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已知兩個正四棱錐P-ABCD與Q-ABCD的高分別為1和2,AB=4.

⑴證明PQ⊥平面ABCD;

⑵求異面直線AQ與PB所成的角;

⑶求點P到平面QAD的距離.

答案:
解析:

  解法一:

  ⑴連結(jié)AC、BD,設PABCDQABCD都是正四棱錐,

  所以PO⊥平面ABCD,QO⊥平面ABCD.從而P、O、Q三點在一條直線上,

  所以PQ⊥平面ABCD

  由題設知,ABCD是正方形,所以

 、朴散牛平面,故可以分別以直線CA、DB、QP為軸,軸,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如上圖),由題設條件,相關各點的坐標分別是,,,所以,

  于是

  從而異面直線AQPB所成的角是

 、怯散,點D的坐標是(0,-,0),,,

  設是平面QAD的一個法向量,

  由.取x=1,得

  所以點P到平面QAD的距離

  解法二:

  ⑴取AD的中點M,連結(jié)PMQM.因為PABCDQABCD都是正四棱錐,

  所以ADPM,ADQM.從而AD⊥平面PQM

  又平面PQM,所以PQAD.同理PQAB,所以PQ⊥平面ABCD

  ⑵連結(jié)AC、BD,由PQ⊥平面ABCD及正四棱錐的性質(zhì)可知OPQ上,從而P、A、QC四點共面.取OC的中點N,連結(jié)PN.

  因為,所以,

  從而AQPN.∠BPN(或其補角)是異面直線AQPB所成的角.連接BN,

  因為

  

  

  所以

  從而異面直線AQPB所成的角是

 、怯散胖,AD⊥平面PQM,所以平面PQM⊥平面QAD.過P作PH⊥QM于h,

  則PH⊥平面QAD,所以PH的長為點P到平面QAD的距離.

  連結(jié)OM,則.所以,

  又PQ=PO+QO=3,于是

  即點P到平面QAD的距離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我們將底面是正方形,側(cè)棱長都相等的棱錐稱為正四棱錐.已知由兩個完全相同的正四棱錐組合而成的空間幾何體的正視圖、側(cè)視圖、俯視圖都相同,且如圖所示,視圖中四邊形ABCD是邊長為1的正方形,則該幾何體的體積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8•奉賢區(qū)二模)如圖,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B=4,AA1=8.
(1)求異面直線B1C與A1C1所成角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數(shù)形式表示)
(2)若E是線段DD1上(不包含線段的兩端點)的一個動點,請?zhí)岢鲆粋與三棱錐體積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注:三棱錐需以點E和已知正四棱柱八個頂點中的三個為頂點構(gòu)成);并解答所提出的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B=4,AA1=8.
(1)求異面直線B1C與A1C1所成角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數(shù)形式表示)
(2)若E是線段DD1上(不包含線段的兩端點)的一個動點,請?zhí)岢鲆粋與三棱錐體積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注:三棱錐需以點E和已知正四棱柱八個頂點中的三個為頂點構(gòu)成);并解答所提出的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2-2013學年福建省福州三中高三(上)期中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我們將底面是正方形,側(cè)棱長都相等的棱錐稱為正四棱錐.已知由兩個完全相同的正四棱錐組合而成的空間幾何體的正視圖、側(cè)視圖、俯視圖都相同,且如圖所示,視圖中四邊形ABCD是邊長為1的正方形,則該幾何體的體積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08年上海市奉賢區(qū)高考數(shù)學二模試卷(文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B=4,AA1=8.
(1)求異面直線B1C與A1C1所成角的大;(用反三角函數(shù)形式表示)
(2)若E是線段DD1上(不包含線段的兩端點)的一個動點,請?zhí)岢鲆粋與三棱錐體積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注:三棱錐需以點E和已知正四棱柱八個頂點中的三個為頂點構(gòu)成);并解答所提出的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