x2時,恒有 , 則稱函數(shù)f(x)為“二維函數(shù)”.現(xiàn)給出下列四個函數(shù):
①f(x)=
②f(x)=﹣x3+x


其中能被稱為“二維函數(shù)”的有 (寫出所有滿足條件的函數(shù)的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下列四個命題:

, 互為相反數(shù)的逆命題;

②“若兩個三角形全等,則兩個三角形的面積相等的否命題;

,有實根的逆否命題;

不是等邊三角形,則的三個內(nèi)角相等逆命題;

其中真命題為(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DB=BC,DB⊥AC,點M是棱BB1上一點.
(1)求證:B1D1∥面A1BD;
(2)求證:MD⊥AC;
(3)試確定點M的位置,使得平面DMC1⊥平面CC1D1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