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是△ABC內(nèi)的一點(diǎn),
AP
=
1
3
(
AB
+
AC
)
,則△ABC的面積與△ABP的面積之比
3:1
3:1
分析:取D是BC的中點(diǎn),由
1
2
AB
+
AC
)=
AD
,及
AP
=
1
3
(
AB
+
AC
)
,得到
AP
=
2
3
AD
,從而P是三角形ABC的重心.由此能求出△ABC與△ABP的高之比,從而得到它們的面積比.
解答:解:設(shè)
1
2
AB
+
AC
)=
AD

則D是BC的中點(diǎn),
AP
=
1
3
(
AB
+
AC
)
,知
AP
=
2
3
AD

∴P是三角形ABC的重心,
設(shè)△ABC在AB邊上的高為h,則△ABP在AB邊上的高為
1
3
h,
∴△ABC的面積與△ABP的面積之比=
h
1
3
h
=3.
故答案為:3:1.
點(diǎn)評:三角形面積性質(zhì):同(等)底同(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相等;同(等)底三角形面積這比等于高之比;同(等)高三角形面積之比等于底之比.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設(shè)p是△ABC內(nèi)的一點(diǎn),x,y,z是p到三邊a,b,c的距離,R是△ABC外接圓的半徑.
證明
x
+
y
+
z
1
2R
a2+b2+c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P是△ABC內(nèi)的一點(diǎn),
AP
=
1
3
AB
+
AC
),則△ABC的面積與△ABP的面積之比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1)自圓O外一點(diǎn)P引切線與圓切于點(diǎn)A,M為PA中點(diǎn),過M引割線交圓于B,C兩點(diǎn).求證:∠MCP=∠MPB.
(2)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xOy中,已知四邊形ABCD的四個頂點(diǎn)A(0,1),B(2,1),C(2,3),D(0,2),經(jīng)矩陣M=
10
k1
表示的變換作用后,四邊形ABCD變?yōu)樗倪呅蜛1B1C1D1,問:四邊形ABCD與四邊形A1B1C1D1的面積是否相等?試證明你的結(jié)論.
(3)已知A是曲線ρ=12sinθ上的動點(diǎn),B是曲線ρ=12cos(θ-
π
6
)
上的動點(diǎn),試求AB的最大值.
(4)設(shè)p是△ABC內(nèi)的一點(diǎn),x,y,z是p到三邊a,b,c的距離,R是△ABC外接圓的半徑,證明
x
+
y
+
z
1
2R
a2+b2+c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0•淄博一模)P是△ABC內(nèi)的一點(diǎn)
AP
=
1
3
AB
+
AC
),則△ABC的面積與△ABP 的面積之比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