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圓柱OO1底面半徑為1,高為π,ABCD是圓柱的一個軸截面.動點M從點B出發(fā)沿著圓柱的側(cè)面到達點D,其距離最短時在側(cè)面留下的曲線Γ如圖所示.將軸截面ABCD繞著軸OO1逆時針旋轉(zhuǎn)θ(0<θ<π)后,邊B1C1與曲線Γ相交于點P.
(1)求曲線Γ長度;
(2)當時,求點C1到平面APB的距離;
(3)是否存在θ,使得二面角D-AB-P的大小為?若存在,求出線段BP的長度;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答案】分析:(1)將圓柱一半展開后底面的半個圓周變成長方形的邊BA,曲線Γ就是對角線BD,從而可求曲線Γ長度;
(2)當θ=時,點B1恰好為AB的中點,所以P為B1C1中點,故點C1到平面APB的距離與點B1到平面APB的距離相等.
(3)由于二面角D-AB-B1為直二面角,故只要考查二面角P-AB-B1是否為即可.
解答:解:(1)將圓柱一半展開后底面的半個圓周變成長方形的邊BA,曲線Γ就是對角線BD.
由于AB=πr=π,AD=π,所以這實際上是一個正方形.
所以曲線Γ的長度為BD=π.
(2)當θ=時,點B1恰好為AB的中點,所以P為B1C1中點,
故點C1到平面APB的距離與點B1到平面APB的距離相等.
連接AP、BP,OP.
由AB⊥B1P且AB⊥A1B1知:AB⊥平面APB,從而平面A1B1P⊥平面APB.
作B1H⊥OP于H,則B1H⊥平面APB,所以B1H即為點B1到平面APB的距離.
在Rt△OB1P中,
所以
于是:
所以,點C1到平面APB的距離為
(3)由于二面角D-AB-B1為直二面角,故只要考查二面角P-AB-B1是否為即可.
過B1作B1Q⊥AB于Q,連接PQ.
由于B1Q⊥AB,B1P⊥AB,所以AB⊥平面B1PQ,所以AB⊥PQ.
于是∠PQB1即為二面角P-AB-B1的平面角.
在Rt△PB1Q中,
,則需B1P=B1Q,即sinθ=θ.
令f(x)=sinx-x(0<x<π),則f′(x)=cosx-1<0,
故f(x)在(0,π)單調(diào)遞減.
所以f(x)<f(0)=0,即sinx<x在(0,π)上恒成立.
故不存在θ∈(0,π),使sinθ=θ.
也就是說,不存在θ∈(0,π),使二面角D-AB-B1
點評:本題考查點到平面距離的計算,考查面面角,考查導數(shù)知識的運用,考查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屬于中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圓柱OO1底面半徑為1,高為π,ABCD是圓柱的一個軸截面.動點M從點B出發(fā)沿著圓柱的側(cè)面到達點D,其距離最短時在側(cè)面留下的曲線Γ如圖所示.將軸截面ABCD繞著軸OO1逆時針旋轉(zhuǎn)θ(0<θ<π)后,邊B1C1與曲線Γ相交于點P.
(1)求曲線Γ長度;
(2)當θ=
π
2
時,求點C1到平面APB的距離;
(3)是否存在θ,使得二面角D-AB-P的大小為
π
4
?若存在,求出線段BP的長度;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圓柱的底面半徑為r,平面α與圓柱母線的夾角為60°,則它們截口橢圓的焦距是(    )

A.               B.               C.              D.3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圓柱的底面半徑為,與圓柱底面成角的平面截這個圓柱得到一個橢圓,則這個橢圓的離心率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2-2013學年湖北省武漢六中高三(上)12月月考數(shù)學試卷(理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圓柱OO1底面半徑為1,高為π,ABCD是圓柱的一個軸截面.動點M從點B出發(fā)沿著圓柱的側(cè)面到達點D,其距離最短時在側(cè)面留下的曲線Γ如圖所示.將軸截面ABCD繞著軸OO1逆時針旋轉(zhuǎn)θ(0<θ<π)后,邊B1C1與曲線Γ相交于點P.
(1)求曲線Γ長度;
(2)當時,求點C1到平面APB的距離;
(3)是否存在θ,使得二面角D-AB-P的大小為?若存在,求出線段BP的長度;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