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如圖:已知AB⊥平面BCD,BC⊥CD,AD與平面BCD所成的角為30°,且AB=BC=2.
(1)求AD與平面ABC所成角的大;
(2)求點B到平面ACD的距離.

解:(1)如圖,

因為AB⊥平面BCD,所以AB⊥CD,又BC⊥CD,所以CD⊥平面ABC,∠DAC就是AD與平面ABC所成的角.
因為AB⊥平面BCD,AD與平面BCD所成的角為30°,故∠ADB=30°,
由AB=BC=2,得AD=4,,
所以
所以AD與平面ABC所成角的大小為45°;
(2)設(shè)點B到平面ACD的距離為d,由(1)可得,,

=

=
由VA-BCD=VB-ACD,得,所以
所以點B到平面ACD的距離為
分析:(1)由AB⊥平面BCD,所以AB⊥CD,又BC⊥CD,所以CD⊥平面ABC,∠DAC就是AD與平面ABC所成的角,然后直接解直角三角形即可;
(2)設(shè)出點B到平面ACD的距離,直接利用等積法求距離.
點評:本題考查了直線和平面所成角的計算,考查了利用等積法求點到面的距離,變換椎體的頂點,利用其體積相等求空間中點到面的距離是較有效的方法,此題是中檔題.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理)如圖,已知矩形ACEF的邊CE與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垂直,AB=
2
,
AF=1,M是線段EF的中點.
(1)求證:CM∥平面BDF;
(2)求二面角A-DB-F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3•嘉定區(qū)二模)(理)如圖:已知AB⊥平面BCD,BC⊥CD,AD與平面BCD所成的角為30°,且AB=BC=2.
(1)求AD與平面ABC所成角的大。
(2)求點B到平面ACD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07•靜安區(qū)一模)(理) 如圖,已知四棱錐P-ABCD的底面ABCD是邊長為a的正方形,點O為該正方形的中心,側(cè)棱PA=PC,PB=PD.
(1)求證:四棱錐P-ABCD是正四棱錐;
(2)設(shè)點Q是側(cè)棱PD的中點,且PD的長為2a.求異面直線OQ與AB所成角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數(shù)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13年上海市長寧、嘉定區(qū)高考數(shù)學(xué)二模試卷(理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理)如圖:已知AB⊥平面BCD,BC⊥CD,AD與平面BCD所成的角為30°,且AB=BC=2.
(1)求AD與平面ABC所成角的大;
(2)求點B到平面ACD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